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17章 楚霸王项羽(第2页)

当时各路诸侯的援军也到了,可他们都害怕秦军,躲在自己的营垒里不敢出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楚军跟秦军厮杀。等到楚军打败秦军后,这些诸侯将领才敢去拜见项羽。他们走进项羽的营帐时,个个都跪在地上,用膝盖爬行,头都不敢抬起来。从此,项羽就成了各路诸侯的上将军,所有诸侯的军队都归他指挥,“西楚霸王”的名声,也传遍了天下。

巨鹿之战后,项羽带着大军继续西进,直逼咸阳。此时的秦朝,已经是风雨飘摇,秦二世被赵高杀了,赵高又立子婴为秦王。子婴知道秦朝保不住了,就穿着白衣白帽,骑着白马,手里捧着皇帝的玉玺,在咸阳城外向项羽投降。项羽进了咸阳城,看着富丽堂皇的阿房宫,想起了楚国的灭亡,想起了叔父的死,想起了无数死去的楚地百姓,心里的怒火一下子就烧了起来。他下令:“杀了子婴!烧了阿房宫!”

士兵们拿着火把,冲进阿房宫,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那座耗费了无数人力物力的阿房宫,烧了整整三个月才熄灭,连渭水都被染成了黑色。项羽还下令把秦朝的宗室和官吏杀了个精光,又把咸阳城里的财宝和美女都装上车,准备运回彭城。

谋士韩生劝他:“将军,关中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是成就霸业的好地方。您不如定都这里,号令天下?”可项羽却摇摇头说:“富贵了不回故乡,就像穿着锦绣衣服在夜里走路,谁能看见?”韩生叹了口气,私下里说:“都说楚国人像猕猴戴帽子,装人样,原来真是这样啊!”这话传到项羽耳朵里,项羽大怒,把韩生活活煮了。

杀了韩生后,项羽就开始分封诸侯。他自封为“西楚霸王”,把梁、楚之地的九个郡作为自己的封地,定都彭城;把刘邦封为汉王,让他去统治巴蜀和汉中,那里偏僻荒凉,项羽觉得刘邦在那儿翻不起什么浪;还把秦朝的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封为雍王、塞王、翟王,让他们守在关中,挡住刘邦东进的路。

可他没想到,这分封却埋下了祸根。好多诸侯都不满意:田荣觉得自己功劳大,却没得到应有的封地,就起兵反楚;陈馀觉得项羽偏心,也跟着反了;刘邦虽然表面上服从,实际上野心最大,他在去汉中的路上,采纳了张良的建议,把栈道烧了,假装自己不想东归,在暗中积蓄力量。

没过多久,田荣就占领了齐国,自立为齐王。项羽大怒,亲自率领大军去攻打田荣。刘邦见项羽离开了彭城,觉得机会来了,就任命韩信为大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很快就平定了三秦之地,然后率领大军东进,一路上收编了各路诸侯的军队,兵力一下子达到了五十六万。

刘邦带着这五十六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彭城。当时彭城只有少量楚军防守,根本抵挡不住汉军的进攻,很快就被刘邦占领了。刘邦进了彭城后,也学项羽当年那样,天天喝酒作乐,还把项羽的财宝和美女都据为己有,完全忘了项羽还在齐国打仗。

可他没想到,项羽的动作这么快。项羽得知彭城被占的消息,气得火冒三丈,他留下大部分军队继续攻打齐国,自己亲自率领三万精锐骑兵,日夜兼程地赶回彭城。这三万骑兵,都是项羽最精锐的部队,个个都是能以一当十的勇士,而且骑术精湛,跑得比风还快。

项羽没有直接去彭城,而是绕到了彭城西边的萧县,在那里埋伏了下来。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项羽就率领骑兵发起了突袭。汉军当时还在睡觉,听到外面喊杀声震天,都慌了神,纷纷从床上爬起来,连衣服都没穿好就往外跑。项羽率领骑兵如狂风暴雨般冲进汉军大营,汉军根本抵挡不住,纷纷逃窜。

