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古人看明初四大案:古代职场暗斗,赢家通吃输家全输
大宋位面。
“天下才刚平定,就开始杀功臣?”赵匡胤指着天幕。
“这朱元璋未免太过心急。”赵普顿了顿。
“陛下,这刘伯温确实权势太重。”“权势太重又如何?”
赵匡胤皱眉。
“开国之初,正是用人之时。”
“你看他把朝中能臣都除尽,将来谁替他治理天下?”张延昭轻声道。
“陛下,这朱元璋怕是觉得,天下已定,不需要这些功臣了。”“糊涂!”
赵匡胤站起身来。
“朕现在就担心潘美、王全斌他们心生疑虑。”
“这些将领都是拼死效力的功臣,若是寒了他们的心,如何能安定四方?”赵普斟酌着开口。
“陛下仁德,但也要防着这些人拥兵自重啊。”“朕自有安排。”
赵匡胤冷笑一声。
“既要防备,也要给他们出路。这朱元璋倒好,直接把人往死路上逼。”张延昭道。
“陛下英明。这等手段,只怕会让天下人寒心。”
“联倒要看看,他这般杀戮功臣之后,如何收拾这烂摊子。”赵匡胤负手而立。
“治国之道,既要用权谋,更要讲仁义。”“若是人人自危,将来哪个肯为他卖命?”赵普点头。
“陛下说得是。朱元璋虽然打下了江山,但这般作为,只怕留下的都是些唯唯诺诺之辈。“朕倒要看看,他如何处置其他功臣。”
赵匡胤盯着天幕。
“若是这般下去,怕是这天下未必能太平。”东汉位面。
“功臣就该这般处置?”曹操观看着天幕。
“这朱元璋倒真敢下手。”荀彧垂目思索。
“丞相,这般铁血手段,倒是跟商鞅有几分相似。”“商鞅?”
曹操不认可的摇了摇头。
“商鞅变法是为了强秦,朱元璋杀功臣,不过是为了巩固权位罢了。”“他这哪是治国之道,分明是结党营私。”
郭嘉把玩着手中酒盏。
“以刘伯温之智,竟也躲不过这一劫。”“智谋再高,也敌不过皇权。”
曹操停顿片刻。
“朱元璋深谙帝王之术,先拿一个开刀,震慑其他人。”“依我看,这胡惟庸也活不长。”
荀彧低声道
“丞相向来礼贤下士,岂会做这等事。”曹操大笑起来。
“文若啊,我用人取其才干,他杀人为了天下独尊。”
“朱元璋是想让群臣噤若寒蝉,一个个都成了他的傀儡。”郭嘉放下酒盏。
“丞相,这般看来,倒是应了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奉孝此言差矣。”
曹操正色。
“我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他这是明知臣子有功,却因功生忌。”
“若是天下能人都被他杀绝,将来谁来为他江山效力?”荀彧沉思片刻。
“丞相爱才,即便是背叛之人,也留他们一命。”“这朱元璋倒好,连开国功臣都不放过。”
“这便是我与他的区别。”曹操望着天幕。
“他要的是绝对服从,我要的人尽其才。”“你们说,这天下将来会是什么光景?”
长安茶肆中人声鼎沸。
“咱们大唐的宰相,干完了不都好好告老还乡吗?”
“就是就是,哪像这般凄惨。”
正所谓兴亡百态。
世事难料。
古人们看着天幕上的画面。感慨命运无常。
虽说如今朝中也有党争:但至少不会闹到这般地步。
御史们弹劾大臣。顶多是丢官罢职。哪会要人性命。
“听说咱们这些年贬官的,都在岭南过得挺滋润。”“可不是,还能写写诗词,逍遥自在。”
这世道轮转。
还是大唐的官场来得开明。大家庆幸自己只是普通百姓。虽说日子过得清贫。
但至少不用担心这些尔虞我诈。能在长安城里喝口茶水。
看看街头的杂耍。便已是极好的生活。大汉位面。
“朱元璋倒是跟朕有几分相似。”“不过他这手段,未免太过赤裸。”汉武帝望着天幕上的画面。
霍去病斟了一杯酒。
“陛下虽然雷厉风行,但从不曾对功臣下此毒手。”“这胡惟庸给刘伯温下毒,分明是得了暗示。”
汉武帝摇头。
“朕虽也杀过大臣,但那是因为他们确有谋反之心。”“朱元璋倒好,直接把功臣作眼中钉。”
卫青沉思片刻。
“陛下用人向来明朗,即便有罪,也是经过朝堂公议。”“这便是差距,朱元璋这是把朝廷当成了自家后院。”汉武帝饮下一口酒。
“朕虽然严厉,但至少让臣子们明白是非对错。他这般做派,只会让人寒心。”霍去病放下酒杯。
“陛下说得是。刘伯温为他打下江山,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可叹。”“年轻人不懂。”
汉武帝转向霍去病。
“联治理天下,虽然严苛,但不会轻易杀功臣。”“你看江充那案子,朕还不是查明真相才处置。”“朱元璋却是连查都不查,直接让人下毒。”
卫青轻声道。
“陛下爱惜人才,即便是桑弘羊犯了错,也只是削官罢了。”“这才是为君之道。”
汉武帝注视着天幕。
“朱元璋这般做,只怕是要把功臣都变成奴才。”
“朕治国虽严,但求的是天下大治,他却是为了一己之私。”霍去病忽然问道。
“陛下觉得这胡惟庸将来会如何?”“他?”
汉武帝冷笑一声。
“给别人下毒的人,自己也逃不过这样的结局。”
“朱元璋既然敢用他害人,日后必然也会同样对付他。”
“刘伯温去世后,胡惟庸气势更盛,想要的也更多,各种贪污受贿,排挤跟他有矛盾的大臣。”
“最胆大妄为的是,他私自截留官员们的奏疏,不经过朱元璋的批准,升降官员职位,处决犯人。”
“而权力欲望极大的朱元璋为什么会容忍胡惟庸肆意妄为,因为他想灭掉的是胡惟庸身后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
“重八哥不允许大明朝存在一个这么牛逼的职位。”
“洪武十二年九月二十五,占城国来给大明进贡,胡惟庸等人没跟朱元璋报告。”“结果被一个宦官撞破,忍无可忍的朱元璋决定动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