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星之谜(第2页)
景心琳对这些职级评定事务并不怎么关心,她觉得自己工作得开心愉快,尽职尽责就可以了,何必还操心什么研究员、工程师这些虚衔呢?
虽然景心琳对负责的工作一直很投入专注,很少出现差错,但就是因为那一次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一幕,让她难得在工作上出现了瑕疵。也就是从那天开始,她命中注定的厄营降临了。这是八月中旬的一个夏夜,正在值夜班的景心琳准备使用观测大厅里的天文望远镜观测天琴座α织女星云。不知怎的,她戴的隐形眼镜突然毫无预兆地再一次出现度数偏差,使她根本看不清望远镜里的东西。无奈之下,景心琳只好换掉了隐形眼镜,拿出镜框眼镜戴上,虽然还是有些模糊,但努力适应了一阵后,终于看清了东西。
就在她凑近望远镜要调整焦距和物镜口径时,突然发觉眼前的望远镜镜面上如同霓虹灯一样跃出一个一个的汉字来,甚至都有标点符号,然后很快消失。
前后过程持续了一分钟左右,这一幕诡异之象让景心琳惊得目瞪口呆。很快她恢复清醒,将看到的所有文字记录在了本子上:
“深邃冥引导海之启明星,吾之悯复得暗行之术。”
这是一句话吗?这句话怎么会从望远镜里显示出来?它是从何而来?又代表了什么意思?
一连串的问题闪过景心琳的脑海,却没有任何思路。
难道这句话只为展示给我一个人看的吗?如果自己将所看到的东西记录在观测日志里,高主任会不会觉得我在胡闹?或者只是因为值夜班困倦所产生的幻觉?
景心琳想得不禁头有些疼痛,摘下眼镜去洗手间用冷水使劲洗了把脸,清醒了很多,可心中的疑惑始终挥之不去。
她草草将一些臆想的数据填入观测日志,算是交了差,然后回到值班室躺在**,直愣愣盯着手里记事本上的那句话,久久无法入眠。
不出所料,这一天的观测日志让高星主任打了回来,自己还被狠批了一通,责令重新观测,重写日志。景心琳毫没辩解,老老实实地接受了处罚,又值了一夜班,并且认真补完了日志。而这一天以后,那些光闪闪的字再没有出现在望远镜中,她的眼镜度数也没有再出现过偏差。
她将这段不可思议的经历和父亲景国宏说了,然后若有所思地喃喃道:“可是……这件事怎么看都像是人为的,好像有意给我留下这段信息,或者说是一道谜题。”
景国宏没有回应景心琳,而是紧盯着记事本上的那句话,一声不吭。
“爸爸,您是不是想到了什么?”景心琳试探着问道。
景国宏皱着眉头回答:“这里面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很多,比如‘深邃冥’、‘启明星’、‘暗行之术’,这让我想起当年在神木当知青的时候……哎,等等……”景国宏似乎猛然发觉了什么,“‘悯’……‘悯’……”
“‘悯’?您知道这个‘悯’字代表什么吗?”景心琳追问道。
景国宏点点头,“它让我想起一个人。你还记得很多年前那个少年科幻作家吗?”
景心琳略加思索,“嗯……您是说盛天悯?”
“对,就是他。曾经在《科幻探索》杂志上大红大紫,年少成名。可惜后来成了伤仲永,大学以后再没有创作出不错的作品,早已泯然众人。”
“哦,我还记得偷偷参加过他的读者见面会,好像是十多年前的事吧,您怎么突然想起他了?”
景国宏有些怅然地放下记事本,从书架上拿下一本《科幻探索》杂志,信手翻了翻,“因为那孩子给我的印象实在太深了,所以当这个‘悯’字很突兀地出现在这里时,就让我自然而然想到了他。今天再看他曾经的作品,比如《零度星界》,说实话,当今的科幻作家里,除了几位大家,实在找不出比他更有才华的同龄人了。”
“那他现在在哪?”
“嗯……之前我听说他毕业后在一家商贸公司当销售员,后来不知什么机缘,去了《科幻地带》杂志社,现在是那的一名普通编辑。”
“《科幻地带》?我记得应该是家不大的杂志社吧?您和那的领导熟吗?”
