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任怨 作品

第133章 峨眉九阳 小而无相

三日后。

铁掌帮后院,帮主居所。

天光初破晓,湖面泛碧波,轩窗纳晨曦,枝头闻鸟语。

琴音铮铮,肃杀中暗藏豪迈。

自大典当日雨歇后,严震山便与方生等人携着右手残废、经脉枯萎的金光上人上了峨眉。

昨日飞鸽传书,言严震山已暂掌峨眉掌门之位,分设佛道两脉。

更请示裘图,可否允峨眉不愿改道向佛的弟子前往青城修行。

此等妇人之仁,自留后患之举,裘图亦未加苛责,毕竟人各有志。

当即应允此事。

一曲终了。

严震山在侍女引领下,自月洞门外缓步而入。

“见过帮主。”严震山躬身抱拳,神色恭敬。

裘图端坐琴前,伸手一引,含笑道:

“严掌门无需多礼。”

“你我地位相当,若叫外人瞧见,恐生碎语闲言。”

然而严震山却未落座,盯着裘图双目炯炯,语气感激道:

“严某能有今日,全赖帮主鼎力相助。”

“若非如此,他日九泉之下,亦无颜面见峨眉先辈。”

言罢,自怀中取出一册泛黄秘籍,双手奉于案上道:

“此乃郭襄祖师亲手所书《峨嵋九阳功》真本。”

稍作停顿,复又拱手道:

“闻帮主喜研佛道典籍,弟子已命人拓印佛经。”

“至于道藏,已运抵大殿,林夫人正着人整理。”

裘图执起秘籍,翻开书页,淡然道:“有心了。“

见观阅秘籍的裘图神色渐凝,严震山微微欠身,知趣道:

“峨眉正值传承更迭之际,事务繁杂,严某不便久留,且先告辞了。”

裘图略一摆手,目光仍专注于秘籍之上。

峨嵋九阳功开篇总纲——

气藏窍,意如丝;循浮络,通微机;感万法,演其变;阳极动,惊雷至;意未尽,力已竭;归沧海,复生时。

裘图心中反复品嚼几遍,复又翻开下一页。

余幼承家学,观东海潮生剑影,闻襄阳城头弓鸣;亦于少室山巅,聆觉远大师以残喘诵《九阳》真义,炽热精微,烙于心田。

其后半生江湖漂泊,见天下奇技纷呈,或如岱宗巍峨,或似江南烟雨。

然每每临摹施为,劲力如沙漏指缝,招意若雾隔重山,方知所见愈博,滞碍愈深。

遂返峨眉,坐断苍崖六十秋。

晨昏与云霞同参,风雪共松涛入定。

忽一日,露坠青莲,星河倒悬,七识洞开如镜台拂尘——所见非招,所见皆路;所滞非力,所滞在络!

天下武学,莫不以经脉为江河,丹田为海窟。

江河奔涌则势成,海窟宏纳则力聚。

然“浮络”者,乃经络幽微之属,如大地潜溪,似天穹流云,目不可视,念难及察。

此络闭锁,纵得神功真传,亦若宝鼎无烟孔,真火何以腾燃?

吾今以九阳为薪,佛心作引——

凝纯阳真炁为绵绵春雨,温养浮络如润物无声。

点周身要穴为星斗璇玑,贯通微周天若天机自成。

至此——

丹田非唯一海,万穴皆可藏真阳。

经脉非唯一路,浮络织网覆乾坤。

诸般妙法近身,其劲如见水痕,其意如辨风迹。

但引浮络微转,穴窍轻鸣,外招自来相就,如百川归海,万羽栖枝。

此谓:大而无形故能容诸天妙有,小而无相乃可驭方寸神机!

——郭襄手录于金顶九阳洞青灯古佛畔。

裘图眼眸骤然一凝,心下激动之间,霍然起身,衣袂无风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