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李旦:耶耶保佑你,免得你: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大唐。
开元二年的春日,空气中已带着几分蓬勃的希望。
这一年,李隆基与王皇后鹣鲽情深,恩爱正浓。
这一年,距离那个名叫杨玉环的女孩降生,还有五年时光。
这一年,未来搅动风云的安禄山、史思明,不过是十一岁的懵懂少年。
这一年,大唐帝国一扫武周后期的沉疴,政清人和,百业复苏,隐隐已现贞观气象,一派欣欣向荣、万物竞发的蓬勃生机。
这一年,那位以“让皇帝”之名流芳后世的李宪,还叫做李成器。
李成器,睿宗李旦的嫡长子,玄宗李隆基的长兄。
未来“让皇帝”的尊号尚远,但“贤王”的美誉早已传遍朝野。
皇位曾触手可及,作为礼法上的第一继承人……尽管大唐更流行玄武门继承法,但按照礼法,李成器确实是名正言顺的继承人。
他最终选择了推位让国,无论真心还是无奈,尘埃落定后,如何在弟弟的皇权下安稳生存,保全自身与家族,成了他最重要的课题。
知进退、懂分寸、会说话、善自污,方能成就一代贤王。
对皇帝保持绝对的恭敬,每次觐见,三跪九叩,一丝不苟。
当皇帝假意推辞:“爱卿与朕为亲兄弟,何必拘束?”
此时,必得肃然回答:“陛下家事即为国事,既是国事岂能徇私礼?今陛下之亲莫过于臣,臣不守尊卑之礼,何以安社稷,何以为天下臣子垂范?”
但凡这个皇帝没有疯,一定喟然叹曰:“卿之言行,虽上古贤王不过如此!”
若皇帝问及某大臣,只赞:““此乃社稷栋梁,陛下圣心独断即可。”
若皇帝懈怠朝政或专宠后宫,则需适时进谏,言辞恳切:“陛下,臣闻年分春秋,月有圆缺,张弛之道,盖为天理,某妃品行端淑,君王爱重,本所应当,然龙体贵重,事关社稷,后宫万方,亦需雨露,臣请陛下龙体为先,而后泽被后宫,此乃万民之福,江山之幸也。”
家事可多言,国事须缄口。
绝不触碰军国重事,那是皇帝的禁脔。
朝堂之上,谨守本分,只带耳朵,不带嘴巴。
真要逼着问你,问急了,就答:“臣自幼愚钝,陛下才能十倍于臣,上皇托陛下以江山。臣附以凤翼,忝为王爵,然军国之事,帷幄之中,实非臣之所长。唯臣一片忠心,敢报之于陛下也!”
当然,太过完美便是威胁。
贤名之下,还需一点无伤大雅的荒唐来中和。
一个王爷时不时犯点错才让人放心。
不过,错又不能太大。
礼制逾矩,皇帝会多心。
贪污、搞钱,皇帝会认为你积蓄力量。
喜好文风,结交士人,皇帝会认为你在拉拢民心。
唯有在个人癖好上“随心所欲”些,才能让人放心。
比如,清朝弘昼的“活出丧”,有事没事就给自己发丧。
当然,李成器没这么夸张。
太平公主的阴影消散,李旦退居太上皇。
兄弟五人中,老三李隆基登基,其余人等噤若寒蝉,远离朝堂。
整日无所事事的李成器,正琢磨着找点既不惹眼又有益的事做,天幕恰在此时降临。
好,那就研究点民用科技吧。
改进纸张、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农具……这些都好。
至于火药、火枪、火炮等物,那是万万不敢碰的雷池!
近来,李成器迷上了豆。
他发现豆子能榨油,虽有些腥气。
榨油后的豆粕能做豆腐或豆饼,虽口感粗粝。
对贵人而言难以下咽,但对百姓,这已是难得的实惠。
一豆多用,省下多少嚼用!
不过,李成器仍在孜孜不倦地研究,如何去除豆油腥味,让它更可口。
他很忙。
同样忙碌的,还有他的弟弟,天子李隆基。
清洗关键位置,换上心腹,稳固权力。
抑制佛教过度膨胀,收回被侵占的土地与税收。
革除高宗、武后以来酷烈政治遗留的沉闷风气,倡导教化,让百姓看到新朝气象。
出兵打契丹,没打过,损兵折将。
突厥趁机打过来,被大唐揍了。
虽事务繁杂,焦头烂额,但李隆基心中充满干劲与希望。
帝国在向好的方向转变,贞观可期!
他甚至憧憬着,自己的“开元”,能否成就一个比肩……乃至远超贞观的盛世?
然后,天幕出现了。
开元确实是盛世……
紧接着,天幕无情的撕碎了李隆基的幻想——废王皇后,夺儿媳,宠信杨玉环,一日杀三子,安史之乱,马嵬坡之变。
亲手缔造,又亲手毁灭!
巨大的反差与耻辱,让李隆基急怒攻心,当场呕血。
他召来大哥李成器,眼神绝望:“大哥,若当初是你继位,是否就不会……”
李成器心中剧震,面上却沉稳,缓缓摇头:“三郎此言差矣,为兄才具平庸,断然开创不了这煌煌盛世。”
“人老昏聩,耽于享乐,汉文、汉宣乃至太宗晚年,亦未能免俗。”他试图安慰李隆基。
“可他们未曾亲手毁了自己的基业啊!”李隆基声音嘶哑,充满了自我厌弃。
他甚至喃喃:“是否朕活得太长了?待这盛世落幕,大哥,你送朕走……”
李成器吓得魂飞魄散,差点以为弟弟得了失心疯,几乎要叫人灌黄金液了。
黄金液,又称金汁……也就是粪水。
幸得太医诊断,只是急火攻心。
李成器不敢怠慢,立刻请来父亲李旦、王皇后,并召集其他兄弟。
一家人围着李隆基,劝慰开解数日,才让他渐渐恢复平静。
然而,一块心病已然种下。
天幕何时能播:女子不孕之解?
众所周知,大唐有个玄武门魔咒。
但众所周不知的是,大唐还有个王皇后魔咒。
李治的原配皇后是王皇后,无子,因厌胜之术、阴谋下毒的罪名被废,武周代唐。
李隆基的原配王皇后,亦是无子,因符厌之罪被废,同年郁郁离世。
前车之鉴,血淋淋摆在眼前!
天幕虽未明言自己与皇后之事,但结局已可推想。
皇后无子、被废、郁郁而终!
此后自己性情大变,铸成大错!
否则自己怎么可能宠信杨玉环,甚至为了得到她,还从儿子手里抢过来?
其他事尚可预防,唯独皇后无子……如何破解?
这成了李隆基心头沉甸甸的巨石,只能将渺茫的希望寄托于天幕。
近来,只要得空,在李隆基处理完政事后,李成器总会约上父亲李旦,陪李隆基一起观看天幕。
今日,见弟弟眉宇间又凝着化不开的愁绪,李成器与父亲交换了个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