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88002538 作品

第385章 番外,何雨欣一 家庭之旅遭遇宰客

暮色沉沉时,何雨欣才结束了一天的会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大楼的落地窗外,北京的霓虹正次第亮起,勾勒出城市坚硬的轮廓。她揉了揉眉心,办公桌上的相框里,小儿子朱洪鹏穿着学士服笑得灿烂,那是上个月毕业典礼的留影。

“局长,这是明天的议程。”秘书轻敲房门,将文件放在桌角,“朱部长的电话转进来了。”

何雨欣接起电话,丈夫朱聿修的声音带着惯常的温和:“雨欣,洪鹏的毕业典礼我们又没赶上,他……没闹情绪吧?”作为文化部部长,朱聿修常年埋首于文化遗产保护与政策制定,夫妻俩的日程表总是被“调研”“会议”“出访”填满。朱洪鹏从小学到大学,家长会、运动会、甚至生日晚餐,都鲜少见到父母同时在场的身影。

“他懂事,说理解。”何雨欣的声音低了些,“但我知道,他心里是盼着的。聿修,我们是不是……太亏欠他了?”

电话那头沉默片刻,朱聿修叹了口气:“等这段时间忙完,我们好好补偿他。”

“不用等了。”何雨欣看着相框里儿子的笑脸,心中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洪鹏刚毕业,正好有时间。我提议,我们全家去丽江自驾游。就我们三个人,抛开工作,好好陪陪他。”

朱聿修有些意外,但很快赞同:“好。只是洪昆那边……他在商务部挂职,恐怕走不开。”

大儿子朱洪昆继承了父母的事业心,早已在部委站稳脚跟,此刻正因一项紧急外贸谈判抽不开身。最终,成行的只有何雨欣、朱聿修和刚脱下学士服的朱洪鹏。

出发前,何雨欣特意叮嘱:“我们这次是家庭旅行,不搞任何公务接待,就按普通游客的方式走。自驾最好,能看看沿途风景,也能亲身体验一下民间旅游的真实情况。”她虽主管广电,但对文旅行业的生态也有所关注,隐约听闻过一些地方旅游市场的混乱,但总觉得那是“个别现象”。

朱洪鹏坐在副驾驶,兴奋地规划着路线,手机里不断跳出丽江的攻略:“妈,爸,我们到了先去束河古镇吧,听说那里比大研古镇人少,更有味道!”看着儿子眼里的光,何雨欣和朱聿修相视一笑,心中的愧疚似乎被这期待的氛围冲淡了些。他们不知道,这场带着弥补之心的旅行,即将揭开一层他们从未想象过的黑幕。

梨江的阳光带着高原特有的炽烈,穿透车窗洒在三人身上。古城青石板路蜿蜒曲折,纳西族的东巴文字在商铺招牌上跳跃,空气中弥漫着烤饵块和鲜花饼的香气。朱洪鹏像只雀跃的小鸟,举着手机四处拍照,何雨欣和朱聿修则放慢脚步,享受着难得的闲暇。

为了方便游玩,他们在古城入口处的一家旅行社报名了“梨江深度纯玩二日游”,宣传单上印着“无购物、无自费、真纯玩”的字样,价格看起来也公道。接待他们的经理西装革履,态度殷勤,反复强调:“我们是正规大社,政府备案的,绝对让你们玩得放心!”

然而,行程开始的第一站,便打破了所有美好的想象。

旅游大巴停在拉市海景区边缘,导游是个操着本地口音的年轻男子,脸上的笑容在下车后瞬间收敛,语气变得强硬:“各位,到拉市海必须体验茶马古道骑马,这是精华项目,每人220元,现在交钱,马上安排!”

何雨欣皱了皱眉:“我们报的是纯玩团,合同里没说有这个自费项目。”

“合同?”导游嗤笑一声,“大姐,来丽江玩,哪有不骑马的?这就是行规!不交钱?行啊,你们自己在这荒郊野岭待着,大巴可不等人,等下我们去下一个景点,你们自己想办法回去!”他身后几个虎背熊腰的汉子抱臂而立,眼神不善。

朱洪鹏气得脸色发白:“你们这是强制消费!我要投诉!”

“投诉?随便!”导游毫不在意,“赶紧交钱,别耽误大家时间!”

