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诈降高登云 稳坪暗布防
1933年秋,德江稳坪的枫香坝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中。张氏宗祠的黄号军残碑前,张羽耀正带领神兵骨干祭拜,香炉里的青烟刚升起就被秋风撕碎,像极了他们此刻动荡不安的处境。老操坝惨败的阴影还未散去,一封盖着鲜红官印的“招抚书”,又像块巨石投入本就湍急的暗流。
“王家烈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李天保将招抚书狠狠拍在供桌上,黄绸封面的文书被他拍得震颤,“什么‘既往不咎,编入民团’,分明是想骗咱们放下武器,好一网打尽!”
招抚书上的字迹工整却透着傲慢,声称只要神兵“解散神坛,上缴兵器”,官府就赦免所有人的“叛逆之罪”,还能让张羽耀出任德江县民团总队长。落款处,除了贵州省主席王家烈的印章,还有个陌生的名字——高登云。
“高登云是谁?”张羽让摩挲着下巴上的胡茬,他刚从沿河赶回,身上还带着乌江的水汽,“敢来招抚咱们,胆子不小。”
宁国学推了推用麻绳捆着的旧眼镜,从怀里掏出本翻得卷边的册子:“此人是德江高家人,早年在贵阳讲武堂学过两年,后来投靠王家烈当副官。听说他姑丈是稳坪的乡绅,跟咱们神兵里几个弟兄沾亲带故。”
张羽耀指尖划过残碑上的裂痕,那是当年黄号军与清军激战留下的痕迹。他忽然想起王瞎子讲过的故事,黄号军也曾遭遇官府招抚,胡胜海将军假意应承,暗中扩充兵力,才创下后来的基业。
“这高登云,怕是带着刀子来的。”张羽耀抬头看向众人,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但咱们可以借他的刀子,磨快自己的枪。”
话音刚落,宗祠外传来马蹄声,哨兵飞奔来报:“总佛主,高登云带着十个亲兵来了,就在村口,说要亲自拜见您!”
众人顿时紧张起来,纷纷拔刀戒备。张羽耀却摆摆手:“慌什么?既然来了,就请他进来。备茶,摆上黄号军的青铜令牌,让他看看咱们的底气。”
片刻后,一个穿着灰布军装的中年男人走进宗祠。他身材高瘦,腰间别着把驳壳枪,脸上挂着刻意的笑容,眼神却在悄悄打量四周的神兵。看到供桌上的青铜令牌和黄号残碑,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张佛主,久仰大名。”高登云拱手行礼,语气带着几分虚伪的热络,“兄弟高登云,奉王主席之命而来,特来给弟兄们指条明路。”
张羽耀端坐不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高副官的明路,就是让我们放下武器,任人宰割?”
高登云哈哈一笑,从公文包里掏出另一份文书:“张佛主说笑了。官府知道弟兄们是被苛捐杂税逼反的,只要归顺,以前的事一笔勾销。王主席还答应,给神兵编三个民团营,饷银由省府发放,这可是天大的好事。”
李天保冷笑:“好事?老操坝死的弟兄,能活过来领饷银吗?”
高登云的笑容僵在脸上,随即又恢复如常:“那都是付恒中不懂事,王主席已经训斥过他了。兄弟这次来,带了二十石粮食和十箱子弹,算是见面礼。”他拍了拍手,两个亲兵抬着个木箱进来,打开后露出锃亮的子弹。
张羽耀瞥了眼子弹,突然站起身,走到高登云面前:“高副官的好意,我们心领了。但神兵是黔东百姓的队伍,能不能归顺,得问百姓答应不答应。”他朝外喊道,“让乡亲们都进来!”
宗祠大门被推开,数百名百姓涌了进来,有老人有孩子,手里拿着锄头镰刀。一个白发老婆婆走到高登云面前,颤巍巍地说:“高副官,我儿子死在老操坝了。你们官府要是真心招安,就先把付恒中斩了,给我们报仇!”
“对!斩了付恒中!”百姓们齐声呐喊,声音震得宗祠的梁柱嗡嗡作响。
高登云脸色发白,强作镇定:“付旅长是奉命行事,朝廷自有法度。乡亲们放心,只要神兵归顺,官府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张羽耀适时开口:“高副官也看到了,百姓怨气太重,这事急不得。这样吧,粮食和子弹我们收下,算是官府的诚意。你先回去,给我们三天时间商量,三天后给你答复。”
高登云巴不得如此,连忙点头:“好!张佛主是爽快人!三天后,兄弟再来听消息。”他生怕百姓闹事,匆匆带着亲兵离开了宗祠。
看着他仓皇的背影,李天保不解地问:“总佛主,干嘛跟他废话?直接绑了扔进乌江喂鱼!”
