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中国神话体系中的灵禽异兽
启元二十三年春,玉帝端坐于九龙宝座,将一册烫金封皮的《神州灵籍》与一支羊脂玉笔递向阶下。“神州山河孕灵,飞禽走兽里藏着不少奇物,散在山海间少人识得。”玉帝声音庄重,“你且去九州走一遭,见着典籍里记的灵物,便把它们的模样、异能都写下来,存于天庭,好留着这份天地灵韵。”观灵使接了旨意,揣好籍与笔,当日便离了天庭,先往东方蓬莱去。
蓬莱仙山浮在海上,云雾绕着山尖,山脚的梧桐林长得正好,叶片在风里摇出细碎的响。观灵使刚走进林子,就听见一阵清亮的鸣啼,如玉石相击——抬头时,一团五彩霞光正从云里落下来,敛了翅停在最高的那棵千年梧桐上。
这便是《诗经·大雅·卷阿》里写的凤凰。观灵使站在树下细瞧:它身形足有一丈开外,羽翼展开时像块垂落的彩绸,赤、黄、青、白、黑五种颜色混在羽间,尾羽拖得长,上面的斑纹像跳动的小火苗;金红色的爪子轻轻搭在枝桠上,竟没压弯一片新叶;喙是白玉似的颜色,叫的时候嘴里还会透出淡金色的光。等凤凰落稳了,观灵使又看它的异能:它果然像书里说的,只肯落在梧桐树上,啄食枝头的练实,喝树下石缝里的醴泉。有次它羽翼扫过一株半枯的梧桐,那蜷曲的枝丫就透出嫩绿,抽了新枝;它叫的时候也分两种——和缓的鸣啼响起时,林子里的麻雀、斑鸠都会飞来围着它转,像是朝贺;要是声音变得急促,不出半日,山间准会起大雾,提醒山民别进山。
正写着,一阵青幽幽的啼声传来,一只青羽毛、红尾巴的鸟落在旁边的梧桐上,羽间还缀着细碎的金斑——是《山海经·大荒西经》里记载过的鸾鸟。它比凤凰小些,身长约六尺,头顶有圈红纹,眼睛像赤玉般亮,飞的时候翅膀带风,却没半点声响。观灵使见它衔来一枚青芝,放在凤凰脚边,青芝一沾土就化成青烟,绕着梧桐飘了一圈,林子的空气顿时更清新了。鸾鸟最会聚灵,和凤凰一起叫的时候,能把山间的浊雾散掉;要是它的翎羽不小心掉在地上,转眼就会变成青金石,带在身上能让人睡得安稳。
忽然有片红光掠过眼前,一只红羽毛的鸟落在观灵使肩头,两只眼睛里各有两个瞳仁,像四颗小火珠——这是《拾遗记》里的重明鸟。它长得像锦鸡,身长三尺,羽毛红里带青纹,喙白得像霜。观灵使盯着它的双瞳看,林子里忽然窜出个毛茸茸的山魅,朝着一个采草药的山民扑去。重明鸟双瞳里的红光一下子亮起来,山魅叫了一声就化成青烟散了。原来它能驱邪,双瞳的光能照到几丈外,能破掉人的梦魇,还能赶跑山精;要是它停在谁家屋檐上,那家里的虫子都会消失,小孩也不会生痘疹。
最后见的是鹓鶵,通体雪白,一点杂色都没有。它落在一朵没开的梧桐花苞上,爪子轻得没压坏花瓣,身长约四尺,尾羽像飘带似的,飞的时候连尘埃都不沾。观灵使见它啄食竹实,吃完后绕着林子飞了一圈,原本带着海腥味的风,竟变成了梧桐的清香。书里说鹓鶵性子高洁,从不靠近脏污的地方,飞过的地方空气都会变干净,连瘴气都能化掉;要是它的白羽飘落在地上,会变成白色的灵芝,人吃了能添寿。
离开蓬莱,观灵使乘云往南,不多时就见一片浩渺的水域——这是云梦泽,九百里水面上飘着芦苇,风一吹就荡起绿浪。他刚站在泽边的土坡上,就看见芦苇丛里有团赤光闪动,走近了才知是一只独脚的鸟,正站在焦黑的芦苇秆上——是《山海经·西山经》里所说的毕方。
毕方长得像仙鹤,却只有一只脚,身长约五尺,全身覆着红羽毛,羽间夹着青黑色的纹路,喙尖白得像霜,翅膀尖带着火星,飞的时候尾巴后面会拖一缕轻烟,不烧草木,却能让人觉出暖意。观灵使正记它的模样,毕方忽然振翅往北飞,把火星落在一处干草堆上。没过多久,住在附近的村民提着水桶跑过来,竟在草堆下发现了半燃的火种——原来毕方是在预警火灾,它落下火星的地方,准是藏着火灾隐患,当地老农用它的羽毛入药,说能解烫伤的火毒。
