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秘密丶 作品

第149章 千古逆袭第一人!古人看朱元璋奋斗史!从农民到和尚!(第2页)

刘邦捋着胡须。

“这元朝也是欺人太甚,那些横征暴敛的手段,不就是当年秦朝的老路子吗?”

萧何接话道。

“可不是么。我们当年造反,好歹还有个项梁、项羽打头阵。这和尚是真的白手起家啊。

“看这架势,这和尚后面的故事怕是更有意思。”

萧何说罢望向天幕。

大明位面。

“父皇年少时竟是这般境遇。”

朱棣看着天幕上的画面。

眉头微皱。

身为朱元璋的第四子。

他从小锦衣玉食。

还真未曾听父皇说过这些早年的困苦。

“陛下,老皇爷当年的确吃尽了苦头。那会儿谁能想到,一个四处化缘的和尚,日后能创下这偌大的江山。”

姚广孝整了整僧衣。

<!---->

“你这老和尚倒是跟父皇有几分相似,都是从寺庙里出来的。不过他是被逼无奈,你倒是甘愿剃度。”

“老臣不敢跟老皇爷相比。老皇爷十七岁就敢独自闯荡,这份胆识气魄,便是后来打天下时也少有人及。”

“这倒是真的。父皇常说天下是打出来的,原来这打天下的本事,还是在要饭的时候练出来的。”

朱棣瞥了一眼身边的谋臣。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元朝这般欺压百姓,难怪会亡国。”

“陛下,您觉得老皇爷当年看到那个一只眼的石像,会作何感想?”

“八成是在笑这些元朝人愚蠢。黄河决口不修,就知道搜刮民脂民膏。”

朱棣站起身来。

“父皇常说,治国之道,首在安民。元朝人连这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

“老皇爷正是从这民间疾苦中走出来的,所以他最懂得体恤百姓。”姚广孝轻声说道。

“先祖能从一个和尚做到九五之尊,这里面的艰辛,怕是我们这些子孙都想象不到。”

朱棣望着天幕出神。

仿佛要从中寻找出父亲年轻时的影子。

这一刻。

他似乎更理解了为何父亲总是那般严厉。

为何要定下那些严苛的家法。

大唐位面。

“黄河决口不修,却只知横征暴敛,这元主当真是得了失心疯。”

李二捏着茶杯。

看着天幕中元朝的乱象。

“陛下所言极是,不过这朱重八也不是寻常人物。”

魏征饮了口茶。

“元朝这般欺压百姓,怕是比当年隋炀帝还要不堪。那石像的预言,倒像是天意。”

“确实如此。这等人物,能从最底层爬上来,想必比那些养尊处优的贵族更懂得治国之道。”

“朕当年起兵,也是为了天下苍生。这和尚能在受尽苦难后还有胆量反抗,倒是个不同寻常的人物。”

李二对此多了一丝兴趣

仿佛看到了当年在太原起兵时的自己。

“那陛下觉得,这朱重八日后能成就一番什么样的基业?”魏征问道。

“这倒难说。不过能在那种境地下还不失志气的人,日后必然不会甘于平凡。”古人看着天幕上的景象

不由感慨世事变迁。

前朝的覆灭仿佛就在眼前。却又恍如隔世。

一个穷苦和尚。

愣是能在乱世中杀出一条血路。这元朝也是作死。

把老百姓逼到这个份上。不造反才怪。别说什么石像预言。

就是地上随便捡块石头。

大伙儿也能给它编出个预言来。但凡经历过乱世的人。

都知道这其中的艰难。可要是能熬出头。

那可就真是一步登天了。大家越说越来劲。

连带着对眼前的日子也多了几分感慨。这世道说变就变。

谁又能想到下一个天命之人会是谁呢?兴许正在哪个破庙里化缘呢。

“公元1351年,韩山童、刘福通打着白莲教的名义,头裹红巾大喊明王出世(了王的,普度众生,第一个扛起了造反大旗。”

“几个月内各地纷纷响应,这时的朱重八已经回到了寺里,又开始了每天的撞钟打杂。”“造反可是个掉脑袋的事,咱老朱可不想干这个。”

“结果没过几天,老朋友汤和的一封信让朱重八不干也得干了,汤和在信中热烈邀请重加入他们伟大的造反事业,共同富贵。”

“朱重八看完之后,赶紧把信烧掉了,结果有好心眼的师兄跟他说寺里有人知道他收到起义军信件,要去举报他,于是重八只能下山了。”

“万万没想到,准备造反的朱重八没有被大元一刀剁了,反而马上就要死在红巾军手里了

“他一路跋涉走到了起义军占领的濠州城,结果被怀疑是间谍,绑住就要宰,幸好被首领郭子兴拦住。”

“郭子兴和他聊了两句,见其仪表不俗,就收下做了自己的亲卫,表现优秀的朱重八很快就被升为九夫长。”

“也就是在这时,朱重八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朱元璋。”

“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他要成为诛灭元朝的一把利器,他已经想明白父母兄长是被谁饿死的,早晚要跟大元朝算这笔账。”

一—“老朱不想造反,但是造反非找他不可”

——“汤和:老铁,来造反,稳赚不赔”

——“新的名字,新的人生”

——“寺里卧底也太多了,这是什么特务寺庙”

——“差点成为史上最短命起义军成员”

——“改个名字都这么硬核,一看就是要干大事”

——“这就是传说中的被迫创业吗?”

——“古代版本的面试:聊两句就觉得你很不错”

唐末位面。

黄巢一边撕咬着羊腿。

一边看着天幕上的景象。

“这和尚倒是个妙人,被逼着造反,还能混到九夫长。”

“大王,您当年可是直接就带人杀向长安的。”

林言站在一旁。“那不一样。老子是饿怒了,直接提刀就上。这和尚倒好,还想着安安稳稳当和尚。”

黄巢扔掉手中的羊骨头。“不过郭子兴倒是个识人之主,两句话就看出这和尚不简单。”

“白莲教打着明王出世的旗号,倒是比我们当年喊‘杀尽富人王侯家’要来得体面。”

“体面有什么用?还不是得靠刀子说话。”黄巢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