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莛 作品

第六章 星之谜

这个冬天,人的生命消逝得格外仓促,却也悄无声息。莫氏集团的董事长莫玉东在高速路上的车祸事故中身亡,他的儿子莫望维则失去了双腿。景国宏、唐之忆等人虽然震惊,但和莫氏父子接触得不多,仅仅表示了哀悼之意。倒是玄昆和尚主动给亡者做了法事,表现得尤为悲伤,或许他从这场意外变故中得到了某种启示,这才是他悲伤的真正缘由。

而姚继飞的死,让景心琳刚刚萌生出的感性之花一下子凋谢成尘。仅仅被悲恸情绪左右了一天之后,她重新回归理性。在母亲将间歇性心脏病发作的自己送到医院抢救过来不久,她将自己偷偷结交男友一个多月,男朋友突然意外身故的事告诉了母亲,同时很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保证以后一定遵从父亲的要求,绝不再对异性动情。

谭元珍很心疼地告诉女儿,无论是自己还是她父亲,绝不会责备她。父亲的这个要求并非完全不许她恋爱,否则便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了,只是还不到时候。父亲母亲可以向女儿保证,她一定会经历一场完满幸福的爱情。

就这样,景心琳重新回到了充实而阳光的单身学生生活,而且还顺利通过了国际门萨俱乐部的入会考核。就好像姚继飞仅仅是一位人生过客,以后无论是别人提及还是偶尔怀念,她都不再对这段仅有一个月的感情经历铭记在心。

不过让她没想到的是,不管是在宿舍还是校园,更多同龄人的出现让她对研究生生活倍感精彩丰富,比如父亲战友彭文昌的女儿彭星彤,和她在成绩上不分伯仲的纪玥,形影不离的闺蜜顾怡,对她一直追求不舍的秦涛,还有就是林越枫的堂妹林依茹。

也就是通过林依茹的室友关系,林越枫隔三差五就会找个借口来学校搭讪景心琳。一开始林依茹还觉得堂兄是痴心不改,但久而久之,她逐渐改了口风,直言林越枫是贼心不死。

在景心琳眼中,对于林越枫、秦涛这些人的追求她早已习以为常,看得很淡然,有时甚至觉得好笑。虽然不厌其烦地告诉他们自己不会接受他们,但这些人仍然我行我素。那么,就随他们去吧,自己视若无睹就好了。

就在研二结束后的暑假,父亲景国宏和她说,老战友高星所在的国家天文台华北观测中心现在正在招收专业对口的应届生,可以先作为实习生工作半年,视情况安排岗位,问她有没有兴趣。

景心琳自小就喜欢仰望夜空中的星辰,学的也是天文相关的专业,自然满口应允。只不过对于高星这个长辈,自己多少有些了解——他比父亲小一岁,嗜烟嗜酒,不太稳重的性格和他的年龄十分不符。

“按照你们年轻人的说法,我可是当年我们知青六人组里的武力担当!”

这是面试时景心琳反客为主提出对高星的质疑后,高星大大咧咧地回答。

“武力担当?”景心琳有些不太礼貌地上下打量面前这个身材消瘦的中年男人,十分不以为然。

“怎么?不相信?”高星嘿嘿一笑,“别看不起人,我当年一个人和他们四五个造反派打架都不放在眼里,虽然最后还是被打趴下吧……”

景心琳被逗得“噗嗤”一声笑,没想到这位未来的领导原来这么有意思。

高星接着说道:“最后还是胡家兄弟出头,才让我免遭一顿胖揍。好啦,好汉不提当年勇,咱们言归正传吧……”

随后,便是专业问答时间,气氛从刚刚的无拘无束一下子变得严肃起来。高星和景心琳一个连珠炮似地发问,一个对答如流毫不怯场。这场非官方性质的面试十分顺畅,景心琳对天体物理方面的专业问题根本不在话下,而且在天文理论上还融入自己逻辑学方面的独特见解。

不用多说,高星对这个老战友的女儿非常满意,当即拍板决定把景心琳招入观测中心,而且实习期可以破例压缩到两个月。

“可是……高叔叔,难道应届生找工作不是双向意愿吗?”

高星顿时一愣,“哦?这么说你并没决定来我这里?国家天文台啊,直属于自然科学院。你要是来这里,基本可以享受国家认可的科学家待遇了。你这么年纪轻轻的科学家,恐怕在咱们国家也没几个吧?”

