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城的驼龙 作品

第24章 黄巢

开成五年,岁在庚申,公元840年。长安城的秋意比往年来得更早,大明宫的朱红宫墙在冷风中显得格外萧瑟。

观风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唐文宗李昂苍白消瘦的面容。经历“甘露之变”的惨败,这位曾试图重振皇权的帝王已被宦官软禁三年。此刻,他躺在龙榻上,气息微弱,听闻宫外传来的拥立颍王李炎为皇太弟的喧嚣,只是无力地摇了摇头。

“朕之激进,毁其根基……”李昂的声音细若游丝,带着无尽的悔恨与困惑,“看来国师早知道朕的做法,却放任不管,这究竟是何意?”他想起那位深居简出、洞悉天机的国师袁天罡,至死都未能解开这个谜团。话音落下,他缓缓闭上了眼睛,带着满心的不甘与迷茫,走完了短暂而憋屈的一生。殿外的风雨声,成了他最后的挽歌。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的通济坊外,气氛却与宫中截然不同。王府门前的青石街上,一位年约二十、身材魁梧的年轻人正怒目圆睁,对着刚从王府出来的副考官王其高声争辩。

“老子几次科考,次次名列前茅!这一次竟因为老子的身世,就取消了录取资格!”年轻人双拳紧握,额上青筋暴起,“既然不让科考,为何让我参加这么多次?这不是戏耍人吗!”

这位年轻人正是黄巢,出身盐商之家,虽才华横溢,却因“市井之徒”的出身屡遭排挤。王其斜睨了他一眼,脸上满是不屑,慢条斯理地整理着衣袖:“你?一个贩盐之子,出身早已限定了你的出路。让你走进考场,见识一下考场的模样,就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还想考上功名?简直是白日做梦!”

说罢,王其不再理会气得浑身发抖的黄巢,转身登上了等候在旁的马车,扬长而去。

望着绝尘而去的马车,黄巢胸中的怒火与不甘交织在一起,他猛地抬头,对着长安的天空高声吟诵:“世家,世家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诗句铿锵有力,充满了颠覆一切的豪情与愤懑。

马车内的王其听到这首诗,先是一愣,随即发出一声冷笑:“这诗倒是挺狂,可惜啊,终究只是个贩盐之子的痴人说梦罢了。”

黄巢吟诵完毕,重重地喘了几口粗气,眼神中闪过一丝决绝。他知道,长安这座繁华的帝都,再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他转身,毅然离开了这座曾承载他无数梦想的城市。

就在黄巢的身影消失在街角时,不远处的一棵老槐树下,一位戴着青铜面具、身披黑色斗篷的人正静静地伫立着,斗笠的阴影遮住了他的面容,只露出一双深邃如古井的眼睛,目送着黄巢离去。

一名身着不良人服饰的男子悄无声息地来到他身边,单膝跪地,双手递上一张纸条:“大帅,此人的信息都在此处。”

这位被称为“大帅”的人,正是不良人统帅袁天罡。他接过纸条,借着微弱的光线缓缓浏览,嘴角勾起一抹难以捉摸的弧度,喃喃自语道:“开始了……大唐的棋局,终于要迎来新的变数了。”

而在长安以西百里之外的马嵬驿,一座隐秘的地宫深处,气氛却显得格外肃穆。

地宫中央,并排摆放着两座棺椁,棺椁上雕刻着精美的缠枝莲纹,虽历经百年,却依旧完好无损。棺椁前,站着一男一女。男子身穿文武袖长衣,身形挺拔,面容淡漠,正是张起灵;女子则穿着一身胡服服饰,容颜清丽,眼神中带着几分沧桑,她是娜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