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千金市马骨

刘文辉与胡炜那一桌思绪复杂着,乔木这边,归业鸣忍不住低声提醒:“Cd2项目呢?他们应该已经知道Cd2的全部信息了。”

“本来也不难知道吧?”乔木乐了,“就咱们公司那群实习的在校生,有一个嘴巴严的?整个公司上下都跟个漏勺似的,你就瞅着一个眼儿堵,堵得住吗?”

高速发展的智翱有着极其严重的人才饥渴,尤其乔木还把公司放在太原,这也算地狱开局了。

为了缓解这种情况,智翱几乎与太原所有综合或理工类高校,都签了联合培养协议。

十几个相关专业的在校生,大一开始就要来智翱实习。更不用说那些大四生、硕士与博士了。

这些人遍布智翱设计、研发、工程、生产系统的各个环节,除了企业经营数据与最核心的设计资料研发数据,智翱在他们面前没有任何秘密。竞争对手想要什么,直接找他们就是了,价值几十万的商业秘密,可能几千块钱就乐呵呵地卖了。

所以竞业协议这个东西,至少在中基层员工层面,已经没有意义了,就是个摆设,而且是很膈应人的摆设。

乔木当然知道智翱上下基本和筛子没什么区别,但他没办法,这就是他选择太原这个地狱出生点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

尤其他非常在意不同部门之间的共创与合作精神,要求各个部门都深入参与到其他部门的相关工作中。

这个要求的代价之一,就是智翱内部,信息的跨部门流通非常非常顺畅,在信息方面几乎看不到任何部门墙。

这进一步加大了泄密的风险,但还是那个说法:这是必要的代价,他也没辙,甚至都不能试着“缓解、遏制”。

因为但凡这么做了,都会破坏他苦心培育至今的共创文化与价值观,这是实实在在的舍本逐末。

不过Cd2项目方案彻底暴露于人前,这倒是个现实的问题,而且能够解决。

“Cd2现在的负责人是谁?”乔木直接看向徐学民,不等对方回答,直接说,“让他换个方案就是了,这次的可以大胆一些。”

轻轻一句话,他又一次将沉重的工作丢给了

“说实话,Cd2现在这版方案我其实也不满意,感觉我上次说的问题你们根本没听进去,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画饼糊弄我。我也是觉得不能过于打击你们的积极性,也不能用艾工的标准要求所有人……”

乔木自己在那边絮絮叨叨个不停,徐学民却早就在心中骂娘:Cd2的项目负责人,现在是他兼着呢!

-----------------

智翱的联合培养有多么疯狂、人才饥渴有多么严重,原本只是公司内部相互调侃,但很快就被全网知晓了。

事情的起因,还是毫不意外地来自一位联培生的大嘴巴。

这位来自太原理工的大一新生,将智翱的薪资保密制度完全当成了放屁,直接在问答平台致知上,贴出了自己在智翱的假期实习工资条。

一个月的实习期,实习工资足足有4500元!

此外还有450元交通补助、100元通讯补助、400元恶劣天气补助,以及700元的加班费。

这名大一新生,实习一个月,就赚了整整6150元!

这张工资条立刻在网上引发热议。尤其很快就有网友查到,太原去年城镇职工人均月收入也只有区区8500元。虽然不公布城镇职工月收入中位数,但按照本地人的体感,这个数字应该在5500-6500之间。

