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担心 作品

第162章 加强团规模的连队,如何处理?

这天,某师师部与前敌总指挥部机关合并的指挥部内。

突然召开紧急商讨会议。

以往召开这样的会议,通常是为了应对突发情况。

然而这次,整场总部军事会议召开的原因,竟是破天荒的因为八路军的一位基层干部——而且还是一位连级干部。

会议期间,先是独立团团长韩五与政委郭立民二人,就着十七连在此次三城反扫荡中的表现,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汇报。

接着韩五提出:“关于壮大之后的十七连后续如何安排的问题,还请各位老领导指示。”

参会干部们讨论不休。

相关字眼先后浮现。

“独立团第17步兵连!”

“就在不久之前,它还只是独立团一营三连麾下的第九班,后来迅速壮大到了一个营的规模,代理班长陈建同志经过团党委的慎重讨论决定,破格提升为17连连长……”

“此次日军掀起三城大扫荡,独立第四混成旅团秘密进入三城,17连连长陈建同志不惧牺牲,主动提出率领部队向北突围,掩护团主力转移。”

“……一路激战,17连战士们将日军第四混成旅团的大部分兵力全部吸引在丰平岭一带。”

“打入太平县之后,17连重创日军岩崎大队,并攻占太平县城,再次将日军主力吸引到太平县境内,有力掩护了团主力的反扫荡作战……”

“为了应对局势,十七连迅速扩编,招收新兵,包括解救的大批的俘虏,以及日军从各城抓来的挖矿的壮丁。”

“兵力迅速激增至3500人!”

相关干部由此提出:“根据韩五和郭立民两位同志提供的事实情况来看,毫无疑问,17连连长陈建同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甚至说极为罕见的军事人才。

而且从陈建同志一路成长的经历来看。

这也是一位对组织足够忠诚,信仰足够明确的好同志。

那么现在问题的关键就是,17连扩编之后,成为一支将近3500人兵力的加强团,后续要如何处理这支较大规模部队的问题。

到底是将整个连队的兵力重新打散,编入其他各团。

还是说将陈建同志的职位进行相应的提升,将大部分的部队甚至是整支部队继续交由他来带领,以更好的发挥他的才能。

大家可以进一步商讨商讨!”

接着就是老生常谈的议题。

正反两方的观点。

有的认为部队现在缺乏军事干部,尤其是能打仗,还特别能发展部队的干部,就像陈建同志这样的人才。

既如此,就应该不拘一格降人才,哪怕是再次破格提拔呢!

但是也有干部认为,陈建的资历太浅,而且年龄也不大,况且扩大后的17连,基本上是一支由新兵组成的队伍。

贸然将这么大的一支部队交给陈建,或许不太妥当。

眼见双方相持不下,同样参与会议的韩团长有些着急了,只是以他的身份,开口的分量恐怕不足。

于是那本不大的眼睛,愣是瞪得圆滚滚的,一直盯着不远处的旅长。

那脸上的神情仿佛在说:“老旅长呀,这装备和物资我可都送了,火炮我都拉了好几门,您老人家总不能干看着吧?”

旅长直接将韩团长的目光无视,但终究是开了口:

“同志们,我看大家再这样争论下去,恐怕也没个结果,与其这样,我提议不如两方观点都采纳,两方观点也都不采纳。”

此话一出,立马引来了干部们的好奇。

“具体说说你的想法!”副总指挥示意道。

“是!”旅长应了一声,侃侃而谈道:“方才同志们所说的正反两方观点,我总结了一下,说应该给陈建同志提升职位的,主要考虑的是陈建同志的确是发展部队有功,而且打了大胜仗,这次更是三城反扫荡的首功。

说不应该给陈建同志晋升的,主要是认为陈建同志资历低,害怕他能力不足,再加上这支壮大的加强团,主要是由新兵组成,发展还不够稳定。”

“既然这样。”

旅长笑着说道:“咱们干脆暂时给他来个按兵不动。

啥意思呢?

整个连队照样交给陈建带着,晋升的话咱们不提,整个队伍也别给人家打散了。

如果真有能耐的话,陈建迟早能把这支加强团彻底带起来,形成战斗力。

他要是没有能力的话,养不活这么大一支部队,迟早也得向上级求助,要么就缩减兵员。

具体怎么做那就看他自己了。

正好也算作是咱们对这位同志的考察。”

这时有干部问道:“那后面怎么办呢?”

旅长笑道:“他要是真有能耐,把这3500人的队伍彻底带出来,甚至打造出一支响当当的加强团,并进一步稳固了大丰镇根据地。”

他反问的声音响起:

“请问同志们,像这么一位有能耐的军事干部,大家说说应该给他安排个什么职位?

只是营长的话,说不定别人该笑话咱们八路军浪费人才,大材小用了。”

“当然了。”

“如果他没有这个能耐,队伍带不起来,这正好也说明了咱们暂时的观察是对的,到时候再具体决定他的职位安排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