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韭菜面
苏自强的小货车突突驶离,车斗里几个不锈钢大保温桶和一个袋子两姐弟和向蓉一一搬进店里。 向蓉掀开桶盖,豆浆的热气撞上冷空气凝成白瀑,露出底下绸缎般的浆液——这是每天早晨6点现磨的,豆香裹着柴火灶特有的焦糊味。
&34;你家这个豆浆我喝了这么久都没喝腻过。&34;
向蓉笑盈盈的招呼两姐弟先进店坐,不用帮忙,她刚切了几个秋梨放进大炖锅,然后把新鲜的银耳撕碎,再倒进她每天去外面拉回来的山泉水,水流激荡,银耳瓣在炖锅里舒展叶瓣像美丽的白牡丹。
“向姨,你就一个人每天忙的过来吗?”
苏砚秋看着门口已经开始有人排队了,而向蓉的银耳才刚炖上,起码20分钟才能卖。
“可不敢请人,每天就忙不到一小时。”
她火速捆上围裙,对外头的人喊:“要豆浆豆花的可以先来。”
排队的大爷大妈们早摸透规律,最前的一位老大妈直接掏出保温壶:&34;小向,老规矩——无糖豆浆装满,给糖尿病的老头子喝!&34;
队伍后面有人问:“银耳还要多久,我先付钱,免得一会被插队了。”
向蓉朝手里动作不停朝后面说:“好,你在桌子边拿个号,我按号装好,不会出错。”
苏砚秋顺着她的话看过去,餐桌上的一个小盒子里装着1-50的红色号牌。
见人越来越多,苏砚舟和苏砚秋也赶紧帮忙,苏砚秋发现大多数人都是打包带走,甚至自己还带了保温桶或者碗。
十一点不到,最后一勺豆花刮净桶壁。
向蓉擦着灶台感叹:&34;今天有你们帮忙还比往常早收工两钟头走,向姨请你们吃饭去,你们想吃什么?”
“向姨,11点不到你就关门了?下午不卖别的吗?”
苏砚秋觉得有点可惜,虽然是条老街,但是看得出来人流量很大。
“想过卖别的,但是卖过好东西,品质一般的再放进来就有些滥竽充数了,顾客不买账哪怕卖的便宜也不行。”
她把案板擦干净摘下围裙就要去拉卷帘门。
“但是很可惜啊,这里人流量大很大,之前向子涛给我说老街,我还以为位置挺偏,现在看这个口岸还不错啊,做生意的很多。”
苏砚舟也觉得可惜,看着外面琳琅满目好多小吃车,小吃店。
“你说那些啊,那些也是我搬过来他们才陆续来摆摊的,确实越来越热闹了。”
做生意的都知道,要想生意好,不要总想一枝独秀这条街就你一个,而要在百花齐放,这条街都是卖吃的,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而你只要味道好,则能更加火爆,这也是她为啥不将就下午随便卖点别的原因。
“可能是看你生意好,都想着来分一杯羹的。”
苏砚舟看了今早排队的那个阵仗合理怀疑,他们都是先买一碗豆浆,再去别的摊子买些主食。
向蓉锁好门:“确实有些新顾客见排队太久就会去其他店里买。”
“向阿姨,最近我们地里挺多韭菜的,要不明天让我爸给你带20斤,你不怕辛苦的话,上午可以做蒸饺搭配豆浆喝,中午和晚上还可以卖韭菜面。”
苏自强不止一次夸过向蓉每天按时结账,没有一次拖拉,如果对方愿意,苏砚秋不介意再给对方加上两个项目,也是给自己创收,早点把债还了去了一家人的心病。
“韭菜面,哎哟,向阿姨,你都不知道韭菜面有多好吃!”苏砚舟口水都要出来了,这个吃法还是她姐发明的。
“那你快给我说说韭菜面是怎么做的?”向蓉显然很感兴趣,马上又去开门。 “得先准备点细面条,鲜面。”苏砚舟知道,在山上,他们都是自己手擀的,不过城里可以买现成的,品相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