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秘密丶 作品

第130章 军纪与执行力!真正的教科书级统帅!霍去病直呼学到了(第2页)

“就算是陛下统一天下时,也是走的平原大道。”

“诸葛亮选了最难的路,却能完成最基本的军事排程,已经很不简单了”。”李二深以为然。

“朕年轻时也曾小觑诸葛亮,如今看来,此人确实不凡。”

“能在这种地形下指挥大军,光是这份胆略和能力,就不是常人能及。”

“那陛下觉得,如果是您来带兵过秦岭···”

程咬金话未说完。

“莫要妄加揣测。”李二摆手。

“朕虽有平定天下之功,但若处在诸葛亮的位置,未必能做得更好。”后梁位面。

朱温与朱友珪、张宗爽在汴梁宫中观看天幕。“这诸葛亮,也不过如此。”

朱温一脸轻蔑。

“带着大军在山里爬来爬去,有什么用?朕当年打天下,就知道要占据平原要地。”朱友珪献媚附和。

“父皇英明。这诸葛亮只会在山沟里打转,最后不还是被困死在剑阁?”“真要论打仗,哪里比得上父皇您。”

“陛下,这秦岭确实难行。”

张宗爽面露忧色。

“当年我军征讨时绕过秦岭走大路,都损失了不少兵马。诸葛亮能带·..”“住口!”

朱温拍案而起。

“什么难不难的!朕早就看出来了,这诸葛亮就是个装模作样的书生。”“真要打仗,他连朕的一个将领都比不上。”

“父皇说得对。您看这补给线,拉得这么长,不是找死吗?”朱友珪笑道。

“就这还想北伐?也不撤泡尿照照自己什么本事。”

“陛下,末将以为”

张宗爽还想解释。

“你懂什么!”朱温大笑。

“朕打了一辈子仗,什么场面没见过?就这点难度,也值得后人夸来夸去?”“真要说艰难,朕当年在黄巢手下讨生活那才叫艰难。”

朱友珪继续恭维。

“父皇您说得是,这些人怎么能理解您的功绩?”

“诸葛亮在山里打游击也能被称为军事家,那父皇您岂不是···”“哈哈哈!”

朱温得意地摸着胡须。

“朕早就说过,这些读书人就会说大话。”

“真要打仗,还得看我们这些行伍出身的。区区秦岭,也值得大惊小怪?”张宗爽欲言又止。

只能默默低头。不再多言。春秋位面。

“此人行军之法,当真令人叹服。”孔子捋着长须。

“带兵之道,不在于一时之快,而在于持久之计。”

“诸葛亮能在如此恶劣的地形中维持军心,已显大才。”子路神色激动。

“夫子,弟子以为诸葛亮太过谨慎。秦岭虽险,但若一鼓作气,或可·.·.”“由啊,你还是太过急躁。”

孔子摇头。

“军队若是铁打的,自然可以强行突击。”

“但将帅用兵,当以万民性命为重。诸葛亮能在如此艰难之地保全军队,已是难得。”子贡思索片刻。

“夫子所言极是。弟子观后世评说,多言诸葛亮北伐无功。”“但军队若无法安全透过秦岭,遑论其他?”

“正是此理。为将者,不仅要有锐气,更要有智谋。”孔子面露赞许。

“诸葛亮能在敌强我弱之时,带领军队穿越这般险地,已显大智。”子路仍有疑惑。

“可是夫子,蜀汉最终不是···”

“由啊,你只看结果,却不明其中道理。”孔子语重心长。

“治国如同行军,贵在审时度势。诸葛亮明知山川险阻,补给艰难,却仍能率军前行,此乃大勇。”

子贡若有所悟。

“夫子的意思是,诸葛亮即便知道前路艰难,也要尽已所能,这才是真正的仁者之举?”“你总算明白了。”

孔子欣慰的点点头。

“为政者,当以民生为本。”

“诸葛亮北伐虽艰,却能将士兵性命放在首位,此乃明君之道。后世之人轻议其功过,却不知其中艰辛。”

“诸葛亮前四次北伐走的都是祁山道和陈仓道,第五次走的褒斜道,这些秦岭里的道路基本大同小异。”

“南段地理位置属于南方河谷,平坦,水量比较丰富,可以沿着河谷行军。”

“翻过秦岭最高处就到北方了,尤其是靠近关中平原的秦岭北段,山势险峻,水流稀少,基本和黄土高原差不多。”

“蜀汉军队在山里行军就已经比魏军沿着官道走难多了,这也是魏军明明国力强大却不敢轻易伐蜀的原因。”

“大家不要觉得军队统帅就一定要冲锋陷阵攻城掠地,或者出奇谋打仗什么的,其实古代打仗最重要的是军阵,也就是行军和作战时军队能保持不乱。”

“古代打仗很多人失败都是因为军纪不行,一打起来军阵直接乱了。”

“所以军队统帅最重要的首先是治军,能让军队服从命令,指挥排程井井有条,让军队保持战斗力。”

“如果一支军队军纪很差,打起仗来乱糟糟的,那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名将来指挥都没卵用。”

“诸葛亮最牛的就是,他把只有几万人的蜀汉军队带出了远超当时一般军队的军纪。”

——“这才是真正的教科书级统帅”

——“看来打仗不是动画片那样冲就完事了”

一—“军纪不好=输一半”

——“难怪魏国不敢南下,这地形太变态了”

——“诸葛亮治军有术,执行力拉满”

一—“南北差异这么大,补给压力更大了”

——“越看越觉得诸葛亮厉害,军纪建设太强了”

东汉位面。“真是难以置信!”刘备盯着天幕。激动得手都在颤抖。

“这秦岭地势如此险峻,孔明竟然有把握率军透过。”关羽认真分析。

“主公,依末将看,孔明治军确实有独到之处。”

“单单是这几年,军中的将士们精气神就大为改观了许多。”

“正是如此,你们还记得当年长坂坡时军队的样貌如何吗?”

刘备望着天幕中的地形图。

“如今再看咱们的将士,各个令行禁止,军容齐整,军纪优良。”

赵云补充道。

“主公,孔明这些年整肃军纪的确是下了很大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