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陈建的战役战术思维
陈建的命令下达,目标非常明确。
以全面反攻,彻底打崩日军36师团与41师团。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各团甚至不分主次,不打配合,各自发挥充分,充分调动各自作战的灵活性与主动性。
整体战略上选择抓大放小。
将南北战场上,并不满编的日军第六师团第十四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九旅团和第十旅团直接放掉。
然后集中全部兵力向东西战场的日军36师团与41师团合围。
按照陈建的说法:
“这北面进攻的日军第六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九旅团,也就万把人,南面进攻的日军第十次师团和独立混成第十旅团也差不多是这个人数。
南北两路日军加在一块也就2万人左右。
而日军作为主攻方向的东西两面战场。
两大野战师团都近乎于满编,随便一路就有2万左右的鬼子。
咱们与其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四面抓瞎的反攻,到头来打不死几个鬼子。
还不如集中兵力抓大放小。
就盯着日军36师团和41师团猛打。
要是能把这两路小鬼子全部干掉。
那就有多少人?
整整齐齐的4万人。
此次会战日军投入的精锐,由此可以说被咱们彻底重创。
这叫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这才叫消灭日军的有生精锐力量!”
“打的就是个气势!”
在随后进行的兵力调动中,陈建甚至以相当大的魄力,直接大摇大摆的放开南北防线的防御,仅留守极少的地方部队和民兵部队驻守,主力则全部调动到东西方向战场。
如此一来,十七支队,包括独立团,新一团和新二团统共6万余主力军,则全部压在了八城会战,东西区域的战场上。
在区域性的东面与西面战场。
发动全面反攻的战士们,在兵力上很快便取得了将近3比2的优势——陈建从南北战场抽调主力部队增援之后,原本投入在东西战场的2万部队,迅速增加到将近3万人。
而无论是日军36师团,还是41师团,其兵力只在2万余人。
再加上连续作战,不断突破八路军的层层防线,造成的减员情况。
此时,日军36师团和41师团已经完全陷入了兵力劣势。
于夜间猝然爆发的激烈大战,一直持续到次日天色彻底放亮。
察觉到阻击的八路军攻势越发猛烈。
原本顺利夺取的一道防线和二道防线,先后被八路军攻占。
而且阻击的八路兵力似乎还在肉眼可见的增长。
日军36师团的井关一雄,以及41师团的清水规一,无不意识到情况之危急,也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天亮之后的空中火力掩护。
然而,天亮之后,这空中火力增援还没有赶到。
率先传来的,却是南北战场第六师团,第十四师团,以及混成第九旅团,混成第十旅团。
包括从西南方向薄弱环节穿插的混成第14旅团,已经迅速转进的讯息。
强压力扑面而来。
全部压在了东西两面战场上,压在了他们两大师团的身上。
“转进!”
“通知中军主力,立刻准备转进,空中火力抵达之后,部队全面开拔。”
井关和清水再不敢犹豫,连忙下达命令。
而此时此刻,随着局势的逆转。
八路军方面已经全面夺取了日军36师团,以及41师团大后方的一道防线和二道防线。
17支队在八城内部的第三道防线第四道防线,依旧牢牢掌控在手中。
日军的处境便尴尬了。
刚好卡在一二道防线与三四道防线中间的几公里区域内。
——这部份区域,在战前军事会议中,包括再往前的军事模拟沙盘推演中,陈建称之为“磨坊区”。
什么磨坊?
血肉磨坊!
“按照咱们最初的战略构想,是将八城防区分为一二三四以及内层,等统共五大处防线。
其中,二道防线离三道防线的纵深最大。
足足有三四公里的距离。
这么充足的纵深是用来做什么的?
当然是用来把小鬼子彻底装进去,将整片区域彻底打造成消耗磨灭日军的绞肉场。”
所以,按照陈建在战前制定的战役计划。
首先是利用最外线的一道防线,适度的阻击日军之后,佯装败退,将日军引诱进来。
助长日军进攻的气焰。
然后在第二道防线逐步增加阻击的力度,依托优势的纵深,不断消耗日军的兵力,进一步磨灭日军的锐气。
最终第二道防线也要失守!
是只许失败,不许成功的那种。
为此,负责驻守第二道防线的各团团长们也是狠捏了一把汗,既要表现出一定的战力,阻击日军的推进。
还不能把小鬼子打的太狠,以至于不敢继续推进。
直到第二道防线也丢失之后。
八路军17支队,独立团,新一团以及新二团的战士们,这才真正展露出强悍的战力,依托第三道,第四道防线全面挡住日军的进攻。
并进一步消耗日军的锐气。
如此陷入鏖战之后。
也就到了陈建在战斗前制定的第三步作战计划:
“发动夜袭,全面迂回,抢占最外线一道防线,进而攻占二道防线,将日伪军前后夹击在一二道防线与三四道防线之间。”
“这就叫固定防线的包围作战法。”
“谁说咱们提前打造的这层层防线,仅仅是用来被动防守的?
如此一转换之后,这一二道防线与三四道防线则可以形成前后方向的包围。
化被动防守为主动进攻。”
当然了。
既然是包围,当然得考虑到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而即便是利用一二道防线和三四道防线将日军前后夹击在中部区域,也只是完成了大体上的东西方向的封锁。
南北方向却还是空的!
这就要利用到中国兵法上所讲的充分发挥地利的优势了。
在战斗前的军事沙盘模拟推演中。
陈建就曾亲自用手在沙盘上画出一道防线,二道防线以及三道防线和四道防线的大概形状和位置。
在东西方向完美的形成夹击。
至于南北方向。
乍一看,17支队似乎没有更多的兵力来进行阻拦和封锁。
但是……
陈建就问了:“这片区域的南北方向地形如何?”
参谋长郑方略作思索之后,立马恍然大悟:
“支队长,我说前一段时间你一直要求侦查部队全面侦查这一带的地形,还专门绘制成成比例的沙盘地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