项羽骑着乌骓马,手持霸王枪,在汉军阵中横冲直撞,所到之处,汉军士兵纷纷倒下。他一眼就看到了刘邦的中军大营,就朝着那里冲过去。刘邦吓得魂都没了,赶紧带着几十名亲信骑兵逃跑。项羽率领骑兵在后面紧追不舍,一路上杀了汉军十万多人,还有好多汉军士兵慌不择路,跳进了睢水,把睢水都堵得流不动了。

刘邦在逃跑的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公主,就把他们抱上了车。可后面楚军追得紧,刘邦怕车跑得慢,竟然把两个孩子推下了车!幸亏车夫夏侯婴心地善良,又把孩子抱了上来,刘邦还想推,夏侯婴说:“将军,就算再急,也不能扔了孩子啊!”刘邦这才作罢。最后,刘邦好不容易摆脱了楚军的追击,逃到了荥阳,才算捡回了一条命。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彭城之战”,项羽以三万骑兵打败了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又一个奇迹。有诗为证:“彭城城下起狼烟,项羽提兵回故园。三万铁骑如猛虎,五十六万鸟兽散。睢水染红尸遍地,刘邦弃子忙逃窜。霸王威名震天下,谁不胆寒心发颤!”

彭城之战后,刘邦虽然惨败,但并没有垮掉。他在荥阳建立了防线,与项羽展开了长期的对峙。刘邦知道自己打不过项羽,就采取了“疲敌战术”:一方面让韩信去攻打北方的赵国、燕国、齐国,从侧面牵制项羽;另一方面又派彭越去骚扰项羽的粮道,让楚军的粮草供应不上;同时还采用陈平的反间计,离间项羽和范增的关系。

范增是项羽的第一谋士,跟着项羽打了无数胜仗,项羽一直尊称他为“亚父”。陈平知道范增是项羽的左膀右臂,就想办法除掉他。他派人买通了楚军的一些奸细,让他们在楚营里散布谣言,说范增跟刘邦有勾结,想背叛项羽。项羽本来就生性多疑,听了这些谣言后,就开始怀疑范增。

有一次,范增劝项羽尽快攻打荥阳,说:“刘邦现在被困在荥阳,兵力不足,粮草也不多,咱们只要加把劲,就能活捉他。要是再拖下去,韩信从北边打过来,彭越又在后面骚扰,咱们就危险了!”可项羽却冷冷地说:“亚父,你是不是收了刘邦的好处?怎么这么着急要打荥阳?”

范增一听,气得浑身发抖,他没想到自己跟着项羽这么多年,竟然会被怀疑。他对项羽说:“天下大事已经定了,你好自为之吧!我老了,不能再为你效力了,我要回老家养老。”项羽没有挽留,只是点了点头。范增离开了楚营,一路上越想越伤心,背上的毒疮也发作了,疼得他死去活来。走到彭城的时候,范增就病死了,临死前还喊着:“项羽啊项羽,你真是糊涂啊!”

范增的死,对项羽来说是个巨大的损失。从此,项羽身边再也没有能为他出谋划策的人了,他的决策也越来越糊涂。而刘邦那边,却越来越强:韩信平定了北方,彭越在梁地不断骚扰楚军的粮道,英布也背叛了项羽,投靠了刘邦。楚军的粮草越来越少,士兵们也越来越疲惫,形势对项羽越来越不利。

汉四年,项羽和刘邦在鸿沟达成了和议:双方以鸿沟为界,东边归楚,西边归汉,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鸿沟和议”。和议达成后,项羽就带着军队向东撤退,他以为刘邦会遵守约定,可没想到刘邦在张良和陈平的劝说下,撕毁了和约,率领大军跟在项羽后面,还派人通知韩信、彭越、英布,让他们率军前来汇合,一起消灭项羽。

项羽得知刘邦撕毁和约,气得咬牙切齿,可此时楚军已经疲惫不堪,粮草也快没了,根本不是汉军的对手。他率领军队一路撤退,最后被汉军围困在了垓下。

垓下是个平原,无险可守,而且汉军有三十多万,楚军只有十万,还都是疲惫之师。项羽知道自己陷入了绝境,可他还是不想放弃。他下令修筑营垒,坚守不出,同时派人去寻找粮草,可派出去的人要么被汉军杀了,要么就投降了汉军。

