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结的番茄炒蛋 作品

第15章 立派

秋分的昆仑山脚,天高云淡,金色的阳光透过层叠的树叶,在地上织就斑驳的光影。快递点外的空地上热闹非凡,丹霞派的弟子正在搭建牌匾,清风观的修士忙着布置香案,连青云门都派了弟子送来贺礼——一块刻着“道法自然”的木匾,虽仍带着几分不情不愿,却终究承认了物流修仙术的地位。

蒯迪元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望着眼前忙碌的众人,心里百感交集。比试结束后的一个月里,昆仑长老会经过三次议事,终于正式下文:允许设立“物流堂”,作为昆仑山脉首个以“流通悟道”为核心的修行分支,虽需接受各派共同监督,却拥有自主收徒、传授心法的权利。

“师父,牌匾做好了!”林风兴奋地跑来,手里捧着块崭新的木匾,红漆底色上,“昆仑物流堂”五个金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边缘还雕刻着灵脉流转的纹路,是他亲手设计的图案。

蒯迪元接过木匾,指尖抚过温润的木质,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微弱灵力——这是用黑风岭的百年灵木制成,丹霞派掌门特意让人雕刻的,木芯里还嵌着小小的聚灵阵,能让牌匾常年散发灵光。他深吸一口气,示意弟子们准备揭牌仪式。

吉时一到,昆仑掌门亲自走上高台,声音透过灵力传遍山谷:“今日,昆仑添新脉,修仙增新途。物流堂以‘流通’为道,以‘因果’为基,虽异于传统,却合于天道。望尔等恪守初心,不负所托!”说完,与蒯迪元一同揭开红布,“昆仑物流堂”五个金字骤然亮起,引得台下修士纷纷鼓掌。

静心庵的师太上前,递过一卷锦缎:“这是老尼为物流堂题写的门规,愿你们守住这份初心。”锦缎上绣着十六个字:“准时为信,签收为诺,因果为证,流通为道”,针脚里还织入了温和的灵力,字字珠玑。

蒯迪元双手接过锦缎,对着师太深深鞠躬:“弟子定当铭记。”他展开锦缎,让所有弟子和围观修士看清上面的字,“从今日起,这十六字便是物流堂的门规!准时送达是我们的信誉,签收确认是我们的承诺,因果闭环是我们的凭证,灵力流通是我们的大道!”

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阿木和几个曾被禁令牵连的弟子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修行之地,不用再偷偷摸摸抄录图谱,不用再害怕被斥为“异端”,可以光明正大地以派送悟道,以流通修行。

揭牌仪式后,各派长老留在物流堂议事。昆仑掌门看着墙上悬挂的“山路悟道图”,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路线和节点:“物流堂虽获认可,但需接受监督,每月需提交修行记录,重大派送任务需报备长老会。”他递过一枚青铜令牌,“持此令牌可调动各派低阶弟子协助派送,但若滥用职权,令牌即刻收回。”

蒯迪元接过令牌,入手沉重,上面刻着昆仑主峰的图案,边缘镶嵌着细小的灵珠,是各派共同认可的信物。“弟子明白,定当遵守规矩,绝不滥用职权。”他郑重承诺,心里清楚这份监督既是约束,也是保护——在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的修仙界,谨慎行事才能走得更远。

青云门的太上长老看着灵堂中央的“流通为道”匾额,脸色依旧严肃,语气却缓和了许多:“老夫承认,物流术确有可取之处,但修行终究以精进为本。若三年后物流堂弟子无人能突破筑基,此堂便需解散。”

“弟子应战。”蒯迪元坦然迎上他的目光,“三年之内,物流堂定能培养出至少三位筑基修士,用实力证明流通之道的价值。”他看向站在台下的林风,少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默默握紧了拳头。

议事结束后,各派修士陆续离开,留下物流堂的弟子们收拾残局。林风指挥着外门弟子将送来的贺礼分类摆放,阿木则小心翼翼地将锦缎门规装裱起来,挂在灵堂最显眼的位置。赵叔端来刚熬好的灵米粥,笑着说:“现在咱们也是正经门派了,以后可得立好规矩,不能让人笑话。”

蒯迪元舀了一碗粥,坐在灵堂的石阶上,望着远处忙碌的弟子们。他们大多是被传统门派忽视的低阶修士,有的资质平平,有的家境贫寒,却都在物流术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修行方式。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他突然明白,物流堂的意义不仅是证明一种修行理念,更是为无数平凡修士打开一扇希望的门。

“师父,您看这些申请入堂的弟子名册。”林风抱着厚厚的本子跑来,上面写满了名字,“才半天就收了五十多份,还有好多修士在门外等着呢!”

蒯迪元翻看名册,发现申请人来自昆仑各大门派,甚至有远在山外的散修。他沉吟片刻:“入堂可以,但必须先学基础派送术,通过考核才能正式入堂。”他指着门规,“告诉他们,物流堂不养懒人,想修行就得踏实送快递,准时、守信、重因果,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