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意在此 作品

第一百二十九章 冷兵霜刃未曾试

枪矛这种戳刺类的冷兵器。近战冷兵器说实话,大体就分三个类型,一是刀剑这种以刃进行杀伤的;二是枪矛这种以尖头戳刺为杀伤的;三则是以锤棒这种钝兵器。

这些武器中,唯一能做的很长的,也就枪矛了,其它两种要是做太长,那基本就没什么可操作性了。

长有用吗?当然是有用的,古语就说了:一寸长一寸强,武器越长那攻击的范围就越大。长矛就是如此,长矛首先很长,所以攻击范围大;其次杀伤力也很强,别看只有戳刺的一招,但是这一招是杀伤力最强的招式,要是想打击有铠甲防御的敌人士兵,戳刺是最有效的,刀剑这种以劈砍为攻击方式的兵器,在破甲的时候遇到的阻力为特别大,对抗重甲敌人处于绝对的劣势。

无论是在古代的东方还是西方,长矛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冷兵器,西方那些着名的方阵,冷兵器中的绝对主力都是枪矛,长矛兵在古代绝对是古代最有效的兵种。长柄兵器进入战场,除了车兵与骑兵使用之外,在步兵使用中亦很广泛,方阵中的长矛兵是接续在盾牌步兵后面,利用盾牌与盾牌之间的空隙进行突刺。

步兵对抗骑兵,除了使用火器和弓箭外,排成紧密的方针,用密集的长矛刺杀几乎是唯一有效的方式。

长矛的实用性是非常强的,中国南北朝时期,戟、戈等长兵器基本都被淘汰了,军队士兵大规模制式使用的长兵器渐渐就只剩下枪矛类的了。欧洲也一样,自14世纪开始,步兵使用长矛和斧枪(一种瑞士人特有的冷兵器,枪和斧头的合体,中国一般翻译成“瑞士戟”),这导致封建骑士迅速衰落。

冷热兵器交替的时候,通常火枪兵和长矛兵配合使用,当时已经有了使用火绳枪的枪兵队,而因为火枪为单发射击之故,在射击与射击间容易受到敌方步兵与骑兵的突击,在敌方突击时仅有枪托做为防身钝器的火枪兵太过于无力。因此当时的火枪兵身旁常有手持长枪的枪兵负责保护。

一直到刺刀发明)的一场农民争执中。当时的农民将小刀插入来福枪枪口内,用以袭击敌人,到了十八世纪时,插座式(socket)刺刀出现,是由火枪枪管的右横方突出的类型,这是因为当时的火枪为前装式,进行装填弹药时不会干扰),有了刺刀,火枪兵也有了强大的近战能力,能单独在近战中对抗敌人的骑兵和步兵,于是开始有国家编制出全员皆为火枪兵的部队,大幅提升战力。

这个时候开始,长矛也渐渐被淘汰了,而到了今天,就连刺刀,很多国家都已经取消了。

三戈戟,是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常用的一种兵器,它的长度达到了三米多,主利器是一根尖尖的枪头,在枪头下方还有三个锋利的刀刃,三戈戟在战场上的杀伤力非常大,不仅可以用枪头刺杀敌人,还能够用那三个刀刃砍杀和钩杀敌人,是一种很实用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