张羽耀拿起一颗子弹,对着阳光照了照:“这高登云是王家烈的眼睛,咱们得让这只眼睛看到假风景。他带来的粮食,正好解咱们的燃眉之急;子弹留下,将来打他的主子。”
他转向赵国清:“赵兄弟,你带务川的弟兄,连夜去飞粮道加固暗哨,把高登云带来的粮食藏进去。记住,走黄号军当年的密道,别让人发现。”
又对李天保说:“李元帅,你回印江调两百弟兄来,换上百姓衣服,混进稳坪。让宁先生带着‘七仙女’支队的姐妹,去各村寨散布消息,就说咱们要归顺官府,麻痹敌人。”
最后,张羽耀的目光落在张羽让身上:“二哥,你带人加固张氏宗祠的防御,把祠堂后面的山洞打通,用黄号军的法子设置暗门和陷阱。咱们要让这里,变成吞掉敌军的虎口。”
夜色渐深,稳坪的百姓和神兵们悄悄行动起来。飞粮道里,火把的光芒在暗道中闪烁,神兵们背着粮食,沿着岩壁上的“黄”字标记前进,脚步声惊起栖息的蝙蝠。张氏宗祠内,石匠们正在凿开后墙,露出后面深邃的山洞,里面堆满了从百姓家征集的土炸药和滚石。
王瞎子拄着拐杖,在宗祠的祭坛前摆上黄号军的血誓符,口中念念有词。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残碑上的刻字仿佛活了过来,隐约能看到无数黄号军士兵的身影在晃动,像是在守护着这支继承他们遗志的队伍。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稳坪表面上一片平静,暗地里却早已布下天罗地网。张氏宗祠的围墙被加高了三尺,墙头插满削尖的竹片;祠堂周围的几棵老槐树上,藏着神射手;后院的山洞被拓宽,能容纳上千人藏身,洞口用藤蔓和石板伪装,只有拉动暗绳才能打开。
这天清晨,高登云果然带着三十名亲兵来了,还带来了王家烈的委任状,上面用金字写着“德江县民团总队长张羽耀”。他以为神兵已经被粮食和官衔收买,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丝毫没察觉周围百姓眼中的冷意。
“张佛主,考虑得怎么样了?”高登云将委任状递过来,语气带着施舍般的傲慢。
张羽耀接过委任状,突然哈哈大笑:“高副官,这官帽不错,可惜太小了,装不下我们神兵的雄心。”他将委任状扔在地上,一脚踩碎,“实话告诉你,我们答应归顺,是为了让你把消息带回去,引王家烈的狗兵来送死!”
高登云脸色大变,拔刀喝道:“张羽耀,你敢耍我!”
“耍的就是你!”李天保从两侧冲出,三十名亲兵瞬间被神兵包围。那些看似普通的百姓纷纷拿出藏在怀里的刀枪,堵住了宗祠的大门。
高登云知道中计,朝亲兵喊道:“快突围!”可没等他们动手,祠堂的梁柱突然转动,地面裂开一道缝隙,五个亲兵惨叫着掉了下去,里面传来尖刀刺进身体的声音——那是张羽让设置的陷阱。
“黄魂护体,杀!”神兵们高喊着冲锋,刀光剑影中,亲兵们很快被制服。高登云想开枪自杀,被张羽让一脚踢飞驳壳枪,反手捆了起来。
“张羽耀,你敢动我,王家烈不会放过你的!”高登云色厉内荏地嘶吼。
张羽耀走到他面前,蹲下身说:“高副官,你不是想知道我们的诚意吗?现在就让你看看。”他让人把高登云拖到后墙,掀开伪装的石板,露出里面的山洞,“这里面,能藏下一个团的弟兄。你说,要是王家烈的军队来了,会不会喜欢这个‘礼物’?”
