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义薄云天韩团长
三城大扫荡彻底结束。
日军惨败而归,八路军最终完成了这场艰苦卓越的反扫荡。
陈建率领十七连战士们一路向北突围,掩护团主力作战,不但带着战士们活了下来,还成功打进太平县城,顺利开辟了大丰镇抗日革命根据地。
一切尘埃落定。
陈建也得到了最新的提示资讯:
“任务三,三城大扫荡顺利完成。”
“对应奖励在攻取黄石镇后可获取,同时开启下一次主线任务。”
好好好!
这是连藏也不藏了!
干脆告诉陈建,只要打下黄石镇,可以获取奖励的同时,引导开启下一次主线任务。
然而经历过三次主线任务的陈建,其实也逐渐接受了这种模式。
每一次的主线任务就像是开启了一块新的地图。
虽然凶险万分,但同样伴随着部队发展的机遇,军功累积的机会。
比如这次的三城反扫荡。
如果陈建没有去攻打日军的大杨山三号据点,就不会有这场大扫荡。
如果没有这场大扫荡,十七连也不会如此迅速的崛起。
陈建会依旧当着他的连长。
包括系统军职,或许依旧停留在连长的职位上。
既然是这样。
自己已经来到这了这里,这炮火纷飞,又唱响着悲歌与豪壮的革命岁月,本就是梦怀战场的老兵,又何必裹足不前,怕这怕那的?
念及于此,陈建干脆打定主意,时机相对成熟之后,与其被动发生,还不如主动去触发第四次的主线任务。
坚定决心之后。
他甚至有些期待——第一次主线任务是陈家村突围,第二次是王庄阻击战,第三次是三城大扫荡,这规模是一场比一场大,一场比一场凶险刺激。
那么第四次的主线任务,又会是什么呢?
当然了。
老规矩,按照主线任务一次比一次凶险的规律来看,陈建想要在这些主线任务中活下来,并痛击日寇,没有充足的准备可不行。
就拿这次的三城大扫荡来说,如果不是陈建积极争取,将系统军职提升到了连长,又担任了十七连连长,带的还是一支加强连。
还想掩护团主力作战,甚至在太平县城开辟局面?
做梦去吧!
“当前军功:7956
累计军功:12999
军职:营长(12999/15000)
营长基地已开启,基地成员上限800人……”
陈建检视过自己的资讯,就差2000军功,就可以提升到一下系统军职。
这将是陈建接下来的目标之一。
另外需要在第四次的主线任务开始之前准备的,当然是陈建麾下的这支3500人的队伍,这将是陈建在太平县境内彻底立足,并应对下一次主线任务之风暴的基础。
连部。
指导员马云英与陈建商议着连队以及根据地后续的发展方向。
尽管团长一直到走的时候,也没提关于壮大后的十七连怎么处理的问题,但是马云英给团长韩五倒酒的时候,已经有了几分醉意的韩五和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
“小马,满上满上,嘿嘿,这未来的政委倒的酒,喝的就是他娘的香!”
韩团长爱护战士和部下,从来不惜提拔人才,这在整个旅都是出了名的。
马云英至今还记得当初会议上,韩团长软硬兼施,坚持要陈建连升几级担任连长时的情形——他当时虽然没有投票权,但同样参会,担任的文员记录的工作。
事实证明了韩团长的慧眼识珠。
若不是十七连的出现,面对日军的这次三城空前大扫荡,独立团这个番号说不准就成为历史了。
所以马云英推测:
团长就是故意没提十七连的处理方案。
昨晚的庆功会上,团长对待陈建的态度,像是兄弟,像是面对兄弟部队的干部,唯独没有团长对连长的感觉。
马云英最终得出结论:“团长恐怕是有意栽培老陈,这是要让老陈独当一面啊!”
……
回到正题。
二人谈论起来部队与根据地后续的发展问题。
陈建的观点是:“我还是那句话,枪杆子里出政权,咱们在敌后作战,想彻底扎稳脚跟,开启敌后根据地。
永远有一个大前提。
那就是足够扎实的军事力量,这是基础,更是核心。
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应对日军三天两头的扫荡,什么根据地发展都是扯淡,根本就不现实。”
马云英在这方面的观点和陈建非常一致。
“不错,所以说,老陈,咱们接下来的工作,最核心的部分,还是在这3500号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上!”
他勾画着蓝图,甚至话语期盼:“要是能让这3500人的队伍彻底形成战斗力来,一个装备精良,整体军事素养扎实的加强团,那必将是一支中坚的抗战力量!”
陈建笑道:“好说,训练、纪律、思想教育三头一起抓起来就对了。
训练方面,咱们的连队的老兵们早就有经验了,直接交给虎子就成。
至于纪律和思想教育的问题,老马,这方面可是非你不可的。”
马云英反问道:“训练交给了副连长,纪律和思想交给了指导员,老陈,那你这个连长岂不是成了甩手掌柜了?”
陈建面不改色道:“这话说的,我是那样的人吗?
你也不想想,部队要训练,根据地要发展,必不可少的是啥?
是粮食,是装备,是物资,是能够供应战士们训练生活的后勤保障。
另外根据地上下的发展大方向把控,周边的敌情,对应的防御部署,这方方面面的哪个不得我操心?”
“不是咱吹牛,除了我老陈,谁也拍着胸脯保证,就一定能养活这3500号的队伍?”
这话说的豪气。
马云英噎住了,纵然不愿意承认,他也知道这是事实。
全连上下,说到搞副业,弄物资,积累家底,养活部队,还真没有人能望其项背。
就这么着,两人商量好。
陈建负责军事训练、作战以及后勤——主要是弄回来,开源的部分。
指导员马云英负责纪律、思想教育以及后勤的管理部分——节流!
开源节流。
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堪称完美的分工。
……
……
另一边,韩团长一路返回三河乡根据地。
得益于根据地的稳固,三城反扫荡结束之后,三河乡根据地与大杨山根据地彻底连通。
独立团的团指挥部也就从顺安县转移到了三河乡根据地——如此一来处在几片根据地的中央部分,以北是太平县十七连开辟的大丰镇根据地,以南是大杨山根据地,以及顺安县境内的一些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