往泽心的石洲走,就看见一只巨龟趴在上面,背甲上刻满了星星似的纹路——是《山海经·海内北经》里的玄龟。它的背甲有五尺宽,呈深黛色,上面的纹路是二十八宿的样子,白天泛着金光,晚上会转成银光;腹甲是雪白色的,缀着些黑斑,爪子像青铜铸的钩子,爬动的时候一点声音都没有。观灵使见玄龟把背甲贴在水面上,原本浑浊的泽水竟慢慢变清了,连水里的碎草都沉了底。书里说玄龟能镇住泽水,它背甲上的纹路还能预报天气:纹路变暗,不出三天准下雨;要是纹路发亮,那一定是晴天。它待的地方,泽水冬天不结冰,夏天不发臭;用它背甲滴下的水擦脸,能治水肿;它的卵产在石头上,那石头会变成玄龟石,能够避水。
忽然听见水里传来低沉的龙吟,一条青鳞的异兽破浪而出,头生短角,尾巴带着倒钩——是《山海经·中山经》里所说的蛟龙。它像长了脚的蛇,身长三丈,青鳞片上带着暗红斑纹,角是灰褐色的,不算长;眼睛像赤铜做的,亮得很;尾巴像鱼鳍,却有个倒钩,在水里游得像箭一样快,溅起的水花还泛着青光。观灵使见它用四只脚踏着水面,上游的活水竟顺着它的轨迹流进一条快干涸的支流,原本蔫掉的芦苇瞬间就挺直了腰。蛟龙虽不如神龙神通大,却能护着一方支流:支流干了,它能引上游的水来;支流要泛滥,它能用尾钩在岸边划出道沟,把水排出去;水里要是有吃人的恶鱼、作乱的水怪,它都会赶跑。当地渔民说,用它的鳞片入药,能解水里的毒。
最后见的是翳鸟,从云里飞下来时,像飘着一块七彩的云。它的羽毛有七种颜色,身长一丈多,翅膀宽得像顶华盖,展开能遮住好几亩地;尾羽短而密,像织出来的锦缎,头顶有圈七彩的冠羽,叫的时候像风吹过铃铛,叮当作响。观灵使见它落在泽心的小山上,翅膀展开遮住了烈阳,羽翼上滴落的水珠像细雨似的,落在刚冒芽的芦苇苗上——原来它怕新苗被晒枯,特意来遮阳。更奇的是,它翅膀上的水珠落在地上,竟长出了细小的芦苇苗,没几天就长得绿油油的。
往西行三千里,就看见昆仑山脉横在眼前,雪峰像白玉柱子似的戳在天上,山脚下是绿油油的草原。观灵使刚走进草原,就有一只雪白的兽从草丛里走出来,长得像狮子,眼睛像琉璃一样亮——是《山海经·大荒东经》里记录的白泽。
白泽全身雪白,没一根杂毛,身长六尺,头顶有只淡青色的角,光滑得没纹路;眼睛像琉璃,能映出人的影子,能看透人心;耳朵像狐狸的耳朵,尾巴长得像把扫帚,尾尖还带一缕黑毛,走的时候脚步轻,从不踩到草叶。观灵使正低头记录,忽然听见一个温和的声音:“你是来记录我们的吧?”抬头一看,竟是白泽在说话。原来它最通人性,能和人交谈,知道天下万物的来历,连鬼神的事都清楚。有次草原上闹山妖,白泽把角亮出来,泛出白光,原本隐身的山妖一下子就现了形;它的毛落在地上,会变成一张小小的白泽符,带在身上能避邪祟。
草原尽头跑来一只金黄的兽,长得像虎,却有九条尾巴,脸像人的脸,眉眼很温和——是《山海经·海内北经》里的驺吾。它身长一丈多,金毛上带着黑纹,九条尾巴蓬松得像朵花;脚像虎爪,却没有尖钩,叫的时候像婴儿的笑声。观灵使见它衔着一只受伤的幼鹿,用舌头轻轻舔幼鹿的伤口,没一会儿,幼鹿就能站起来跑了。驺吾虽长得像虎,却不吃肉,只吃野果和嫩叶;见有人或动物遇险,总会上前保护;它的尾巴扫过身边,能把靠近的猛兽赶跑;把它的尾毛带在身上,夏天都不会被蚊虫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