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秘密丶 作品

第17章 高炉炼钢法,震惊古人!大唐皇帝令:即日起,大唐大炼钢铁!(第2页)

刘彻感想着。

对天幕接下来的内容更加期待。那么。

他可以从天幕中获得来自后世的钢铁冶炼技术吗?天幕:

“当然了,虽然古代的钢铁冶炼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

“但就像前文所说的一样,现代社会一年的钢铁产量,就已经抵得上清代生产力的2万年产量之和。”

“虽然我们不能将现代的钢铁技术全部带回古代——毕竟现代的高炉炼铁工艺极其的复杂和精细化,而且还需要各种大型机械,这都是在古代无法实现的。”

“但是,只要对古代的高炉炼铁加以改进和最佳化,就不难实现质的飞跃,在短时间内实现一定程度的钢铁。”

“那么该如何改进呢?”

“接下里就是《简易高炉炼钢指南》这本书所能教会你的。”

“记下!快点记下!”

当看到这里。刘彻身躯一震!出现了!

他所梦寐以求的钢铁冶炼技术终于出现了!

虽然天幕说不是复原后世的冶炼技术。

而只是改进和最佳化而已。但光是这一点。

就已经让他兴奋了!

身旁。

卫绾等人不敢耽搁。

立即做好记录的准备。

而在其他位面。

几乎所有的皇帝也都纷纷和刘彻一样。

或命人记录。

或者干脆自己上阵!

一个个手里握着笔眼睛看着天。像是等待着抄作业的小学生。

天幕:

“在炼钢之前,我们得先知道什么是钢、什么是铁。”

“铁矿石烧出的叫生铁,含碳量超过2%。”

“硬度高,但是脆而易碎。”

“炒炼法炼出的叫熟铁,含碳量低于0.05%。”

“硬度更低,但是韧性高,有良好的延展性。”

“钢材是含碳量0.05%—2%当中的铁。”

“它的物理性质介于生铁和熟铁之间,既有足够的硬度,又具备良好的韧性和可塑性,因此应用十分广泛。”

“所以搞钢材,就是死命折腾这铁里面的碳含量!”

“...”

“虽然我国到了宋朝已经出现了高炉炼钢法,但是传统的土高炉工艺简单、效率低下,而且炼出来的铁水品质很低。”

“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有3个原因。”“首先,温度不够高。”

“温度不够就不足以把铁矿石完全融化,炼出来的铁水含有大量杂质。”

“其次,氧化还原反应不完全。”

“同样也是因为温度不够,以及风量还不够,高炉内部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完全进行,因此铁水里的杂质和含碳量比较高。”

“最后,无法对材料进行精细调控。”

“知道了古代高炉炼钢的弊端,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

“我们只需要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就足以实现产量和质量上巨大的飞跃。”

“...”

“首先是温度不够的问题。”

“在现代冶炼中,我们有很多种方式可以让高炉轻易达到15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但是到了古代,只能够从燃烧剂上着手。”

“这里最推荐的是焦炭。”

“焦炭不同于煤炭,是一种用煤高温干馏而成的固体燃料,透过干燥、热解、熔融、粘结、固化、收缩等一系列工序,不难得到。”

“使用焦炭作为燃烧剂,可以解决温度不够的问题。”

“其次是氧化还原的问题。”

“这里推荐两种溶剂:石灰石、萤石。”

“石灰石可以使铁水中的杂质吸附在石灰石中,形成氧化渣,便于清理。”

“而萤石则是助溶剂,可以使炉内的熔点降低,同时还能去除钢中的杂质。”

“...”

“此外,就是精细的成分调控了。”

“虽然在古代无法实现透过计算机和感测器对冶炼的过程施加控制。”

“但是透过对高炉的改造,也能够进一步让高炉治炼更加的精细化。”

“如图所示,这时一个很标准的高炉造型....”

天幕中。

影片讲解到这里的时候。

突然放出了一个高炉的横截面图示。

模样像一个大腰鼓。

两头细。

中间粗。

上方是原料输入口。

左右边各一个热废气排出口。

此外。

空气输入口、铁水出口、炉渣清理口等也都有着清晰的文字标注。

当看到这幅高炉图。

刘彻如获至宝!

“好!太好了~”!”

“有了这高炉图,朕就能够按图建造,大炼钢铁了!”刘彻这次是真的精细了。

虽然刚才天幕中说了很多‘硬核知识’。什么提高温度、什么溶剂的。

但是....

他完全两眼一抹黑啊!

毕竟高炉直到宋代才出现。他大汉哪来的高炉?

因此就算知道了高炉的问题怎么去改。但他连高炉都没有!

现在好了。天幕直接一步到位。

连高炉怎么去建都一目了然!同样的。

大唐位面,

李二也笑的合不拢嘴。

“天幕出现至此,此当为第一大宝!”

“朕决定了,大唐从即日起,大炼钢铁!”

“十年之内,朕要让大唐铁骑焕然一新!”

“就算是最普通计程车卒,也能人人穿得上钢铁战甲!”

李二豪气云天。

堂下众臣们一想到那全军着甲的画面。也全都忍不住兴奋。

真要到了那一天。大唐军队的实力。

恐怕会提升到一个极其恐怖的程度!

大明位面。

老朱父子此时也都收获颇丰。

虽然高炉炼铁这种技术在大明早就被应用开了。但是正如天幕所说的一样。

他们的高炉技术太过落后。所生产出来的铁水质量很差。

“标儿,此事也要记下,来日对我大明的冶铁高炉全部改进一番。”“哦,还有,民间冶铁的情况也要重视起来。”

“倘若发现私自冶铁的,一律严加惩办!”

在交代之余。

老朱也没忘记叮嘱一番。

如今天幕将如何改进高炉的方法公之于众。民间肯定也会争相冶铁。

虽然这些方法只是说了一个大概。具体的如何改进还需要去仔细试验。比如焦炭炼制到什么程度才算合格?石灰水与萤石的比例又是多少?

但是天下的匠作铺子这么多。肯定有试验成功的。

届时。

这些不受管控的私人铸铁将会是一个大问题——这意味着民间私铸甲胃的可能性大大提高这些都是不得不防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