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勾连也曾寒敌胆
在十八股冷兵器中,有一种冷兵器即像戈戟,又非戈戟,但却的确是从戈戟在镰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在春秋战国时代,钩还与戈、戟同时并用。这种冷兵器名叫钩。时代的镶金错银青铜钩,高21.2cm、宽10.8cm、厚2.3cm,钩套木柄早已腐朽遗失
钩大多是从戈戟上发展起来的
钩是钩杀、捕获敌人的非常有利的白刃兵器,有一刃或数刃,刃向内弯曲似鹰爪。钩根据性能和用途导致分出不少的种类,主要根据历代兵书和史书记载:钩大致上可分为三种:飞钩、短柄钩和长柄钩。
顾思名义,长柄钩就是一种安装有长柄的钩。它从戈、镰演变而来的,钩柄很长,可达4~5米左右,主要用于攻守战中,大多靠士兵双手使用。公元前11世纪的文王伐崇战争中,文王的武士曾经使用长柄钩来攻击崇城。在水战中,使用长柄钩或多头的撩钩可以割断敌军的船缆、帆篷或搭钩敌船,也可用来捞取落水敌兵的首级。在步骑兵交战中,步兵可以用长柄弯钩来钩击敌人战马的四条腿。
金枪手教授梁山好汉使用钩镰枪,枪头装上钩镰使杀伤力大增,钩割马腿也能捅刺敌人
短柄钩则是相对于长柄钩而言的。作战时,使用者一般左右手持一钩,或一手持钩、一手操持其他兵器(如盾牌),相互配合使用。这是我们现代能看到的武术表演器械奇门冷兵器—双钩。
飞钩又名铁鸱脚,外形很像现代的船锚,“钩锋长,列四刃,典贯铁索,以麻绳续之”。作战时,由军中力大者投抛向敌人群中,然后用力回拖。如果钩上敌骑兵或步兵,用力回拖,即可致敌于死地。如果钩上敌船,也可将敌船拖近身边,便于上前杀敌。
最早出土的钩是从卫墓中发现的铜钩。这种钩的形状似戟,只是戟上边为利刀,而钩上边为一线钩形。两晋时代,军队中相当多的官兵使用钩。据史书记载:名将由闵就曾“左操双方矛,右执钩戟,以击燕兵,斩首三百余级。”
铁质飞钩,用于攀爬城墙攻城专用,又名飞抓
到了宋代,又出现了许多不同品种的钩。有抓子棒、水钩、火叉及飞钩等多种。据《武经总要》记载:抓子棒“棒首施铳刀,下作倒双钩,谓之钩棒,多刃而钩者。
在器械功夫表演,仍有许多操练钩的。他们所使用的钩有单钩、虎头钩等。其中以护手双钩流行较广,因其有钩、有刃、有月牙、有钻,具有多刃功效。演练时,还需有起、伏、吞、吐的身法作为配合来钩锁敌人长柄冷兵器,故属比较难练、易误伤自己的奇门冷兵器。
巨镰是一种长柄武器,拥有一个巨大的月牙状刀刃,在冷兵器时代出现。月牙状巨大的镰型刀刃
拥有能够破开重型铠的能力。
作为特种武器,巨镰的使用方法奇特。刀头会被砸直,当做长柄刀使用。它不是通过正常的刺,砍,钩等方式攻击,而是通过"割"这种不常用的途径来实现对敌人的杀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