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楚霸王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我们这章要讲的主角正是这首诗的作者——西楚霸王项羽。
这项羽,可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若论武力值,中国历史上绝对排在前三位,那是力能扛鼎,武艺超群。打起仗来也不含糊,巨鹿之战破秦军主力,彭城之战三万破五十六万。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位“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角色,最后却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让人扼腕叹息。
秦朝末年,那真是“天怒人怨,民不聊生”。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时候,老百姓还盼着能过几天安稳日子,可没想到这位始皇帝是个“工程迷”:修长城征调了百万民夫,许多人累死在工地上,连尸骨都埋在城墙根儿下;建阿房宫,把天下的木料、美玉都搜刮过来,宫殿大得“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还有骊山陵墓,深挖地下几十丈,里面灌满水银,藏着无数珍宝,为了保密,最后连修墓的工匠都给活埋了。到了秦二世胡亥继位,更是把“昏庸”俩字儿演绎到了极致——他本来就是靠赵高篡改遗诏才当上皇帝的,对赵高言听计从,朝堂上赵高搞出个“指鹿为马”,满朝文武谁敢说个“不”字?底下的官吏有样学样,对老百姓变本加厉地搜刮。这秦朝的天下,就像个堆满了干柴的院子,就差一点火星,就能烧起冲天大火。
而这把火,很快就烧起来了——二世元年七月,陈胜、吴广等九百个民夫去渔阳戍边,走到大泽乡的时候遇上了大雨,路被冲断了,肯定赶不上期限。按照秦朝的律法,误了期限是要杀头的。陈胜一看反正都是死,不如拼一把,就跟吴广一起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有的杀了县官,有的占了城池,反秦的义军像雨后春笋似的冒了出来。而咱们的主角项羽,就是在这股浪潮里,跟着他叔父项梁,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项羽是泗水郡下相县人,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宿迁。祖上是楚国的名将项燕。想当年秦国灭楚的时候,项燕带着楚军跟秦军死战,最后兵败自杀。不是有那么句话吗?叫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有一种说法就是陈胜,项羽,刘邦这三个在秦国灭亡中起到重大作用的人,都是楚国人。项氏一族在楚地那是名门望族,家里的子弟个个都练得一身好武艺,项羽打小就跟着叔父项梁长大,耳濡目染的都是家国仇恨。
项羽小时候,项梁教他读书识字,可他学了没几天就把书扔了,跟项梁说:“学这东西有什么用?顶多就是记个姓名,难道还能靠它杀秦军报仇?”项梁一听,觉得这孩子有志气,就改教他剑术,可没想到项羽学了俩月又不干了,说:“剑术再好,也只能打一个人,我要学就学能打一万人的本事!”
项梁这时候才明白,这孩子心里装的不是小打小闹,是天下。于是他就开始教项羽兵法,项羽这才来了精神,天天抱着兵书看,有时候能看到半夜。可他有个毛病,就是“浅尝辄止”——兵法的大致道理他都懂,可要是让他钻细节,比如怎么排兵布阵、怎么算粮草补给,他就不耐烦了,说:“打仗靠的是勇气和谋略,哪用得着这么抠细节?”项梁虽然觉得有点可惜,但也没多说,毕竟这孩子的天赋摆在那儿,光是那股子气势,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有一年,秦始皇南巡,船队浩浩荡荡地从浙江经过,两岸挤满了看热闹的老百姓,项梁也带着项羽去了。秦始皇坐在龙舟上,穿着金丝龙袍,身边侍卫林立,那气派真是“天子之威,震慑四方”。老百姓都吓得跪在地上不敢抬头,可项羽却站在人群里,盯着龙舟大声说:“我早晚把他换下来!”(彼可取而代之)项梁一听,吓得赶紧捂住他的嘴,拉着他就往家跑,一路上还不停念叨:“你这孩子,不要命了!这话要是被人听见,咱们全家都得掉脑袋!”可心里却暗暗高兴——这孩子,将来必成大器!
