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担心 作品

第311章 逆转 全面出击

是夜,枪炮声几乎不曾断绝。

八路军与日伪军双方依托八城东西战场的第二道防线,展开激烈交锋,争夺阵地。

起初。

无论是西面战场,日军36师团的师团长井关一雄,还是西面战场日军41师团的清水规一。

都下意识的以为,八路针对后方的一二道防线的偷袭,不过是袭扰牵制。

这是八路军一贯内外配合的牵制性打法。

直到随着战局的演变。

最后方的一线阵地被八路军彻底攻占,八路紧接着又依托一线阵地,向日军重点防守,几乎作为野战大本营的二线阵地发起猛攻。

老鬼子井关和清水这才悚然惊醒:

“八路并非是袭扰,而是真的发动了猛攻,而且就是冲着他们两大师团来的!”

坐镇司令部的筱冢义男同样做出了“八路军准备避轻就重,率先向36师团和41师团发动反攻”的判断。

随即透过电台联络了36师团与41团指挥部,提醒其主力回防。

可惜日军的反应未免慢了半拍。

陈建顶着南北战场的作战压力,几乎将整个支队,包括独立团,新一团和新二团的绝大部分兵力,全部抽调到了东西方向战场。

为的就是在日军猝不及防之下发动致命反击。

这是需要大魄力的一场指挥。

稍有不慎,东西战场难以重创日军36师团和41师团不说。

南北战场还有可能被日军彻底突破,造成八城防区彻底崩溃的局面。

“可若是成功!”

陈建斩钉截铁地说道:“日军此次的四面合围,其作战主力集中在东西两方战场的36师团和41师团身上。

这也是日军的重点进攻方向。

我们要彻底挫败日军的这次大合围。

便是以最直接,最有效,最震撼的方式,以绝对的反攻回击,彻底打崩日军的两路主力师团。”

在制定此战部署的军事会议中他力排众议:

“水无常态,兵无常形,从表面上来看,咱们避轻就重,的确不符合用兵之道。

具体的战术打法也并不符合咱们以游击战运动战为主,避免与日军主力正面交锋的方针。

但那是在以前,部队装备落后,弹药稀缺,兵力也不足的情况下,面对日军的围剿时,被迫选择的无奈打法。

时至今日。

我们在装备水平,军事素养,弹药储备等诸多方面,其实早已经接近,甚至可以说在区域性上更胜过日军。

惟一欠缺的便是军事上的绝对自信。”

“而这场战役,咱们要打出的正是这份自信!”

“咱们得用堂堂正正的一场反击战,撼天动地的一场歼灭战,明明白白的告诉小鬼子。

如今攻守易势。

即便是在正面交锋之中,咱们八路军17支队也照样不带虚的!”

实力不用保留。

隐藏底牌尽出。

从17支队的各大步兵团,到支队直属的炮兵团,半机械化重灌部队,装甲兵营,侦察部队,工兵部队,辎重部队,穿插部队等等。

轮番上阵,接连亮相。

昏暗的夜色下。

拼死防守的日伪军借助第二道防线阵地,抵挡八路军的连番猛攻。

属于八路军一方的炮轰声接连不断,从战斗一开始,几乎就没有停歇过,大密度的炮轰结束之后,还不待日伪军回过神来,八路的步兵便紧跟着协同炮兵发动猛攻。

较大口径的身管火炮提供连续不断的远端火力压制。

小口径的50小炮,60迫击炮,跟随步兵推进,提供近距离的火力掩护。

自从十七支队的火炮生产基地全面扩大,并流水线生产之后,火炮的数量日益积累,分配到各连排的火力配置堪称惊人,即便是同等兵力下的日军也远远不及。

鬼子伪军们越打越心惊。

恍惚间总有一种错觉,面对的根本就不是以往印象中装备落后的八路军。

倒像是在面对一支钢铁洪流般的强敌。

若是说到相似性。

与之交锋的一些老鬼子认为,大概也就是中日战争刚刚爆发那会儿,在淞沪战斗中曾遭遇过的那些中央军最为精锐的德械师,才能与眼前这支队伍相提并论。

当黑夜下,属于八路军一方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传出。

日伪军方面更是彻底炸了营。

要知道,即便是淞沪战斗中的德械师,也不可能以如此方式,将装甲部队这样投放战场。

子弹噼里啪啦的砸在坚硬的装甲上,发出咚咚的脆响,却根本无法对坦克造成有效伤害。

黑夜的笼罩下,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如同野兽在咆哮,令人心悸。

同样缺乏反坦克作战武器的日军,从来没想过,在中国战场上,还能面临被敌方以坦克优势碾压的局面。

几辆经过改装的八路式坦克,如同幽灵一般突破上阵地。

鬼子们疯狂嚎叫着,以血肉之躯扛着手榴弹和炸药包,企图以这种最原始的方式爆破,摧毁坦克。

哒哒哒哒——

患有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八路军军工人才们,给改装的坦克额外加装了将近三倍的机枪火力。

兼有协同坦克推进的步兵进行火力掩护。

企图爆破的鬼子在黑夜的火光下接连倒下。

不多时。

由十余辆坦克组成的攻坚部队,如同一道锐利的长矛,率先将日军的防线撕开一个缺口。

步兵战士们迅速协同跟进,攻占缺口,并进一步扩大优势。

同时掩护后续跟进的主力部队陆续突破。

指挥作战的鬼子军官们惊叫着。

一面组织敢死部队继续以血肉爆破的方式阻止八路军方的坦克突破,

一面争取时间,转移部队仅有的一些反坦克火炮。

轰隆——

炮弹炸响了,却不是落在进攻的八路军方阵营,而是落在日军方阵营刚刚展开,还没有来得及轰上几炮的炮兵阵地上。

——八路军17支队的小股渗透部队趁机偷袭,他们接到的任务便是死盯着鬼子的指挥部,以及炮兵阵地压制。

配合主力部队的进攻。

放眼整片战场,那连绵的防线,白热化的交锋之中,借助夜色的掩护,携带着摧枯拉朽之气势的八路军一方,从战斗反攻的一开始,便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局势逆转之惊人。

明明是主动发起攻势的日军师团,倒像是愚蠢地跳进了八路军的伏击圈里。

与此同时,陈建的系统累计军功再一次疯狂暴涨。

短短几个小时时间里便从原本的163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