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史上第一个装监控的皇帝!古人懵了!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第2页)
“李善长赶紧进宫,要求朱元璋赦免丁斌。”
“朱元璋当即表示你在教我做事?把丁斌关进大牢,给我狠狠地打,让他吐出点关于李善长的东西来。”
“很快,丁斌供出了李善长与胡惟庸谋反的事件,说胡惟庸暗地里派人劝说李善长,李善长回复自己老了,等他死了以后你们好自为之。”
“朱元璋这下彻底怒了,你还真有黑料啊,知道谋反不报告是吧,我看你是想当同马是吧:”
“62岁的朱元璋将77岁的李善长连同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口全部斩首。”
——“你们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警句名言收藏了[储存]”——“汤和:举报完美完成,这波我是卧底”
一—“朱元璋这个月的反腐kpi又超标了[狗头]”
——“李善长:我就想盖个房子而已啊!这也能出事?”——“功臣待遇,说没就没,好家伙[吓傻]”
——“丁斌:舅舅对不起,我实在扛不住了”
大唐位面
“八成的税收都敢贪?”唐太宗李二咬牙切齿
“朕当年平定天下时,都舍不得多花一粒粮食。”魏征正色道。
“陛下,这郭桓胆大包天,朝中上下意无一人发觉。”“不是无人发觉,是都在其中捞好处。”
李二眼中寒光闪烁。
“看看他们多会装,以为人多就能保命。”房玄龄不由得叹息。
“李善长这个结局也太惨烈了,七十七岁的老臣,竟落得全族被诛。”
李二冷冷一笑。
“魏征你说,如果长孙无忌借三百卫士,你会怎么看?”
魏征沉思片刻。
“确实可疑。功臣已老,不思报国,反而结党营私。”“朱元璋这一手够狠。”
李二摩挲着椅子扶手
“三万多人,比当年朕杀的还要多。不过这些人,死得不冤。”房玄龄小心道。
“陛下当年诛杀的,都是为太平着想。”
“朕杀的是为了天下,朱元璋杀的是为了江山。李二忽然大笑。
“不过这些贪官,真是给他送了个好理由。“陛下仁德,从不轻易杀功臣。”
“朕不杀功臣,是因为朕有魏征你们这些直臣。李二意味深长。
“朱元璋杀功臣,是因为他的臣子太会装了。“你看汤和多精明,送人头还要先请功。”
“真是个可怕的时代。”房玄龄轻声感慨。李二摇了摇头。
“这些人自己选的路。贪污朝廷八成税收,这是要逼得百姓去死“朱元璋这刀,挥得漂亮。”
大宋位面。范仲淹神色凝重
“陛下,这郭桓一案,牵连太广。朝廷六部竟无一处干净。”“难怪朱元璋要大开杀戒。
赵祯站起身来。
“朕用包拯查贪墨,已经算是严厉了。现在看来,还是太轻了。富弼低声道。
“李善长的案子也令人心惊。一个借卫士的小事,竟害得全族覆灭。赵祯放下茶杯。
“功臣借兵,这可不是小事。”
“朕想起吕夷简在朝时,多少人为他请托。若是让他们看看这个下场·.·”范仲淹正色道。
“臣以为,朱元璋用刑太重。治国之道,当以教化为先。”
“范卿,你可记得当年在渣渊之盟后,多少官员侵吞军饷?”
“朕念在他们为国效力,网开一面。现在看来,这反倒害了他们。”富弼斟酌着开口。
“陛下仁德,才有今日太平赵祯长叹一声。
“朱元璋杀得这般痛快,想必他的朝堂比朕的更太平。”
“你们看那些官员,多会装模作样。以为人多就能保命,真是可笑。”范仲淹犹豫道。
“陛下,臣以为重用谏官,才是长久之计。”赵祯望着天幕。
“你看那余敏、丁延举告发郭桓,这才是真正的谏官。”
“不畏权贵,不怕株连。朕的谏官们,大多都是为了名声。富弼轻声道:“朱元璋这般杀戮,终究会寒了人心。”“寒了贪官的心,才能暖了百姓的心。”
赵祯目光深邃。
“两千万石粮食啊,够多少百姓活命。”
“朕突然明白,为什么朱元璋能从草莽起家了。”
古人们看着天幕上的景象。
不禁咋舌感叹。
“这下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派了两个御史来揭发。”
“可不是,这些当官的也太能贪了,真当百姓的血汗钱是大风刮来的。”
大家议论时都带着几分幸灾乐祸。
毕竟平日里受够了官府的气。
如今看到这些大人物纷纷落马。
心里说不出的痛快。
百姓们虽然害怕朝廷的手段。
但对这些贪官污吏的下场却拍手称快。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下可好,全家都要跟着倒霉。”
虽然朝廷手段狠辣。
但这些人的下场。
也是自作自受。
“这下可真是大快人心啊。”
“谁说不是呢,老天爷总算睁眼了。”
“而一年后,令群臣更加恐惧的事情发生了,年仅37岁的太子朱标患病去世。”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朱元璋立了朱标十五岁的儿子朱允炕为皇储,然后他就必须将朱允汶登基后的隐患全部去除。”
“首当其冲的就是蓝玉,这个继徐达、常遇春之后,明初最能打的将军。”
“想搞蓝玉可太简单了,因为这小子除了能打仗之外,也是真能搞事。”
“先是捕鱼儿海之战后,蓝玉不知道怎么想的,他给俘虏的北元王妃给强奸了。”
“然后没当回事的蓝玉率大军反回喜峰关时,因为收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蓝玉居然直接命令全军攻城,纵兵毁关。”
“老朱想自己还没咽气呢你就敢这么作,我这大孙儿怕是降不住你啦。”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立刻将蓝玉拿下,随后抄家、斩首、灭三族。”
“之后朱元璋又找借口杀掉了两个超能打的武将,傅友德和冯胜。”
“从洪武十三年到洪武二十八年,一切该杀的不该杀的都被朱元璋杀完了,这场血的盛宴该撂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