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465集:虚拟传承人

糖龙映雪:虚拟阿竹的传承课

腊月的双生谷飘着细碎的雪,糖龙传承基地的实训教室里,二十多个穿蓝色围裙的初学者围着操作台,手里的糖勺悬在熬得琥珀色的糖液上方,却没一个人敢往下倒。

“温度到底怎么把控啊?”坐在最左边的林晓星戳了戳旁边的学姐,她刚从旅游管理专业转来非遗传承方向,昨天练习时把三锅糖液都熬成了焦黑色。学姐也皱着眉,手里攥着泛黄的《糖龙制作古法》,“书上说‘手触锅壁不烫为宜’,可每个人耐热程度不一样,我上次就因为怕烫,糖液没熬够火候,龙尾巴一捏就碎。”

教室前排的电子屏突然亮了,负责技术的陈默推着一台银色设备走进来,屏幕上渐渐浮现出一个穿青布衫的女子形象——梳着双丫髻,腰间系着绣着糖龙纹样的围裙,眉眼间带着温和的笑意。“大家好,我是阿竹。”女子开口时,声音带着轻微的江南口音,清晰又柔软,“接下来由我陪大家练习基础的糖龙尾巴塑形。”

底下瞬间炸开了锅。林晓星瞪大眼睛看着屏幕,“这就是传说中初代传承人的样子?”陈默笑着点头,“我们用了三年时间,收集了阿竹的画像、手稿,还有传承人口述的记忆,再通过Ai技术还原出她的形象和声音。”他点开屏幕上的进度条,“虚拟阿竹能拆解每一个步骤,还能根据大家的操作实时给出建议。”

虚拟阿竹的身影在屏幕上动了起来,她拿起糖勺,手腕轻转,琥珀色的糖液缓缓落在大理石板上,“熬糖时要注意,糖液表面起小泡时温度约110c,适合做龙身;起大泡时约130c,适合做龙鳞。”屏幕右下角同步跳出温度提示和动态图解,林晓星赶紧记在笔记本上,比对着自己面前的糖锅,果然看到了细密的小泡。

“晓星同学,你的糖液快到火候了,可以开始塑形了。”虚拟阿竹的声音突然转向她,林晓星吓了一跳,抬头看见屏幕上的阿竹正对着自己的方向微笑。陈默解释道:“设备有摄像头和传感器,能捕捉大家的操作,虚拟阿竹会针对性指导。”

林晓星深吸一口气,拿起糖勺,按照虚拟阿竹的示范,慢慢倾倒糖液。可刚画出龙尾巴的轮廓,糖液就凝固了,边缘还歪歪扭扭。“别急,”虚拟阿竹的声音适时响起,“手腕移动速度要和糖液流动速度一致,你刚才太快了。试着先放慢速度,感受糖液的延展性。”

她按照提示重新来,这次放慢了手腕的动作,看着糖液在石板上慢慢形成流畅的曲线,心里一阵激动。可就在做龙鳞时,又遇到了难题——糖液总是粘在勺子上。“可以在勺子边缘抹一点橄榄油,”虚拟阿竹说,“但要注意用量,太多会影响糖龙的光泽。”林晓星赶紧照做,果然顺利多了。

两个小时的练习结束后,林晓星看着自己手里不算完美但终于成型的糖龙尾巴,眼眶有点发热。她从小就喜欢传统文化,却总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老师而屡屡碰壁。“以前遇到问题只能等老师过来,有时候等轮到自己,早就忘了刚才的疑问。”她对陈默说,“现在有虚拟阿竹随时指导,感觉踏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