第163章 六国之时,官吏贪腐,民不聊生
大唐位面。
李二正悠闲地品着香茗。突然看到天幕中显示的内容。手一抖。茶盏重重跌落在案几上。
茶水四处飞溅。“魏卿,你可看到了?”李二面色阴沉。
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怒意。
“这宋以后的火耗、陋规之事,当真令朕震惊。”
“百分之二三十的耗损,这分明是明目张胆的盘剥!”魏征紧锁眉头。
缓缓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老臣观之,此乃积弊所致。一州一县,上下官吏皆靠此等外财维持运转,久而久之,竟然成了惯例。”
“朕设立道州府县,原为便于统治,安抚黎民。谁料到了后世竟成了盘剥百姓的工具。”
李二冷笑一声。“河南一省年耗银四十万两,天下诸省加总,怕不是要耗银数百万两?”
“更令老臣忧心的是这陋规之事。”魏征叹道。
“衙门上下,处处要钱,百姓欲办一事,非打点不可。久而久之,民怨必深。”
李二陷入沉思。片刻后说道。“朕常引以为傲的便是治理天下如理家,赋税分明。看来后世却未能持此心性。”
他抬眼看向魏征。“魏卿,若是你为这后世之君,该当如何整治?”
“老臣以为,首在正本清源。”魏征正色道。
“当厚养廉,使官吏有正常俸禄可度日,方能革除此弊。”
“其次当严惩贪腐,令火耗陋规不得不暗中横行。”“说来容易,做来却难。”李二长叹一声。
“朕在位时尚且要与各种蝇营狗苟之事斗争,更何况后世?”
“只怕还未动手整治,就已有千般阻力。这天下之大,能否找到一个真正为民请命的清官?”
魏征正要开口回答。却见李二已陷入深深的沉思。这位开创贞观之治的帝王。此刻正为几百年后的吏治积弊而忧心忡忡。
<!---->
大宋位面。宋仁宗观看完这段影片后。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作为一位以仁政闻名的皇帝。他对影片中揭示的税收弊端感到深深的忧虑。“这便是朕一直担心的问题。”
仁宗轻抚龙案。眉头紧锁。他想起自己早年推行的“不加赋”政策。
本是为了减轻百姓负担。却不料地方官府另辟蹊径。透过火耗和陋规变相加重了民众的负担。
“范仲淹所言极是。”仁宗回想起范仲淹曾上书指出官场积弊。
“官吏薪俸微薄,却要维持一地政务运转,此乃积重难返之困局。”
但看到河南一省每年单是火耗就有四十万两白银的收入。仁宗不禁叹息连连。
“百姓辛苦种田,缴纳赋税时却要多出二成三成,这与明抢何异?”
仁宗站起身来。
在殿内来回踱步。若要根除这些积弊。必须从官制改革入手。
可是朝中既得利益者众多右。
牵一发而动全身。想到自己推行的庆历新政最终因各方阻挠而失败。仁宗不由得感慨万千。
“若能重来,应当先从整顿吏治入手,给予官员合理俸禄,断其贪腐之源。可惜……”
仁宗抬头望向殿外。
目光深邃。
在现有体制下。
即便是皇帝也难以彻底根除这些积弊。他仍然希望能尽自己所能。
但作为一个仁君。
为天下百姓谋一份福祉。
“传旨吧,命户部详查各地火耗陋规征收情况,凡过分盘剥者,从重处置。”
仁宗最终下定决心说道。
“朕知道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至少可以遏制一些过分的行为。”
大秦位面。
“火耗?陋规?这便是后世官府治理之道?”
秦始皇冷笑一声。
目光如炬地扫视着殿中的群臣。
“朕统一六国,立下法度,就是为了防止这等弊政。”
李斯上前一步。
拱手道。
“陛下圣明。我大秦以法为纲,赏罚分明。县令、郡守俸禄虽薄,但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绝不容许私自加征。”
秦始皇重重地拍着御案。
“一百两要收一百三十两,河南一省就敛财四千万两?这与盗匪何异!”
“朕设二十等爵位,立军功制度,就是要人人奋勇向前,光明正大地建功立业。”
“这般明目张胆的额外征收,简直是在挑战国家权威!”
王绾思索片刻道:
“陛下,此等弊政或与俸禄太低有关。”
“荒谬!”
秦始皇厉声道。
“朕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为的就是天下秩序分明。”
“若是俸禄不足,可以依功增加,但绝不能容许官吏私自定例。”
“更何况这般明火执仗的盘剥,岂不是在动摇国本?”
“传朕旨意!”
秦始皇站起身来。
气势逼人。
“即日起,严查各县各郡有无类似火耗陋规之弊。但凡发现,一律以盗窃国帑论处,严惩不贷!”
“朕要让这等蠹虫,知道我大秦之威!”
群臣齐声应诺。
秦始皇负手而立。
遥望殿外。
眼中闪烁着凌厉的光芒。
“六国之时,官吏贪腐,民不聊生。朕统一天下,就是要以法立国,何曾想到后世反倒变本加厉?”
“这般苛政,较之商鞅变法时的盐铁之利还要过分。若是让朕来治理,定要将这等陋习连根拔起!”
“既然无法支付办公经费会被朝廷怪罪,只能腐败捞钱。”
“但贪污也是重罪,合着我熬死熬活考上科举,就是为了一根筋变两头堵。”
“事实上这个问题早被解决了,从宋朝开始士大夫们就创造了一个法律概念用于避免这些情况,这个概念就是公罪与私罪的区分。”
“同样是贪污腐败搜刮民脂民膏,如果获取的钱财是用于个人,那么往往会罢官去职甚至下大狱,此乃私罪。”
“而如果是用作官吏薪资笔墨纸砚等办公用品,则贪腐可以定义为公罪,最多警告降职外加罚酒三杯。”
“自宋朝以来,朝廷疏于拨款,以至于地方政府不得不自行创收,以维系其统治稳定。”
“而这个腐败的罪责被以公罪的名义所缓解,也就修复了。”
“换句话说公罪概念的出现,给了各地官员合法腐败的权力,不捞钱就开不出县衙办事人员的工资。”
“致使行政系统失能是流放乃至杀头的重罪,而捞钱支付给幕僚则最多警告,只要不太过分,朝廷绝不会找你麻烦。”
“原来贪污还分等级的啊,学到了学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