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古人看倭国奇葩政治,分层统治,层层架空:套娃界的天花板(第2页)
“更离谱的是没有武士会听天皇的命令,因为受到幕府管制,没有百姓会听天皇的号召,因为管理他们的是幕府将军。”
“比起将军,天皇离他们太远了,孰轻孰重还是能分清的。”
“所以无论哪个朝代的贵族都会选择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天皇,成为天皇的岳父,然后再理所当然控制皇权。”
“不过这种嫁女儿的方法也从一定程度减少了皇室内部婚配的频率,每次出现权力更迭,天皇都会有一个新岳父。”
“一直到明治维新时期,明治天皇终于掌握了樱花国的大权,结果刚传两代就出现一个天皇之皇,一个太上皇,于是天皇又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
——“权臣:我的义大利炮已经瞄准了天皇···的岳父位置”
——“这个‘天皇御谋反笑死我了,什么叫自己造自己的反啊233”
——“镰仓时代:套娃界的天花板,熊国看了都说好”
一—“这简直是最强打工皇帝,上面有老板nbsp; “秦爱卿,这倭国可真是有趣。他们的天皇,竟比朕这个南迁天子还要窘迫。”赵构摇着羽扇。
眼中带着几分玩味。
“陛下莫要妄自菲薄。我大宋虽暂居临安,但陛下终究掌握着朝廷大权。哪像那国天皇,空有其位。”
秦桧正襟危坐道。
“联倒觉得他们那个‘天皇御谋反十分有趣。一国之君竟要靠造反来表达诉求,这般荒谬之事,也只有倭国才有。”
赵构起身踱步。
“不过他们那个幕府制度··”“陛下是在想岳飞?”
“秦爱卿果然明白朕的心思。朕在想,若是岳飞北伐成功,他会不会也像那幕府将军一样?
赵构停下脚步。凝视着殿外的雨景。
“陛下多虑了。岳飞已经伏法,如今朝野上下,无人不以陛下马首是瞻。”
“话虽如此,但联看那倭国,权臣外戚,一个个都想坐到天皇头上。他们那种层层架空的把戏,倒让朕想起了金人逼迫二圣北狩的时候。”
“陛下,至少我们现在还能主导朝政。您看他们的天皇,连个像样的军队都没有。”
“这倒也是。不过明治天皇倒是厉害,竟能夺回大权。可惜好景不长,又回到了老样子。赵构摇头轻叹。
殿外的雨势渐大。
滴答声敲打着临安行宫的琉璃瓦。赵构望着雨幕。
不知在想些什么。
秦桧适时地退了出去。留下赵构一人。
静静地看着窗外连绵不绝的江南烟雨。
大清位面。
“倭国天皇当真有趣,虚有其名,实无其权。”乾隆放下手中的茶盏。
“朕统领八旗,掌控天下,他们却连个像样的军队都没有。”
“皇上英明。他们那个幕府制度,说到底不过是僭越逆贼,哪比得上我大清的体统。”和珅揣摩着圣意。
“为何这些幕府将军,明明掌握着实权,却从不敢废黜天皇呢?”乾隆的目光透过圆明园的湖面,似乎在思索什么。
“这大约是因027为天皇在他们心中还有几分神性。就像皇上既是天子,又是满蒙回藏的共主一般。”
“这些权臣,一个个都把女儿送进皇宫,倒是打得好算盘。”
乾隆端详着手中的玉如意。
“这般频繁更替岳父,朕还是头一次见。”
“他们那个明治天皇倒是扭转了局面,只可惜··”“可惜什么?”
“可惜到了他孙子手上,又变成了虚位。这般朝令夕改,实在是......”
和珅斟酌着词句。
“这正如汉朝的外戚专权。不过倭国更绝,竟然层层架空,连个军令都发不出去。”乾隆摇了摇头。
“什么‘天皇御谋反’,简直闻所未闻。”古人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天幕。
谈论间都不免带着几分庆幸。生在这大宋朝。
虽说文官势大。
可到底还有个能做主的皇帝。
“这些外戚权臣倒是个个都精明得很。”
“可不是,嫁个女儿就能掌权,这买卖也太划算了。”宋人就爱谈论政事。
此刻更是兴致勃勃。在他们眼中。
这般荒诞的统治方式。简直比话本子还要离奇。虽说大宋朝里外戚也不少。
可至少还轮不到他们直接发号施令。
“听闻他们那边的官员都是世袭的,这不是成了一潭死水?”
“可不是嘛,我们好歹还能靠科举出人头地。”
大明位面。
“李善长,朕看了这倭国天皇的事,倒是想起了以前。”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牙牌。
“陛下的意思是···”
李善长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圣颜
“这些权臣外戚,一个个都想着把持朝政。朕打天下的时候,就见过不少这样的人。”朱元璋目光如炬。
“他们那个幕府制度,说到底不过是换了个法子钻营。”刘伯温在一旁接话
“陛下说得是。这些人无非是想着借天皇的名义行事罢了。
“你们可知道朕为何要定下这么多规矩?就是要杜绝这些投机钻营之辈。”朱元璋站起身来
“他们那个天皇,被人架空也就罢了,竟然还要靠自己造反。这是何等的荒唐!”“那明治天皇倒是···
刘伯温话未说完。
突然看见天幕上闪过新的画面。“咦?这不是···”
朱元璋目光一凝。
盯着天幕上浮现的新内容。。
殿内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天幕上金光闪耀。
赫然显示着。
《他,千古逆袭第一人!》朱元璋坐回龙椅。眼中泛起异样的神采。
从一个贫苦孤儿到九五之尊。
这段往事即将重现天幕之上。
作为故事的主角。他要看看这天幕如何讲述自己的传奇人生。
影片标题:“他,千古逆袭第一人!”
“元至正四年四月初六,父亲饿死,四月初九大哥饿死,四月二十二母亲饿死。”
“对元末的汉人来说这种事很常见,还没饿死的重六和重八正面临一个更棘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