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皮巴拉1 作品

第1285章 投资方的要求(第2页)

当然乔木不会天真到认为Cr的决策人能如此从心。在他看来,这体现的是对方惊人的商业嗅觉与优秀的商业情报收集能力。n

在全球一众知名vC与pr中,对方能率先注意到智翱,意识到投资智翱的巨大潜在收益,甚至隔着太平洋,能比高瓴、红杉等一众国内投资大佬都更反应更快,这足以证明对方敏锐的商业嗅觉。n

而对方能够第一时间从智翱众多供应商那里拿到相关订单信息,据此估算出智翱的销量与利润水平,然后以坚定的态度抢占先机。这种强悍的商业情报收集能力,是所有投资人与机构赖以生存的根本。n

没有这个,光靠对着公开数据头脑风暴,那不叫投资,那叫散财。n

Cr既然如此优秀、果决,自然能够享受这份优秀与果决的红利。n

于是不出意外的,在所有之前的投资商都退缩、放弃,新的投资商还在尝试接触,或者干脆没反应过来时,Cr已经不动声色地将与智翱的投资谈判,推动到了最终阶段。n

智翱当然不会玩那种“故意透露消息,坐地起价”的卑劣手段。n

投资讲究的是信任,一诺值千金。商业行为中最昂贵的永远是信任成本,一旦这个成本起来了,那就万事皆休。n

所以明知道私下泄密有很大的可能将智翱的价格抬得更高,但乔木还是下了死命令,严厉要求高管与谈判组成员做到绝对保密。n

哪怕他对Cr、对那个克鲁兹·休斯以及他的“小女友”夏萝·拉克丝充满疑虑,他依然决定在商言商。n

商业的事归商业,调查员的事归调查员。即使对方真的有什么阴谋,大不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n

而且万一就是个巧合呢?n

毕竟埃弗雷特中,和自己不对付的一直是一心为纳米报仇的国家派,与不知吃了什么脑残片的母爱。n

统领中立派的线粒体……他实在想不出对方有什么理由做这个出头鸟。更不用说自己也算是对方的救命恩人。n

对方于情于理都该置身事外才对。n

这个判断也让乔木更加安心地推动与Cr资本的谈判进程,一直到最终阶段。n

他亲自参与、其他几名股东也闻讯赶来的最终阶段谈判,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高层出面,相互亲自确认对之前谈判成果的认可。n

只要双方高层坐下来,对着清单挨个点头,这事儿就板上钉钉了,就可以交给各自公司层面正式走流程签约了。n

双方需要核实的事情不算多。n

Cr资本那边,就是80亿人民币的投资换取24%的股份与相应法定权利。n

还要确认的就是付款模式,多久之内分几次付清,以什么货币支付,以哪一天的汇率为基准,等等等等。n

乔木这边要核实的事情同样不多。n

他拒绝一切对赌协议与个人担保,这是之前很多投资人知难而退的根本原因。n

国内投资机构实在过分热衷对赌协议与个人担保了,甚至已经彻底被惯坏了,不仅要拿走利润与增值,甚至还要转嫁风险。n

乔木可不会惯着他们,所以他宁可将所有国内投资人拒之门外。包括之前在山西产业峰会上,通过孔敬东结识的物产中大集团,以及其背后代表东南政界与资本的庞大能量,更不用说对方主业之下统合的规模惊人的产业集群了。n

这些对其他人也许是雪中送炭,甚至是直接原地起飞,但对乔木却只是锦上添花。n

想靠锦上添花直接拿走我的利润与增值,顺便把风险转嫁给我,把我捆死在你们的战车上?你看我额头上有“冤大头”三个字吗?n

搞笑!n

Cr资本同样提出了一系列有理或无理的对赌协议,但在意识到乔木态度坚决后,就主动放弃了。对方大概也是有枣儿没枣儿打三杆子。n

不过乔木还是接受了一条相当合理的要求:智翱的首席财务官将由Cr资本指派。n

这一条是西方私募投资基金最喜欢的,甚至已经成为私募投资的标配条款了。你不让我指派首席财务官或财务总监,那我宁可不投,而且不带后悔的。n

在私募与融资企业一次次的针锋相对中,他们真的在绝大多数时候都严格恪守这条铁律,无财务权无投资。n

最终屈服的,自然是融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