也就是说,这个来自朔州小镇、还没资格接触专业课的大一新生,人生第一份收入,就达到了太原全体打工族的平均水平,第一个月就超过了50%的牛马。

而且据对方的答案讲述,实习期间公司餐饮对他们这些联培生免费;还有一天带薪病假、一天带薪事假;因为在校生无法缴纳五险一金,公司还为他们购买了一份意外伤害险。

那篇毫不掩饰炫耀之意的回答,虽然很快就在智翱人事部的干涉下,由答主主动删除了,但完整的截图还是不可避免地在网上流传开了。

伴随着这件在全国在校生、应届生与太原打工族中引发热议,很快就有更多在太原上学、接受智翱联培的学生现身说法。

虽然他们不再透露具体收入数字,但他们所描述的企业福利,哪怕放在超一线城市也是少有的,是绝对的大厂水平。

而他们所描述的企业环境与工作氛围,更是让中部省份尤其是太原当地的无数牛马心驰神往。

虽然也有人很理性地指出,绝大多数职场人到了这样的职场,三个月的实习期都扛不过去就会被淘汰。但绝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相信自己足够优秀,是糟糕的企业文化、办公室氛围与、傻叉的领导、垃圾的同事令自己明珠蒙尘。

很快又有一位自称山西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的网友透露了一条之前一直没有人注意的大新闻:

山西十所本科院校,除了山西医科大与山西敬察学院,其余八所本科院校,与智翱科技业务相关的理工类专业25届毕业生,除了考研的、考公的、已经与国企签了三方协议的,其他所有应届生,都被智翱签了!

就连很多已经在校招阶段拿到企业offer甚至已经实习了一个学期的应届生,也都被智翱强行用高薪挖走了。一些应届生为了跳槽去智翱,甚至连三方协议都不要了。

整个25年,凡是智翱需要的专业,就业率都是百分百,完全不需要美化的那种!直接帮助八所高校完成了今年的就业指标。

本科都如此,研究生就更不用说了。智翱对八所高校的相关专业做了承诺,硕士毕业生面试零淘汰,谈好薪资待遇直接入职!

不仅如此,职场社交App才才上,很快就有用户对智翱的薪资水平进行了标注,智翱给太原二本公立高校本科应届生的薪资,已经直接对标京沪给双一流高校本科应届生的薪资水平了。

智翱的财大气粗,很快就在互联网上引起了热议,大部分人都对此表示了强烈的羡慕。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短视频、新能源等赛道你方唱罢我登场,创造了无数财务自由的故事,个人事业要追逐风口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

现在的网上,大家几乎公认智翱已经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了,未来必将是引领产业的领导者,是低空经济风口的引领者。这个时候的加入门槛是最低的,赶上风口的概率是最高的。

很多985高校生都开始打听智翱内部具体待遇细节了,不少人都宣称自己已经重新进行事业规划,如果能够拿到智翱的offer,他们甚至愿意放弃北上广深,而是前往太原就业。

而那些已经毕业入职的职场人,也在纷纷打听。不过比起在校生关注的工资、补助、假期等硬待遇,他们更在意的是软待遇,即企业内部的上升通道、期权激励与管理模式,以及很多中年人最在意的家属关照。

智翱人力资源部在几乎所有一线城市都有招聘办公室,过去几个月,这些招聘办公室大部分时候都门可罗雀,得工作人员苦哈哈地联系总部各部门精英去各高校做路演宣传,自己则要绞尽脑汁进行精准的招聘广告投放,还要和那些猎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这样的工作不能说苦不堪言,也堪称枯燥乏味毫无成就感了。这次看着网上关于智翱的流量,终于转向了人力资源方向,不少人已经开始翘首以待了。

果不其然,随着网上舆论的再度发酵,他们终于时来运转了,每天都能接到大量咨询和简历。之前闲得一周上个三天班也没什么人管,仿佛一夜之间,所有人996都不够,加班到晚上十一点都是常态。

毕竟很多人无法接受上班时间接意向公司的hr电话,他们更希望下了班回到家再进行深入详细的交流。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是下班了,可对方hr却不可能带着他们的简历回家处理。

老祖宗就说千金市马骨的故事,民间也一直有“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的说法。

智翱种了这么久的梧桐,买了那么多的马骨,终于迎来了公司上下期盼已久的收获期,可以说是久旱逢甘霖了。

他们当然可以几个月前就开始主动营销,让所有人都知道智翱对人才的渴望与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