日子一天天过去,项羽越长越壮,力气也越来越大。有一回,楚地的乡绅搞了个“扛鼎大赛”,说是谁能把村口那尊千斤重的青铜鼎举起来,就赏五十两银子。那鼎是当年楚庄王铸的,放在村口几十年了,别说举起来,就是推动一下都得好几个人。好多壮汉都去试了,有的憋得脸红脖子粗,鼎纹丝不动;有的刚把鼎抬起来一点,就“咚”的一声砸在地上,差点把自己的脚砸断。
就在众人都觉得没人能举起来的时候,项羽来了。他穿着一身粗布短打,走到鼎跟前,围着鼎转了两圈,然后蹲下身,双手抓住鼎耳,深吸一口气,大喝一声:“起!”您猜怎么着?那千斤重的青铜鼎,竟然被他稳稳地举过了头顶!周围的人都看傻了,半天没人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有的还喊:“项家小哥真是神力啊!”项羽举着鼎站了一会儿,面不改色心不跳,然后轻轻一放,鼎“咚”的一声落地,震得地面都颤了颤。他接过赏银,分给了周围的穷乡亲,从此“项羽力能扛鼎”的名声,就在楚地传开了。
时间到了秦二世元年九月,陈胜、吴广的义军已经占领了不少地方,会稽郡的假守殷通也想趁机捞一把,就把项梁请去商议,说:“如今天下大乱,正是咱们建功立业的时候。我想让你和桓楚当将军,带着兵马反秦,你看怎么样?”项梁知道殷通是个胆小怕事的主儿,跟着他成不了大事,就故意说:“桓楚现在逃亡在外,没人知道他在哪儿,只有我侄子项羽知道。”殷通一听,赶紧说:“那快把项羽叫过来!”
项梁出去找到项羽,给了他一个眼色,项羽立刻明白了——这是要动手。他腰间别着一把宝剑,跟着项梁走进了殷通的书房。殷通刚要开口问桓楚的下落,项梁突然对项羽说:“可以了!”项羽二话不说,拔出宝剑,往前一步,手起剑落,殷通的脑袋“咕噜噜”就滚到了地上,鲜血喷了一地。
殷通的手下听见动静,拿着刀枪冲了进来,一下子把项羽和项梁围了起来。项羽毫无惧色,提着殷通的脑袋,挥舞着宝剑就冲了上去。要说这项羽的剑法,那真是“快、准、狠”——剑光一闪,就有一个人倒下;再一闪,又一个人捂着脖子喊救命。他就像一头猛虎冲进了羊群,左劈右砍,没一会儿就杀了近百人。剩下的人吓得腿都软了,跪在地上不敢动。
项梁拿着殷通的官印,站在院子里大声说:“殷通想勾结秦军,害咱们楚地百姓,我已经把他杀了!如今天下反秦,咱们楚地子弟岂能落后?愿意跟我反秦的,就站出来!”周围的百姓早就恨透了秦朝,一听这话,都纷纷响应,没一会儿就聚了八千多人。这八千多人,都是江东的子弟,这些人后来成了项羽最精锐的部队,跟着他南征北战,立下了无数战功。
项梁带着这八千江东子弟,先是占领了会稽郡,然后又陆续攻下了附近的几个县城,队伍越来越壮大。秦二世二年,陈胜兵败被杀,反秦的义军好多队伍都散了。这时候,项梁听从了谋士范增的建议,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这熊心当时正在民间放羊,项梁把他接了过来,立为楚怀王,以此来凝聚楚地的民心。老百姓一看是楚怀王的后人当了王,都纷纷来投奔,项梁的队伍很快就发展到了十几万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项梁带着楚军打了不少胜仗:先是在东阿打败了秦军,杀了秦将李由(李斯的儿子);然后又攻下了定陶,缴获了秦军大量的粮草和武器。一连串的胜利,让项梁渐渐骄傲起来,觉得秦军也不过如此。他手下的谋士劝他:“将军,秦军虽然打了败仗,但主力还在,咱们不能轻敌啊!”可项梁根本听不进去,天天在营里喝酒作乐,还说:“章邯要是敢来,我定要他有来无回!”
可没想到,章邯还真来了,而且来得特别突然。章邯是秦朝的名将,特别会打仗,他知道项梁骄傲轻敌,就趁着夜色,带着秦军主力偷袭了楚军的大营。那时候项梁还在营里喝酒,听到外面喊杀声震天,才知道秦军来了,可已经晚了。秦军如潮水般冲进大营,楚军毫无防备,顿时乱作一团。项梁拿着宝剑冲出去,虽然杀了不少秦军,但终究寡不敌众,最后被秦将王离一矛刺中胸口,战死在了沙场。
项羽当时正在攻打襄城,得知叔父战死的消息,他咬着牙说:“章邯!王离!我若不杀了你们,誓不为人!”他带着军队退到彭城,和刘邦的队伍汇合,一起拥立楚怀王熊心主持大局。楚怀王虽然是个放羊娃,但也想掌权,就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让他们带着大军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
大军走到安阳的时候,宋义却下令停了下来,这一停就是四十六天。项羽急得不行,天天去催宋义:“将军,赵国危在旦夕,咱们得赶紧渡河去救啊!要是再晚,巨鹿就保不住了!”可宋义却慢条斯理地说:“你懂什么?打仗要讲策略。秦军打赵国,要是赢了,他们肯定疲惫不堪,咱们再趁机打过去;要是输了,咱们就直接西进,灭了秦朝。这叫‘坐山观虎斗’,懂吗?”
