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番外,何雨燕四 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
任昭宁站在教育局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楼下熙熙攘攘的街道,冬日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身上,却感受不到一丝暖意。34岁的她,已是四九城某区教育局副局长,副处级的职位让许多人羡慕,然而光鲜的外表下,却藏着不为人知的苦涩。
任昭宁推开家门时,墙上的古董挂钟正好敲响十下。客厅里没开灯,只有电视机闪烁的蓝光映在张文远阴沉的脸上。
"又加班?"他没回头,声音里带着刺。
"局里迎接教育部检查,所有人都留到现在。"任昭宁脱下高跟鞋,揉了揉酸痛的脚踝,"你吃过了吗?冰箱里还有我早上做的——"
"不用假惺惺的。"张文远突然把啤酒罐砸在茶几上,"你爸今天给附中王校长打电话了吧?特意嘱咐别给我特殊照顾?"
任昭宁的手指僵在半空。上周附中教师考核,张文远因为教案不合格被降为普通教师,这事居然怪到父亲头上?
"文远,我爸都退休了,怎么可能——"
"装什么装!"他突然站起来,眼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你们任家从来就看不起我!你,你爸,你那个当副省长的哥哥,都觉得我高攀了是不是?"
雨水拍打着军牌奥迪的车窗。任昭宁望着窗外模糊的霓虹,想起十年前那个夏夜。彼时她刚从牛津大学回国,在家族宴会上宣布要和张文远结婚时,父亲任小川手中的茶杯曾微微一颤。
"昭宁,你了解他的家庭吗?"母亲何雨燕当时这样问,手指轻轻敲击着红木椅扶手。
"妈!文远是北师大优秀毕业生,我们同学四年——"
"同学和夫妻是两回事。"父亲打断她,"他父亲酗酒家暴,母亲忍受了一辈子。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骨子里会带着伤痕。"
"昭宁,你了解他的家庭吗?"母亲何雨燕的声音像她腕间的翡翠镯子一样冰凉,"他父亲酗酒,母亲忍受了一辈子家暴。这样的原生家庭会..."
"妈!"任昭宁当时猛地站起来,牛津大学的硕士文凭在她眼中比家族积累三代的政商资源更值得骄傲,"文远是靠自己考上北师大的!他父亲的事跟他有什么关系?"
现在想来,母亲当时欲言又止的神情里,藏着多少过来人的智慧。
年轻气盛的任昭宁听不进这些。她记得自己摔门而出时,母亲最后那句话:"总有一天你会明白,门当户对不只是钱和权的事。"
张文远出身普通家庭,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北师大,毕业后在任家的帮助下进入一家高级中学任教。在外人看来,他是幸运的,能娶到任家的女儿,还获得了一份不错的工作。然而,张文远内心却十分敏感和自卑。他总觉得任家人看自己的眼神里带着轻视,每一次家庭聚会,每一句关心的话语,在他听来都像是嘲讽。
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张文远很少主动与任家人见面。即使是春节这样重要的节日,他也找各种借口推脱。任昭宁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她理解丈夫的敏感,也明白父母的担忧,只能不断地在两边调和。她努力工作,操持家务,希望能让丈夫感受到家的温暖,也想向父母证明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然而,长久的隔阂和误解,让任昭宁和张文远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张文远把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不如意,都归咎于任家。他觉得自己处处受到限制,才华得不到施展,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任家的“施舍”。他变得越来越自私,对任昭宁的付出视而不见,反而经常因为一些小事大发雷霆。
任昭宁一次次地选择迁就,她告诉自己,只要用心经营,婚姻总会好起来的。但她的忍让并没有换来张文远的理解和珍惜,反而让他更加变本加厉。张文远开始对任昭宁冷嘲热讽,言语中充满了刻薄和不屑。他不再关心任昭宁的工作和生活,两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
在巨大的压力下,张文远的心理逐渐扭曲。他开始频繁出入酒吧,在灯红酒绿中寻找慰藉。终于,他出轨了酒吧的一个吧女。
张文远在北师大附中的教师休息室里焦躁地踱步。手机屏幕上显示着酒吧女招待发来的最后通牒:"再不转账我就去找你老婆"。
"张老师,教案检查..."年轻的女教务员话未说完,就被他暴怒的吼声吓退。
"检查检查!就知道检查!"他将一摞作业本扫到地上,"你们是不是都等着看笑话?任家的女婿就这点本事?"
走廊尽头,王校长默默收回目光,在年度考评表上划下一个鲜红的"C"。这个评分,彻底断绝了张文远竞聘教研组长的可能。
手机铃声在凌晨两点十七分响起时,任昭宁正在批改文件。来电显示是朝阳分局。
"任局,您爱人...在扫黄行动中被拘留了。"
警局的荧光灯惨白得刺眼。张文远衬衫领口沾着口红印,见到她第一句话却是:"满意了?让你抓到把柄了?你爸派来盯梢的人呢?怎么不拍个够?"
办案民警递来的笔录上,清清楚楚记录着张文远与吧女的交易金额,以及他醉酒后炫耀的"我岳父是任小川"。
办案民警尴尬地递来文件:"张先生还坚称是您安排人陷害他..."
任昭宁沉默地签完字。走出警局时,张文远突然拽住她手腕:"装什么清高!你们任家女人不都这样?你妈当年——"
"够了!"她终于爆发,却在挣脱时被推得踉跄后退,手臂重重撞在石柱上。
仼公馆的书房里,何雨燕轻轻抚过女儿手臂上的淤青。这个在黑白两道铁腕着称的女人,此刻手指却在微微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