景心琳哈哈大笑,“高叔叔,您就别给我戴高帽了,还科学家?我这样年纪的女生要是有谁大庭广众被叫声‘科学家’,不是拿我取笑就是那人脑子有问题,”

“哎?你还别有偏见,你知道吗?德国物理学家泡利,提出著名的不相容原理,当时人家才25岁;门捷列夫22岁就是圣彼得堡大学的副教授了,刚34岁就发现了元素周期律;还有居里夫人……”

“得得得,您就别拿我和一堆名人相提并论了,我可受不起。”景心琳赶紧打断了高星的话,“说来说去您不就是想让我来您这里工作吗?可我也得有点自主选择权吧,这点权利您还是得留给我的。嗯……我答应您,实习期间我会努力工作,充分表现出我该有的能力,不过到时候如果我没有最终选择留下,您也别怪我,更不要拿长辈的辈分压我。可以不?”

“你这话说的,毕竟我和老景是一起吃过苦受过罪,从那个年代摸爬滚打过来的,他的宝贝女儿我怎能强迫?”

说着,高星似乎有些坐不住了,不自觉地胡乱在身上摸着什么。景心琳看得出来,他是烟瘾犯了,随即顺坡下驴,起身告辞。高星乐得赶紧结束,便陪着景心琳出了办公室。

“行了,高叔叔,您就别送了。”景心琳走出天文台大门对高星说道。

这时高星才从裤兜里摸出一盒香烟,拽出一根放进嘴里,“得了,如果没问题,下周一就来吧。”说着,他打着打火机点燃香烟。

景心琳向高星摆摆手,“行,那以后还请您多关照了。最后还是得提醒您,抽烟总归不是好事,最好戒掉吧,对身体不好,还容易让脑子发木。”

高星干瘪地一笑,指了指手里这支烟,意思是只抽这一根。

接下来的将近一年时间,对于景心琳来说是一段人生中从未有过的经历,恐怕以后也不会再有。她一边忙于研究生的学业,一边又顾及着天文台的实习工作。在实习期刚满一个月时,父亲景国宏问起她亦学亦工的感受,按景心琳的话说,自己就如同变成一只两栖动物,一会儿栖息在陆地,一会儿又在水中徜徉,这种感觉让她感觉前所未有地新奇和有趣。

“只要你不觉得吃力,或者不适应就好。”景国宏对女儿说道。

“吃力倒没有,也不存在不适应,每天把观测记录录入电脑,帮忙清洁调试观测仪器等等,做这些事还不算多吃力。只是有一个小问题,自从在那里上班以后,不知为什么我的眼镜——无论是镜片还是隐形,总感觉偏离了些许测量好的度数,可明明在上班前都是好好的。”

景国宏听女儿这么说,也有些纳闷,“是不是你心理上的作用?到了一个新环境,对比较敏感的眼睛视力,可能会出现一些偏差?”

景心琳眨眨眼,实在想不出个所以然,也只能暂时认同了父亲的解释,“可能您说得对,也许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恢复正常吧。”

果然没多久,景心琳不再感觉自己的眼镜度数有偏差了。

在这个小插曲后,一晃两个月的实习期很快就过去了。不出意外,景心琳最终决定留在天文台观测中心,成为一名观测助理,工作是辅助观测员完成天文观测任务,汇总观测数据,整理观测日志,校对研究报告。与此同时,学校那边的研究生毕业论文也在导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并通过了答辩,学校提前给她颁发了硕士学位证书。

就在24岁那年,景心琳正式结束了学生生涯,成了国家天文台华北观测中心的科研人员。一开始的工作虽然琐碎,但能接触到在学校完全接触不到的东西,这也使景心琳一直保持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每天的工作中。

随着工作能力不断被认可,只一年的时间景心琳的职级便从最初的观测助理升到了观测员,直接归研究室主任高星领导。随后,她又参与了月球星体勘测、小行星带观测等一些国家重要科研任务,而且出色地完成了所负责的工作,让中心领导和高星主任都相当满意。在进入观测中心的第三年,景心琳破格升到了副研究员的职级,成为华北中心最年轻的天文研究员。高星还鼓励她不要骄傲,再好好干几年,升任国家天文台的工程师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