何雨欣拿出手机,悄悄打开录音,同时在网上搜索“拉市海骑马价格”。屏幕上立刻跳出大量游客评价:“被导游强制消费220元,实际网上只要68元!”“ same项目,差价三倍,太坑了!”她看着手机屏幕,心一点点沉下去。这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明目张胆的欺诈。

旅游局的纵容:“行业惯例,我们管不了”

强压着怒火,何雨欣拨通了宣传单上印着的丽江市旅游投诉电话。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背景音嘈杂,一个懒洋洋的男声问:“喂,什么事?”

“你好,我们在拉市海遇到导游强制消费,价格比网上贵好几倍,这是明显的价格欺诈和强制交易!”何雨欣尽量保持冷静。

“哦,骑马啊。”对方语气平淡,“这个是这样的,景区里的项目嘛,价格浮动正常。而且导游带团也不容易,总要有点‘服务费’,这都是行业惯例了,我们管不了。”

“行业惯例?强制消费也是惯例?”何雨欣的声音提高了,“你们作为监管部门,怎么能这么说?”

“哎呀,大姐,你别激动。”对方不耐烦起来,“你要是觉得贵,可以不骑嘛。投诉我们也处理不了,就这样吧。”说完,“啪”地挂断了电话。

何雨欣握着手机,手都在发抖。朱聿修脸色铁青:“这就是当地旅游局的态度?”

更让他们震惊的是,几分钟后,何雨欣的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一个本地号码。她接通后,一个粗哑的男声传来:“是刚才投诉的那个游客吧?我是旅行社的负责人。跟你说啊,别瞎折腾,在丽江这地界,我们和旅游局关系好得很,你投诉一百次也没用!识相点就赶紧交钱,不然有你好受的!”电话随即被挂断,带着赤裸裸的威胁。

同车的几位游客也因拒绝消费被导游刁难,有人愤而报警。十几分钟后,一辆警车呼啸而至。何雨欣本以为看到了希望,没想到警察了解情况后,只是简单地对导游说:“小吴,差不多行了,别把事情闹大。”

接着,他转向游客,语气平和却带着敷衍:“各位,既然没产生费用,就算了吧。出门旅游图个开心,别为这点事影响心情。”

“警察同志,他们这是强制消费,涉嫌违法!”一位老年游客忍不住说道。

“我知道,我知道。”警察摆摆手,“我们会批评教育他的。这样吧,旅行社给大家道个歉,这事就算了了,啊?”

导游象征性地说了句“对不起”,警察便示意大家上车,对旅行社和导游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措施。何雨欣敏锐地观察到,警察和导游说话时,态度熟稔,甚至拍了拍对方的肩膀。这绝非偶然,而是长期默许和纵容的结果。

大巴重新启动,车内一片沉默。窗外的丽江依旧风景如画,但何雨欣心中的寒意却越来越重。她看向身旁的朱聿修,他的眼神同样凝重。他们是国家部委的负责人,遭遇如此对待尚且投诉无门,那些普通游客呢?他们的权益又该如何保障?

当晚回到酒店,何雨欣彻夜未眠。拉市海的阳光、导游嚣张的嘴脸、旅游局推诿的话语、警察和稀泥的态度,在她脑海里反复交织。她不是普通的游客,她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局长,是肩负着舆论监督和行业监管职责的官员。如果连她都对这种乱象视而不见,那她手中的权力还有什么意义?

“聿修,”天快亮时,她摇醒身边的丈夫,“我不能就这么算了。”

朱聿修早已醒着,他握住妻子的手:“我明白你的意思。梨江的旅游乱象,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纠纷,而是监管体系的全面失灵。如果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不仅损害游客权益,更会毁掉江的梨旅游招牌,影响整个行业的公信力。”

“不仅如此,”何雨欣的眼神变得锐利,“你没听到那个旅行社负责人说的吗?‘和旅游局关系好得很’。这背后,恐怕不仅仅是监管失职,可能还存在利益输送和权力寻租!”

何雨欣没有通过广电总局的公文渠道层层传递,她知道那样太慢,也可能被地方“截胡”。她直接查找了梨江市市长贾郑经的公开联系方式——,她对他还有一丝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