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加强团规模的连队,如何处理?(第2页)
这建议给的极妙。
将两方的考虑和两种结果都算进去了。
再加上旅长开口的分量。
参会干部们思索过后,果然纷纷同意了旅长的建议。
副总指挥看了一眼旅长,暗道还是这小子脑子转的快,于是拍板定了下来,就这么安排。
这时又有干部问道:“十七连这次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咱们总不能一点表示也没有吧?又不给人家晋升,多多少少也得给点嘉奖或者是荣誉吧?”
副总指挥想了想说道:“我听说17连的同志们在太平县作战,所做的宣传上在前面加有钢铁二字?”
旅长笑道:“对,叫钢铁十七连,寓意将整个连队打造成一支战无不胜的钢铁连队。”
老总道:“那就好说了,给一个集体荣誉称号吧,就叫八路军钢铁十七连。”
……
此时。
太平县,大丰镇南部。
八路军独立团步兵十七连所在的敌后根据地。
陈建和指导员马云英原本还等着总部下达的具体任命档案呢!
马云英心里七上八下的,尽管他猜到团长韩武肯定会支援陈建,但是总部具体怎么决定那就不好说了。
他其实也有一些矛盾。
——总部真要是保留了这支特殊的加强团,这么大规模的新兵团,他又干的是指导员,真要是一下子负责这么大队伍的政工工作,他还真有些压力。
——可总部真要是把队伍彻底打散,他又会觉得可惜。
一个加强团的兵力啊,说没就没了?
然而,让马云英错愕的是,就这样一连过去了一周多时间,总部也没有任何的指示传达。
没说要打散这支队伍。
也没说是承认这支完全超出规格的连队。
就像是糊里糊涂地给忽略过去了。
倒是给了特别表彰。
甚至还给了整个连队钢铁十七连的荣誉称号。
这样集体性的荣誉称号在八路军队伍里可并不常见,可以说是军人的至高荣耀。
颁发单位甚至都得军部乃至总部级别。
往后只要是从十七连走出来的兵,但凡提到钢铁十七连这个单位,必然会被人高看几眼。
荣誉称号下来的那天,连队上下一片欢声。
战士们兴奋坏了。
八路军钢铁十七连的名号也在整个师彻底传开。
只是关于连队具体怎么安排,总部方面一直没有表示。
倒是进行第二批物资运输的时候,运输队的干部告诉陈建:“十七连长,团长让我转告你,好好干,那些装备他可没白拿你的!”
陈建若有所思,但出于稳妥,后续又和营部联络了几次。
结果四营长宋大川总是一句话把陈建打发:“你小子少拿这些屁事儿来烦我,怎么发展根据地,怎么训练部队那是你的事情,我要的就是一支能打硬仗的,响当当的部队,你问我干啥?”
于是陈建明白了。
合着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看我的表现呗!
那还有啥说的,部队立马操练起来,每日的训练不间断,由副连长王虎直接负责,连长陈建是总负责人。
考虑到敌后作战环境的不稳定性,恶劣性,陈建和马云英其实很清楚,三城的稳定只会是暂时的,鬼子不过是因为三城大扫荡刚刚惨败,伤了元气,一旦回过神来,迟早还会针对根据地展开报复。
时间紧迫。
要怎么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支3500人的加强团彻底形成战斗力呢?
讨论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指导员马云英按照以往的革命经验指出:“无非是两大点,一个是抓紧时间展开的军事训练。
另一个就是思想动员。
如果说军事训练是最直接的硬实力,那么一支部队有正确的坚定的凝聚的信仰,那就是软实力。”
“至于思想动员工作,老陈,你放心交给我就是了,我已经想好了,这么大的队伍,我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的。
后续,我会根据这些新兵同志们的表现,介绍一些表现积极优秀的同志入党,在新兵战士们之间发展一部分党员出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证部队的凝聚力。
具体的情况我也已经向政委汇报过了,政委表示会全力支援我们的工作展开。”
陈建点了点头,对于马云英的观点他是深以为然。
一支作风优良,能打胜仗的部队,肯定得进行最根本的思想建设,只有战士们明白为什么要打鬼子,有内驱的主动性,训练、生活以及战斗,才能打心底去学习,快速成长。
“哦对了,老陈,还有一件事忘了和你说了。
政委和团长说了,他俩要亲自作为你的介绍人,介绍你入党呢!还说让你赶紧准备好入党申请。”
入党!
陈建的目光露出追忆,如果算上这次入党的话,他前后两世可就入了两次党了。
而且他很清楚,自己想指挥更多的部队,参与更大的规模的战斗,在抗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入党这条路几乎是必走的。
成为组织真正的一员。
这才算是被彻底接纳了!
“好!”
陈建朗声回应道,笑容灿烂欢悦,一如那些即将入党的纯粹的革命先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