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古人看从日不落帝国到趴窝帝国:全电推进?我勒个新能源
房玄龄仔细观察着画面。
“看这模样,似乎是一种能够自行飞行的利器。”魏征思索片刻。
“陛下,这法兰西的战船虽然武器精良,但数量着实太少。”“以臣之见,两艘战船根本不足以保护一国海疆。”
“正是此理,我大唐光是泉州的水师战船就有数百艘。”李二点头。
“这法兰西,莫非是国力不足?”房玄龄开口解释。
“这后世的战船造价必定不菲,一艘怕是抵得上百艘寻常战船。”“一分钟能射出一百二十发,确实了得。”
李二若有所思。
“不过这些战船,为何要做得如此之小?朕记得突厥人曾说过西域有更大的船只。”“陛下,这船的大小或许和速度有关。您看这里说最高能到二十九节。”
“有趣,这法兰西和义大利还能联手造船,倒是出人意料。”
李二来了兴致。
“房玄龄,你觉得我大唐能造出这样的船吗?”
“若是集中工匠,加上陛下搜罗的西域技术,未必不能仿制。”房玄龄答道。
李二正要继续询问。
天幕上的画面突然一转。
“看来其他国家的战船更有看头,且听听这上三常下两常之分。”大秦位面。
“此物当为寡人所有。”赢政双眼紧盯天幕。
“李斯,传令天下工匠,照这法兰西战船之样制造十艘。”“陛下,这后世之物,恐怕···”
李斯斟酌着开口。
“有何难处?不过是一艘铁船罢了。”赢政不容置疑。
“寡人统一六国,连诸子百家都能收服,区区战船岂能难倒我大秦工匠?”蒙恬仔细观察着画面。
“陛下,这垂发系统和反舰导弹,似乎都不是简单的铁器能够打造。”“那便找更多工匠,给他们三个月时间。”
赢政神情亢奋。
“寡人要在渤海之上建造水师,配备这样的战船。”“若无法完成,这些工匠便全部处死。”
“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李斯擦着额头的冷汗。
“您看这战船的体积虽小,但其中机关复杂,恐怕需要更多时日研究。”
“一年。”
赢政稍加思索。
“寡人给他们一年时间。”
“这每分钟一百二十发的火器,必须要造出来。大秦统一天下,岂能落后于这区区法兰西?”
“臣以为,不如先研究这船的构造。”蒙恬指着天幕。
“这些武器装备,定有其独特之处。”“好,那便先研究。”
赢政眼中闪烁着狂热。
“寡人要这样的战船五百艘,驰骋四海。”
“这些工匠若能造出来,便封他们为造船官,世代享受俸禄。”天幕画面转向其他国家时。
赢政更加专注。
“看来还有更强大的战船。李斯,把这些都记下来,寡人要把最好的都收入囊中。”
“曾经的世界霸主,巅峰时主力战舰超过600艘的鹰国皇家海军,目前仅有6艘驱逐舰。”
“45级驱逐舰也称勇敢级,全长152.4米,全宽21.2米,满载排水量为8500吨。”
“动力上创新性的采用了全电推进,最高速度超过32节,航行距离最高超过7000海里,乘员在190—235人。”
“拥有48个垂发单元,能够装填16枚紫苑一15短程防空弹和32枚紫苑一30区域防空导弹等。”
“从综合实力来看,该舰堪称欧洲第一战舰,最初的计划是采购12艘,但因为单价太高不得不缩减至6艘。”
“而这样一艘战舰表现如何呢?不说是稳如老狗吧,至少也是故障频发。”
“先是交付日期一拖再拖,从2007年拖到了2010年,服役后也是大小问题不断。
“根据公开资讯,45型曾在半年的海外部署期内连坏两次,2016年时六艘45型更是直接在朴茨茅斯趴窝超过一年。”
“不过鹰国显然还不打算放弃该驱逐舰,2021年鹰国斥资超过5亿英镑对45型进行火力升级,将原有的48个垂发单元升级为72个垂发单元来加强火力。”
——“从日不落帝国到趴窝帝国”
——“全电推进,我勒个新能源。”
——“故障频发,这就是鹰国制造吗”
一一“半年坏两次,这得多少维修费啊”
——“这维修记录简直是车祸现场”
——“计划砍一半,这是预算不够了吗”
一一“欧洲第一战舰就这水平?”
一—“趴窝一年,这维修时间比航母还久”大清位面。
乾隆皇帝凝视天幕。目光逐渐凝重。
身旁的和珅见皇上神色异常。小心翼翼地靠近。
“区区六艘战船,也敢号称霸主?”
“联记得当年英吉利国进贡时,那副傲慢的态度,还扬言他们的舰队能环游世界。如今竟沦落至此,当真可笑。”
乾隆轻抚御案。眼中闪过一丝戏谑。
和珅立即会意。
“皇上圣明。这般故障不断的战船,恐怕连当年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都比不上。”
“倒也未必。”
乾隆站起身踱步到殿中。
“你可注意到那垂发单元?七十二个发射口,一次能发射数十枚火器。这已非是寻常战船可比。”
乾隆忽然停顿。
目光深邃。
“只不过这般精密之物,维护起来着实不易。”和珅斗胆进言。
“臣听闻这些战船一年修理费用便需数百万两白银,怪不得他们只造得起六艘。”乾隆微微颔首。
“想当年英吉利使臣马嘎尔尼来华,不可一世地要求与朕平起平坐。”“如今看来,他们那引以为傲的海上力量,也不过如此。不过...”
乾隆的语气突然严肃起来。
“这等利器,倒是值得密切关注。这小小岛国,日后究竟会走向何方?”
和珅听出皇上话中深意。
正欲附和。
却见乾隆已转身凝望天幕。若有所思。
殿内一时寂静。
唯有青铜香炉中缕缕香烟袅袅升起。大隋位面。
隋炀帝杨广凝视天幕。
手中玉盏中的茶水早已凉透。虞世基站在一旁。
察觉到天子脸上罕见的凝重神色。
“这便是千年之后的战船?看似雄壮,却频频故障。”杨广放下茶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