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假圣旨事件:有人伪造翠妃 “禁辣令”
碎玉轩的辣椒架刚挂上“秋季丰收”的红绸,就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踩得簌簌掉籽。小禄子抱着卷明黄绸缎,脸白得像被霜打了的辣椒叶,跨过门槛时差点被自己的鞋绊倒:“娘娘!不好了!宫里传下圣旨,说……说要禁辣!”苏晓晓正蹲在鸡窝前,给芦花鸡的金牌抛光,闻言手里的布巾“啪嗒”掉在地上。她抬头看了眼那卷绸缎,明黄的底色在阳光下晃眼,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真正的圣旨哪会由个小太监跑腿,还裹得像偷来的糖糕?
“慌什么。”苏晓晓捡起布巾,慢悠悠地擦了擦手,“展开来看看。”
小禄子哆嗦着展开绸缎,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墨迹还透着股廉价的松烟味,哪里有皇帝御笔的风骨?内容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翠妃苏晓晓,滥用辣椒,蛊惑宫闱,即日起禁绝后宫一切辛辣之物,违者杖责三十。钦此。”
“噗嗤——”春喜刚端来的凉茶差点泼在绸缎上,“这字比娘娘您写的还丑!陛下昨天还夸您的辣椒税账本‘字丑理不丑’,怎么可能突然禁辣?”
苏晓晓没笑,指尖划过“钦此”二字,那里的朱砂印歪得像只被踩扁的蟑螂——真正的玉玺印方正厚重,绝不会这么潦草。她突然想起昨天林婉儿说的,礼部尚书府的小厮最近总在印务房附近晃悠,手里还拿着块刻坏的木头章。
“假的。”苏晓晓把绸缎往桌上一扔,声音冷得像冰,“有人想借圣旨搞事,让我的改革自乱阵脚。”
可这假圣旨的传播速度,比御膳房的辣椒油还快。半个时辰不到,后宫就炸了锅。
御膳房的王师傅提着刚炼好的牛油,站在灶台前直转圈,手里的锅铲敲得铁锅叮当响:“禁辣?那咱这满库房的辣椒怎么办?难道全扔了喂猪?”厨子们围在旁边,有人急得直抹眼泪,说家里的孩子还等着“辣椒补贴”买药。
敬事房的刘嬷嬷拄着拐杖,在各宫门口敲得震天响,嘴里念叨着“天意难违”,眼睛却瞟着碎玉轩的方向,嘴角撇得能挂油壶:“我早说过,折腾辣椒没好下场!这下好了,圣旨都下来了,看翠妃还怎么蹦跶!”
连弘昼小魔王都抱着他的“辣椒炸弹”跑来碎玉轩,脸涨得像颗红辣椒:“翠妃姐姐!这肯定是礼部那老狐狸干的!我去把他的胡子揪下来,塞进辣椒坛里腌着!”
苏晓晓按住他的肩膀,指了指假圣旨上的“杖责三十”:“你看这处罚,轻不轻?重不重?真正的圣旨要么罚得狠,要么直接废了我,哪会这么不上不下?这是故意让大家觉得‘陛下虽不满,但还留着情面’,好让反对者趁机起哄,支持者动摇。”
芦花鸡突然“咯咯”叫着,用爪子扒拉绸缎的边角,那里沾着点深褐色的粉末。苏晓晓捻起一点闻了闻,眉头瞬间皱起——是礼部尚书最爱用的“凝神香”粉末,上次在辣椒基地的投毒现场也见过这味。
“线索送上门了。”苏晓晓把粉末往油纸包里一收,“小禄子,去告诉各宫,就说本宫怀疑圣旨有假,已奏请陛下查验,在结果出来前,辣椒照用,税照收。”
“那要是有人不依呢?”小禄子怯生生地问。
“让他们来找我。”苏晓晓抓起根辣条叼在嘴里,辣得直吸气,“我倒要看看,谁敢拿着假圣旨动我的辣椒!”
果然,没过多久,礼部尚书就带着一群老嬷嬷堵在了碎玉轩门口。他穿着件浆得发硬的官服,手里举着那卷假圣旨,活像举着块烫手的烙铁:“翠妃!你敢抗旨?这可是陛下的旨意,难道你想谋逆不成?”
刘嬷嬷在旁边煽风点火,拐杖往地上戳得咚咚响:“就是!老奴已经让人把御膳房的辣椒全搜出来了,堆在宫门口,就等娘娘一句‘烧了’!”
苏晓晓抱着芦花鸡,慢悠悠地走到门口,绿裙摆在地上扫过,带起一阵辣椒香:“尚书大人别急着喊‘谋逆’。这圣旨上的玉玺印,边角缺了块小角,陛下的真玉玺上周磕了个豁口,位置在右上角,您这印的缺口在左下角——要不要现在去养心殿对对?”
礼部尚书的脸“唰”地白了,举着圣旨的手开始发抖。他昨天让小厮仿刻玉玺时,急着赶工,哪注意到这种细节?
“还有这字迹,”苏晓晓凑近闻了闻,“用的是城南‘李记笔墨铺’的劣等墨,陛下只用内务府特供的松烟墨,墨香里带着点檀香味——大人要是不信,我让人去您府里搜搜,说不定能找出同款墨锭?”
周围的小太监们憋笑憋得肩膀直抖。刘嬷嬷还想嘴硬,被芦花鸡狠狠啄了下拐杖头,吓得她尖叫着躲到礼部尚书身后,差点把假圣旨撞掉。
“你、你血口喷人!”礼部尚书强撑着喊道,“就算印是假的,字迹不对,那禁辣也是民心所向!你看看后宫,多少人被辣椒折腾得不得安宁!”
“民心所向?”苏晓晓突然提高声音,对着宫墙外喊,“御膳房的厨子们,你们想让辣椒被禁吗?”墙那头传来震耳欲聋的吼声:“不想!”紧接着是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像是在举“厨具”抗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