“我认识他们的主编,叫岳强。那本杂志发行量还不到《科幻探索》的五分之一,的确是家不起眼的三线杂志社。”
“您这里有那本杂志吗?我想看看。”
景国宏翻了翻书柜,找出一本有些旧的杂志,“这里有一本,似乎也仅此一本,这本杂志实在不起眼。”
景心琳接过来,扫了一眼封面,画面是一艘飞船航行在宇宙中,感觉既简陋又土气。随后翻到目录,找到上面署名编辑是盛天悯的栏目,仔细看去,栏目名字叫作“幻想·启明”。
启明?
景心琳登时想起了那句古怪字谜中“启明星”这三个字,难道这个谜题的答案真的和盛天悯有关?
从这天起,景心琳不自觉地开始关注《科幻地带》这本杂志,确切点说,是关注盛天悯。她委托父亲的助理龚鑫去邮局买了最近两年发行的全部《科幻地带》杂志,用业余时间读了个遍。尤其是“幻想·启明”栏目,看得格外认真。
她发现这个栏目中大部分正篇故事都很一般,尤其是署名“唐晨”的作者,写得东西既幼稚又没逻辑,只是文笔马马虎虎。而真正吸引她的是栏目引语和结语的两段话,有相当的深度和浓厚的科幻味道。因为景心琳读过盛天悯的那些成名作,从文笔意境上看,这些明显出自他的手笔。
看样子他似乎又找回了曾经的创作灵气?
景心琳再次将注意力转回到那句谜题上,她向父亲问起“启明星”这个说法在科幻小说中经常代表着什么?
“启明星么……从天文角度来说一般指的是金星,”景国宏合起手上正在翻阅的书回答道,“当然,你作为天文科研人员肯定知道这些,不过我可以再说说关于启明星在文学领域和民间传说上的一些说法。比如在道教中,金星又叫‘太白’,是黑夜最晚消失的一颗星星,它的消失也预示着白昼即将到来。所以从这点上来说,中国传统文学领域经常将金星比喻为希望之星。而在西方,金星的英文是ven,也就是古希腊神话里的爱神维纳斯,在延续希腊神话系的罗马神话里,维纳斯女神还有预知未来的能力。也就是说,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金星都或多或少包含了预言功能。”
景心琳一边听着父亲的讲解,一边翻看《科幻地带》里“幻想·启明”栏目盛天悯的写的那些引语和结语,里面似乎都有对未来预测臆想的成分在里面。
于是乎,景心琳有意将那句谜题和盛天悯的“幻想·启明”栏目结合在一起,足足研究了半年多时间。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结果,但她终于下了决心,必须要当面接触一下盛天悯这个人。
机会很快就来了,正好全国创意产业委员会组织部分创意产业的管理单位、机构、企业召开研讨会,地点在青岛。景国宏作为文化产业处主任彭文昌推荐的委员会常务秘书长,牵头主持此次会议。于是景心琳灵机一动,请求父亲能让《科幻地带》杂志社也来参加,而且最好是盛天悯出席。虽然这个要求有些无厘头,但景国宏也一直关注着盛天悯这些年的工作轨迹,希望有朝一日能把他吸纳进《科幻探索》杂志社。久违多年,也需要有个由头再见他一面,于是便答应了女儿,给岳强打去了电话,特意叮嘱让盛天悯来参加。
景心琳自然能看出父亲因何如此痛快便答应了自己,觉得还是绕开父亲,自己单独和他见面更好。她打定主意,以一名普通投稿作者的身份,用邮寄u盘的方式将自己在业余时间即兴写的一篇短篇科幻小说向“幻想·启明”栏目投了稿,而且还特意设计画了一幅版画,作为解开压缩文件的密码提示,为的就是试探一下盛天悯的想象力是否真的回来了。
就在景心琳计划好了一切,以为很快就能解开谜题的同时,所有这些都让父亲景国宏、玄昆和尚,还有莫望维看在眼里。他们知道,景心琳所做的这些,只是解开《瞰想引录》中横跨一千多年庞大谜题的开始,后面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父女成谜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