日子一天天过去,楚军的粮草越来越少,士兵们只能吃野菜、杀战马充饥。到了晚上,汉军为了瓦解楚军的士气,就在四面唱起了楚地的歌谣。楚军将士们听到家乡的歌声,一个个都想起了自己的亲人,有的偷偷哭了起来,有的甚至偷偷逃跑了。这就是历史上的“四面楚歌”。

项羽在营帐里听到楚歌,也愣住了,他问身边的人:“汉军已经占领楚地了吗?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楚人唱歌?”他越想越伤心,拿起酒壶,一边喝酒,一边唱起了那首着名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他身边的虞姬,是个非常美丽又勇敢的女子,一直跟着项羽南征北战。虞姬听到项羽的歌声,也泪流满面,她站起来,为项羽跳了一支舞,然后拔出宝剑,对项羽说:“大王,我不能拖累你,我先走一步了!”说完,她就自刎而死。

项羽抱着虞姬的尸体,哭得撕心裂肺。他知道,虞姬是为了不让自己分心,才选择自杀的。他擦干眼泪,对剩下的将士们说:“弟兄们,汉军虽然人多,但咱们楚地的儿郎不怕死!今晚咱们就突围出去,能逃一个是一个!”

当天夜里,项羽挑选了八百名精锐骑兵,趁着夜色,冲出了汉军的包围。天亮的时候,刘邦才发现项羽跑了,赶紧派灌婴率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羽一路狂奔,等到了阴陵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一百多名骑兵了。他迷路了,就问路边的一个农夫:“请问,去江东的路怎么走?”那个农夫因为痛恨项羽当年烧杀抢掠,就故意指了相反的方向,说:“往左边走!”

项羽跟着农夫指的方向走,结果走进了一片沼泽地。等他们好不容易从沼泽地走出来的时候,汉军已经追上来了。项羽率领骑兵跟汉军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虽然杀了不少汉军士兵,但身边的骑兵也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二十多个人了。

项羽带着这二十多个人,逃到了乌江边上。乌江亭长早就准备好了船只,在江边等着项羽,他对项羽说:“大王,江东虽然小,但也有千里土地,几十万百姓,足够您称王了!您快上船吧,过了江,汉军就追不上您了!”

项羽看着滔滔的江水,又看了看身边剩下的二十多个将士,想起了当年跟着自己出来的八千江东子弟,如今却只剩下这么几个人,心里一阵心酸。他笑着对亭长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江做什么?当年我带着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进,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就算江东父老可怜我,让我称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呢?”

他把自己的乌骓马送给了亭长,说:“这匹马跟着我五年了,能日行千里,立下了无数功劳,我不忍心杀它,就送给您吧!”然后他拔出宝剑,对身边的将士们说:“弟兄们,咱们楚地的儿郎,从来不怕死!今天咱们就跟汉军拼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

说完,项羽就率领将士们冲向了汉军。他手持宝剑,左劈右砍,杀了汉军的一个将领,又杀了几十个士兵。汉军士兵都怕了,不敢靠近他。项羽身上也受了十几处伤,血流不止。他看到汉军中有个将领是自己的旧部,就说:“我听说刘邦悬赏千金,封万户侯,要我的脑袋。我就把这个功劳送给你吧!”说完,他就举起宝剑,自刎而死,年仅三十一岁。

项羽死后,汉军士兵为了抢他的尸体,互相残杀,最后有五个人各抢到了一部分尸体,刘邦把这五个人都封了侯。乌江亭长把乌骓马带回了江东,乌骓马见不到项羽,天天对着江水嘶鸣,最后绝食而死。

有人说,项羽要是渡过乌江,回到江东,说不定能卷土重来,打败刘邦。可我觉得,就算他渡过了乌江,也未必能赢。因为他太骄傲了,太固执了,不懂得怎么笼络人心,怎么治理天下。而刘邦虽然出身低微,打仗也不如项羽勇猛,但他懂得用人,懂得听取别人的建议,懂得怎么让老百姓支持他。

不过,不管怎么说,项羽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英雄。他的故事,被后人写成了诗,编成了戏,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人们提起项羽,还会想起那个“力能扛鼎,气盖世”的西楚霸王,想起他在巨鹿之战中的破釜沉舟,想起他在垓下的悲歌,想起他在乌江的决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