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秘密丶 作品

第130章 军纪与执行力!真正的教科书级统帅!霍去病直呼学到了

“你难道就不为这些人的污蔑感到愤慨吗?“主公,这些评论不过是后人闲谈。”

诸葛亮神色平静。

“倒是这北伐之事······臣必须好好里量,若能提前知晓失败的原因,或许还能及时调整。赵云听后不禁感叹。

“丞相就是丞相,这般气度,难怪能服众刘备终究按捺不住。

“孔明于朕何其重要,这些人竟敢如此口无遮拦。待他日天下一统,定要“主公。”

诸葛亮打断道

“不如随臣一起思考,要如何避免这北伐的失败。”

“臣以为,补给线过长,或许是个大问题...”

同样是东汉位面。

“诸葛亮,哼。”曹操扬起嘴角。

“连后世之人都看出他的短板,看来朕当初对他的判断没错。这等人,终究成不了大事。荀彧轻声分析。

“但丞相您看,后人虽说诸葛亭北伐无功,却也承认带兵出汉中已是难事,恐怕此人确有过人之处。”

“父亲,这些人说得对,区区武都阴平,不过是些无人之地罢了。”曹丕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连陇右都拿不下,还谈什么复兴汉室?”

“子桓说得好。”

曹操大笑。

“你看那些人说的,什么斩了张郃王双,不过是些小胜罢了。

“诸葛亮也就会耍些小聪明。真要论起带兵打仗,他哪里比得上朕?”荀彧却道。

“丞相,臣倒觉得不可小觑。能在这般艰难的情况下维持军心,已是不易。”“文若啊文若,你总是这般谨慎

曹操摇了摇头。

“不过是个会摇扇子的书生罢了,若是让朕来打,定能一举拿下陇右。”

“父亲英明。”

曹丕附和道。

“诸葛亮连后勤补给都处理不好,还敢妄称军师。”

“这等人若是与父亲对阵,怕是连一个时辰都撑不过。”“看来这天意,终究是在魏国这边。”

曹操负手而立。

“就让他们蜀汉,在那偏安一隅之地苦苦挣扎吧。荀彧欲言又止。

最终只是默默注视着天幕中不断滚动的评论。

“要是换了我们朝廷的将军,恐怕连山都爬不上去。”

连普通百姓都知晓。

带兵出征最怕的就是补给不足。

诸葛亮能在那般险峻的地形中排程千军万马。光是想想就令人心惊

这些后人坐在家中指点江山。怕是连带兵十人都做不到。更令人不解的是。

后人竟然说占领无人区没有价值大军所过之处。

若无人区就代表容易占领那当年匈奴为何不南下?吐蕃为何不东进?

分明是不懂军事要地的重要性。

“这倒让我想起当年征辽之战。”

“可不是么,光说补给线就让多少将军吃尽苦头。”

军中老兵最是感慨。

行军打仗岂是纸上谈兵?

光靠一腔热血就想收复失地。怕不是得累死在半路上。

诸葛亮能在蜀中积累粮草。训练军队。

已是难能可贵。

这些人还嫌他动作太慢。真是不知兵事艰难。

“我倒觉得,诸葛丞相能在那种条件下打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就是,你看咱们朝廷打仗,哪次不是耗费数年?”

更有人感叹。这些评论之人。

想必是不知道军队排程之难。

仅仅维持军心就要耗费多少心力。更别说还要在险峻山地中开辟道路。建立据点。

若真有他们说的这般简单。

天下诸国又何必争战数百年之久?这些后人坐而论道。

怕是连带兵百人都做不到。

又如何能理解一代军师的用心良苦?

“咱们看三国演义里诸葛亮北伐,感觉就是宣誓北伐以后大军开拔,很快就到了曹魏境内了,然后就是吊打夏侯骂死王朗。”

“但事实上,蜀汉大军出师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翻越秦岭,他这种爬山还不是咱们认知里的那种普通爬山。”

“我们爬山走的是人工修的山路,牛一点的几个小时爬到山顶就已经累到虚脱了,诸葛亮大军当时可是横穿秦岭。”

“秦岭可不是一两座山,而是南北仅直线距离就至少宽一百公里,实际路程少说一百五十公里的绵延群山。”

“深入秦岭很多时候要死人的,最近就有情侣深入秦岭结果去世的新闻。”

“不光是山间道路崎岖难行,补给路上也是非常费力的,诸葛亮大军几万人,人、马、牛都要吃东西,这补给数量不容小觑。”

“所以单单能成功的把军队从秦岭里带出来,带出来还有战斗力,能攻城能野战,就已经非常牛了。”

——“看完秦岭的介绍我腿已经软了”

一—“带着几万人翻山,光想想就头大”

一—“演义里写得轻松,现实也太难了”

一—“看到150公里群山我傻了,这咋过啊”

一—“几万人的后勤补给,现代军队都费劲”

——“突然理解为什么历史上很少有人走这条路”

——“现在再看北伐,才知道有多难”

一—“难度系数直接拉满,服气了”

大唐位面。

唐太宗李二与秦琼、程咬金正在太极殿观看天幕。“秦岭啊···”

李二摸着下巴。目光闪烁。

“朕当年渡过秦岭时,也不过带了数千精兵。诸葛亮竟能带着数万大军横穿,确实是个人物。

秦琼回想起当年征战经历。

“陛下说得是。末将年轻时曾穿越秦岭运送粮草,仅仅三百人马,都走了快一个月。”“诸葛亮带着大军过山,光是协调前后部队就是件难事。”

“老秦你这么一说,我突然想起当年咱们打长安的时候,大军过山时马匹都摔死了不少。程咬金挠了挠头。

“诸葛亮能保持军队战斗力,确实了不得。”“不止如此。”

李二站起身来。

“你们看这补给线,从汉中到秦岭,再到关中。”

“如此漫长的补给线,还要穿过这般险地,就算是朕也感到头疼。”

“这么说来,那些说诸葛亮无能的人,怕是连行军打仗的基本道理都不懂。”程咬金叹道。

“老程难得说了句明白话。”秦琼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