高登云看着山洞里堆放的炸药和滚石,吓得面无人色。他这才明白,神兵根本没打算归顺,而是布下了一个巨大的陷阱,就等着官府大军来钻。
“你想怎么样?”高登云的声音开始发颤。
“很简单。”张羽耀拿出纸笔,“给王家烈写封信,说神兵已经同意归顺,让他派雷鸣九旅长带主力来稳坪受降,时间定在三天后的午时。”
高登云犹豫着不肯写,李天保一刀砍在旁边的柱子上,木屑飞溅:“写不写?不写现在就送你去见阎王!”
看着闪着寒光的刀,高登云不敢再反抗,颤抖着写下了书信。张羽耀接过信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把他关进山洞,派专人看守,别让他跑了。”
打发走高登云的亲兵(让他们带着假信回贵阳),张羽耀立刻召集各坛骨干议事。宗祠的油灯下,他铺开地图,指着稳坪的位置说:“雷鸣九是王家烈的亲信,为人骄横,肯定会带主力来受降,想趁机立个大功。咱们的计划是这样……”
他手指划过枫香坝:“李元帅带印江营和思南营,埋伏在枫香坝两侧的山坡上,等敌军进入山谷,就用滚石和炸药封锁出口。”
又指向乌江渡口:“二哥带沿河营在渡口设伏,毁掉浮桥,切断敌军退路。记住,要用黄号军的水雷,把船炸沉在江心。”
最后,张羽耀的手指落在张氏宗祠:“我和赵兄弟带德江营守祠堂,佯装投降,把敌军主力引进来。等他们进入祠堂,就启动机关,把大门封死,用山洞里的炸药将他们困在里面。”
宁国学补充道:“我让‘七仙女’支队的姐妹去各村寨,告诉百姓躲进山里,坚壁清野,不给敌军留下一粒粮食。再让王瞎子带着几个老人,在村口假意迎接,麻痹敌军。”
计策定下,各路人马立刻行动。李天保带着弟兄们去枫香坝布置,他们在山谷两侧堆了数千斤滚石,又埋下用桐油浸泡过的柴草,准备到时放火。张羽让则带着沿河营的水性高手,在乌江渡口的水下布置黄号军传下来的水雷——那是用陶罐装满炸药,系上铁链,触发机关就会爆炸。
张氏宗祠里,张羽耀和赵国清正在检查机关。祠堂的大门被改装过,只要拉动暗绳,就会落下千斤重的石门;屋顶的瓦片下藏着神兵,能随时扔下石灰和炸药包;后院的山洞被分成几处,互相连通,既能藏身又能偷袭。
“总佛主,你看这个。”赵国清从山洞深处拿出一个布满铜锈的盒子,打开后里面是几块黑色的矿石,“王瞎子说这是黄号军当年用的‘神火石’,遇到火星就会爆炸,比咱们的土炸药厉害十倍。”
张羽耀拿起一块矿石,放在灯火下观察,矿石表面闪烁着奇异的光泽。他想起黄号军的传说,胡胜海将军曾用“神火”大破清军,想来就是这东西。“把这些矿石埋在祠堂的地基下,用引线连到山洞里,不到万不得已不用。”他郑重地说。
夜色降临,稳坪寂静得可怕。百姓们都躲进了深山,村寨里空无一人,只有几只野猫在街道上游荡。张氏宗祠的油灯彻夜不熄,黄号军的残碑在灯光下泛着幽光,仿佛有无数英灵在注视着即将到来的大战。
王瞎子坐在祠堂门口,一边用三弦弹奏《黄号神兵谣》,一边看着天上的月亮。他忽然停下琴弦,对身边的张羽耀说:“佛主,你看月亮周围的光晕,像不像黄号军的黄旗?这是吉兆,此战必胜。”
张羽耀抬头望去,月亮周围果然有一圈淡黄色的光晕,如同黄旗的影子。他握紧手中的黄魂刀,刀身刻着的护体功口诀在灯光下闪烁:“气沉丹田,意守玄关,黄魂入体,百邪不侵……”
远处的山林里,传来野狼的嚎叫,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血战预告。张羽耀知道,明天午时,稳坪将迎来一场血雨腥风。但他心中没有恐惧,只有复仇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因为他们有黄号军的精神指引,有百姓的支持,更有这布满玄机的天罗地网。
决战前的最后一夜,月光如霜,洒在稳坪的土地上。张氏宗祠的暗格里,张羽耀正对着黄号军的《行军要诀》沉思,书页上记载的“诡道诱敌”之法,让他反复琢磨着如何让雷鸣九彻底放下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