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肯德基的公鸡 作品

第270章 世界大战(十五)

1915年5月的达达尼尔海峡,海面上漂浮着断裂的木板和浸透血的军装。澳新军团的运输船“悉尼号”在奥斯曼的岸炮轰击下倾斜,二十岁的托马斯·威尔逊抱着断裂的桅杆,眼睁睁看着战友被海浪卷走。他手里的南方党造步枪早就卡壳了,枪托上“魔都兵工厂”的刻字被海水泡得模糊——林建斌副党首说这枪“耐用”,结果连受潮都扛不住。

“撤退!快撤退!”军官的吼声被炮弹爆炸声淹没。奥斯曼士兵从掩体里冲出来,举着弯刀砍向落水的联军士兵,他们的子弹虽然少,却把德国送来的旧炮管抬到了山顶,炮弹全是黄金集团的“处理品”,大卫·陈·斯坦利说“能响就行”,此刻却精准地落在登陆艇周围。

悉尼的总理府里,休斯看着战报上的数字——澳新军团伤亡一万二千人,被俘三千,几乎是出发时的一半。财政大臣约瑟夫·库克拿着计算器发抖:“抚恤金要付三百六十万英镑,折合成华夏元是一千八百万!英国财政部说要用格陵兰岛的渔业权抵一部分,剩下的分五年付清——福尔摩斯侯爵的人说,他们的黄金储备快被联合帝国的贷款吸干了。”

休斯却笑了,把战报拍在桌上:“吸干嘛?让他们用印度帝国的棉花抵。乔治亚公爵的纺织厂库存堆成山,赵文涛大臣的商业部正愁没原料,用棉花换华夏元,再分给四个党派,完美。”他给李光首相发了封电报,只有一句话:“货已到,按约定分。”

帝都总理府的会议室里,李光用圆规在抚恤金分配表上画圈。北方党占三成,南方党三成,南洋党两成,海外党两成——铅笔是南洋联邦产的,笔芯掺了澳洲的石墨,陈德康副党首上周刚送来一批。

“北方党要格陵兰的渔业权。”陈宏斌推过文件,“韩建国大使说,东西伯利亚总督辖区的渔船正好缺渔场,许德华大臣的钢厂能造破冰船,用渔业税抵造船费。”

南方党代表冷哼一声:“我们要印度棉花。周伯宜党首说了,魔都的纺织厂缺原料,乔治亚公爵的存货里有三成是次品,正好让他们用优质棉抵账——林建斌副党首已经派商船去孟买了。”

“南洋党要奥斯曼的橡胶订单。”邱瑞峰(海军大臣,南洋党)敲着桌子,“陈德康副党首在雅加达的橡胶园积压了货,奥斯曼打完仗要修铁路,用橡胶抵我们的抚恤金份额,划算。”

海外党代表亚历山大·格伦维尔慢悠悠地说:“剩下的两成,我们要澳洲的羊毛。悉尼的牧场主欠黄金集团的贷款,大卫·陈·斯坦利说用羊毛抵债,正好运到伦敦卖给英国陆军部做军毯——所罗门·维利·罗斯柴尔德大使已经跟阿斯奎斯首相谈好了。”

李光敲了敲桌子:“就这么定。告诉英国,抚恤金必须用华夏元结算,金铭远大臣的财政部派人盯着,少一个子儿都不行。”他看着窗外,北方党总部的旗帜在风中飘,“丘吉尔想拿联合帝国当枪使,现在该让他知道,我们的算盘比他精。”

伦敦的唐宁街10号,乔治五世把达达尼尔的战报摔在阿斯奎斯首相面前,金边眼镜滑到鼻尖:“一万五千人!就这么没了?澳洲联邦天天催抚恤金,休斯说再不付钱,他们就把英国移民的税涨三倍——那些人在澳洲开矿、种小麦,税一涨,我们的面包都要涨价!”

阿斯奎斯擦着额头的汗,手里的雪茄灭了都没察觉:“陛下,财政部实在拿不出钱。福尔摩斯侯爵说,只能再向黄金集团借一千万华夏元,用安哥拉的钻石矿做抵押——亚瑟·哈丁专员已经签字了,他说再不借,奥斯曼就要用钻石换德国的机枪了。”

“丘吉尔呢?让他滚进来!”乔治五世的吼声震得墙上的油画发抖。

丘吉尔走进来的时候,军靴上还沾着海峡的沙。他刚从达达尼尔回来,军服上的弹孔还没补,却梗着脖子喊:“陛下,是奥斯曼耍了阴招!他们的炮是德国调的,子弹是黄金集团送的,联合帝国的四个党派在背后捣鬼——李光首相明着中立,暗着给奥斯曼送橡胶!”

“闭嘴!”阿斯奎斯猛地站起来,“议会已经吵翻天了,工党说要撤你的职,保守党说要送你去法庭!若不是联合帝国的所罗门·维利·罗斯柴尔德大使说情,你现在已经在伦敦塔了!”

丘吉尔的脸涨成了紫色:“我是为了帝国!拿下君士坦丁堡,就能打通黑海给俄国送补给,韩建国大使说尼古拉二世快撑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