项羽一听就火了:“如今咱们军粮不多,士兵们饿肚子,你却天天在营里喝酒吃肉,还说什么‘坐山观虎斗’!你对得起跟着咱们的弟兄吗?”宋义被项羽说得哑口无言,恼羞成怒地说:“你敢顶撞我?军中自有军法,再敢多言,斩!”
项羽回到自己的营帐,越想越生气,他知道宋义是个胆小怕事的主儿,跟着他肯定打不了胜仗。第二天清晨,项羽带着几个亲信,直接闯进了宋义的营帐。宋义刚睡醒,还没反应过来,项羽就拔出宝剑,一剑把他杀了。然后他提着宋义的脑袋,走出营帐,对士兵们说:“宋义勾结秦国,想谋反,楚怀王密令我杀了他!愿意跟我去救赵国、杀秦军的,就跟我走!”士兵们早就恨透了宋义,一听这话,都纷纷喊:“愿意跟项将军走!”
楚怀王知道后,虽然不高兴,但也没办法,只好任命项羽为上将军,让他统领全军。项羽掌握军权后,第一件事就是整顿军队:把贪生怕死的将领撤了,把勇敢善战的提拔上来;把军粮重新分配,让士兵们都能吃饱饭。然后他就开始准备救援巨鹿。
要说这巨鹿之战,那可真是项羽这一生最辉煌的一战。当时围困巨鹿的秦军有三十多万,由王离和苏角统领,营垒一个挨着一个,连绵几十里,防守得跟铁桶似的。而项羽只有五万楚军,兵力相差悬殊。好多将领都劝项羽:“将军,秦军太强了,咱们还是先等等,等其他诸侯的援军到了再一起打吧?”项羽却摇摇头说:“等不及了!赵国要是灭了,下一个就是咱们!再说,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他下令让英布和蒲将军带着两万士兵先渡过漳水,去破坏秦军的粮道。这两万士兵都是楚军的精锐,个个勇猛善战,很快就杀了秦军的粮道守军,烧了秦军的粮草。然后项羽亲自率领主力,渡过漳水。等全部士兵都过了河,项羽下了一道让所有人都震惊的命令:“把船都凿沉!把锅都砸了!把帐篷都烧了!每个人只带三天的干粮!”
士兵们都傻了,问:“将军,这要是打输了,咱们连退路都没有了啊!”项羽说:“没错!这个仗,要么赢,要么死!没有第三条路!”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破釜沉舟”。
楚军将士们被项羽的决心感动了,个个都抱着必死的信念,跟着项羽冲向秦军的营垒。项羽骑着他的乌骓马,手持一杆霸王枪,冲在最前面。那乌骓马是宝马,跑得比风还快;霸王枪是精钢打造的,重七十多斤,被项羽使得虎虎生风。秦军的士兵刚冲上来,就被项羽一枪挑飞,要么就是被乌骓马踩在脚下。
楚军将士们见主将这么勇猛,也都拼了命,一个个像下山的猛虎,跟秦军杀在一起。战场上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血肉横飞。有的楚军士兵胳膊被砍断了,就用另一只手拿着刀继续杀;有的腿被刺穿了,就趴在地上用刀砍秦军的马腿。秦军本来没把楚军放在眼里,可没想到他们这么勇猛,一下子就慌了神。
项羽率领楚军,连续九次向秦军的营垒发起攻击。第一次,他攻破了秦军的前锋营垒,杀了秦将苏角的弟弟苏明;第二次,他绕到秦军的侧翼,打乱了秦军的阵型;第三次,他直接冲向秦军的中军大营,差点活捉了王离……就这样,九战九捷,秦军的三十万大军被打得落花流水。王离被楚军重重包围,拼死抵抗,最后还是被项羽生擒;苏角在混战中被项羽一枪刺死;涉间见大势已去,不愿投降,一把火烧了自己的营垒,自焚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