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南州布控
2006年10月20日,上午九点整。云溪县公安局指挥部,电话听筒紧贴着赵刚的耳朵,他另一只手快速在摊开的本子上记录着,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
“确认了吗?17号下午四点发往南州的那班车,确实有一个用‘王强’身份证买票的?”赵刚的声音低沉急促。
电话那头是云溪县长途汽车站的调度主任:“确认了,赵队。售票记录查到了,身份证号是假的,信息根本对不上。座位是最后一排靠窗,票是当天下午三点五十分左右卖的,差点没赶上。”
“司机呢?还能找到当班司机吗?”
“能找到,李师傅今天正好当班。我让他过来跟您说?”
“好,麻烦快一点。”
几分钟后,听筒里换了一个略显沙哑的男声:“喂,警察同志?”
“李师傅,我是县公安局的赵刚。麻烦您仔细回忆一下,10月17号下午,您开四点那班去南州的车,最后一排靠窗那个男的,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李师傅在电话那头咂咂嘴,似乎在努力回想:“最后一排靠窗……哦,有点印象。那人低着头,帽檐压得老低,看不清脸。一路上没啥动静,也不跟人说话。”
“对了,中途在清塘镇休息了十来分钟,让大家下车方便,他没下车买东西,就站在车旁边抽了根烟。”
“然后呢?他上车了吗?”
“没有!”李师傅语气肯定起来,“我记得清楚,因为发车时间到了,我点人数,就差他一个。我还按了两下喇叭,没人应。旁边小卖部老板说,看见那男的往镇里走了,没往回看。”
”我不能再等了,一车人呢,就直接开走了。他还有个灰色布包搁座位上,我交给清塘镇车站调度室了。”
“灰色布包?”赵刚的心猛地一跳,“什么样的布包?”
“就普通的灰色旅行包,半旧不新的,看起来没装多少东西。”
赵刚立刻向旁边的陈默和局长递了个眼神,捂住话筒低声道:“司机说汪正国在清塘镇下车了,还有个灰色布包落在车上,交到清塘镇车站了。”
局长立刻对旁边民警下令:“联系清塘镇派出所,马上找到那个布包!控制起来,不准任何人动!”
陈默走到墙上的区域地图前,手指点出清塘镇的位置:“清塘镇是云溪县最东边的镇,和临市接壤,交通便利,是很多长途车的经停点。汪正国在这里下车,绝不是偶然。”
他转向赵刚:“他肯定料到我们会查到大巴终点站南州,所以提前在半路下车,想换乘其他不登记身份的车辆继续往南州方向走,或者暂时躲藏观望。”
“2006年,这种交界小镇管理相对松散,私营中巴很多,是潜逃的好跳板。”
赵刚放下电话,迅速传达完局长的指令,补充道:“李师傅还说,那人手里拎着个灰色布包下车了,但落了一个在车上。这说明他可能有两个包,或者那个包本身就是个障眼法?”
“不一定。”陈默摇头,“更可能是他下车时匆忙,只拿了一个随身的小包,把装杂物的大包落车上了。这种长途车,旅客有时会把暂时不用的行李放座位上。”
“他做贼心虚,听到喇叭响,可能以为暴露了,仓促逃离,连包都顾不上拿。”
局长拍板:“赵刚,你立刻带一队人,去清塘镇!以汽车站为中心,排查所有私营中巴的司机、售票员,看17号傍晚有没有一个符合汪正国特征的男人坐车去南州方向或者其他地方。”
“同时,清查镇上所有小旅馆、网吧、录像厅、澡堂子,特别是那种不用登记身份证的小店,查17号晚上有没有单独入住的中年男性旅客。汪正国身上现金不多,应该会选最便宜的住处。”“是!”赵刚抓起外套就往外走。
陈默补充道:“重点问一下,有没有人捡到或者看到过一个灰色布包。司机交到调度室的那个包,很可能已经被其他人动过甚至拿走了。小镇车站管理不严,这种事常有。”
三辆警车再次驶出县公安局,直奔东北方向的清塘镇。
清塘镇距县城约五十公里,路况尚可,但沿途多弯道。上午十一点,赵刚带队抵达清塘镇派出所。
派出所只有三名民警和一名辅警,所长是个五十岁左右的老民警,听说县里专案组来查灭门案的凶手,可能潜逃到本镇,顿时紧张起来。
“灰色布包?”老所长听完赵刚的要求,猛地一拍大腿,“哎呀!有这么个包!车站老刘前天是拿过来一个,说是车上落的。我看着也没啥特别的,就让他们先放失物招领处了。”
“快带我们去!”赵刚心头一紧。
所谓失物招领处,就是车站调度室角落的一个旧木箱。里面堆着几把雨伞、一件旧外套、几本破杂志,根本没有灰色布包的影子。
“包呢?”老所长问值班的调度员。
调度员是个年轻小伙,一脸茫然:“啊?那个灰包?昨天早上好像还看见来着……对了,昨天下午搞卫生的张婶好像收拾过东西,是不是她动了?”
张婶是车站雇的临时清洁工。
她被叫来时,手里还拿着扫帚:“那个破包啊?我看扔那儿好几天没人领,昨天下午就打开看了看,里面就几件臭烘烘的旧衣服,还有把锈得要命的柴刀,吓死个人。”
“我觉得不吉利,就……就扔到镇西头那个垃圾池去了。”
“什么时候扔的?具体扔哪个垃圾池了?”赵刚急问。
“就昨天下午四五点吧?镇西头老刘旅馆后面那个大垃圾池,全镇的垃圾都往那儿倒,明天一早环卫站才来拉走。”
“快!带我们去!”赵刚的声音陡然升高。
一行人几乎是小跑着冲到镇西头的垃圾池。那是一个用砖头半围起来的大坑,里面堆满了生活垃圾,散发出阵阵酸臭味。
几个民警和带来的辅警也顾不上脏臭,在张婶指认的大致区域,用带来的铁锹和棍子开始翻找。
时近中午,秋日阳光直射下来,垃圾堆里的气味更加浓烈。几个人翻找了十几分钟,满头大汗,终于,一个辅警用铁锹钩出来一个灰色的、脏兮兮的尼龙旅行包。
“找到了!是不是这个?”
赵刚示意技术民警戴上手套上前。包的外表沾满了菜叶和污渍,拉链半开着。技术民警小心地将包提到旁边一块相对干净的空地上,打开强光手电,缓缓拉开拉链。
包里是几件揉成一团的男性衣物,散发着汗臭和霉味。技术民警用镊子一件件取出:一件灰色的确良衬衫、一条黑色化纤长裤、两条发黄的内裤。
衣物取出后,包底赫然躺着一把用破布缠绕着刀身的柴刀。技术民警小心地拿起柴刀,解开布条,刀身锈迹斑斑,刀刃上有几处明显的缺口,靠近刀柄的锈蚀处,能看到一些暗褐色的斑点。
“赵队,你看!”技术民警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
赵刚凑近,强光手电照射下,那些暗褐色斑点呈现出熟悉的、令人心悸的色泽。他立刻拿出对讲机:“陈教授,局长,清塘镇找到了汪正国落下的灰色布包,里面有一把柴刀,刀上有疑似血迹的残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