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投资方的要求
24%股份,80个亿?!n
这不仅仅是智翱获得惊人的80个亿现金流那么简单。n
一旦接受这个报价,就代表仅仅几个月,仅仅一款智翱·影像大师,智翱的估值就从16亿变成了330亿,直接翻了恐怖19倍!n
几个月时间、一轮融资,估值就变为20倍,这件事前无古人吗?并不。n
通常来说,高新科技独角兽,前期融资,估值增长个二到八倍是正常的,十倍就是惊艳的。n
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在一些犄角旮旯,总会发生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n
甚至举个极端的例子,一个人砸锅卖铁花十万块钱盘下一个小店铺,几个月后政府公布城市经营规划,店铺价值直接翻三十倍、五十倍,这种事情在世界范围内太常见了。n
但正儿八经的新兴科技研发制造类企业,B轮20倍估值……n
可以确定,无论现在这个世界,还是前世的世界,没有一家高新科技独角兽做到过这一点。n
现在消息还被严格保密,一旦传出哪怕一丁点的风吹草动,都足以轰动整个低空经济产业群、轰动全部中概股、轰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市场。n
没有人能预料到这条消息会造成怎么的轩然大波,会给全球经济、金融与高新产业格局带来哪些始料未及的变化。n
至少乔木预料不到,他没那么高的段位。n
但有一点他非常确定:如果他拒绝这份报价的决策被曝光,星海重工股东大会中那些“不起眼”的个人股东代表,很可能会集体买凶杀他,甚至直接发动暴力机关收拾他,然后让孔敬东接手智翱!n
但330亿的估值真的很惊人吗?n
其实真要认真讨论,也绝非如此。n
毕竟不久前智翱公布了自己的半年报,说是半年报,其实就是五月中旬到六月底的销售业绩。n
一个半月,128亿的销售额、40亿的利润。n
这个成绩拿给谁看,对方都会摇头叹息:330亿的估值,太低了!n
不过这里就是商业投资最大的分歧点,也是最大的风险所在:n
智翱这128亿销售额、40亿利润的业绩,究竟是昙花一现,最多维持一两年,随着智翱·影像大师的热度消散,最终泯然众人?n
还是一直持续下去,不断发布新产品、使用新技术轰动市场,制造一轮又一轮的商业奇迹?n
凡事有利必有弊。智翱的这份半年报,向市场展现了这家公司的来势汹汹,向投资人证明了自己的投资价值,却同时也将投资风险提高到了极致。n
对一个理性的投资人而言,他们宁可一家公司业绩没这么炸,只是稍有亮眼。经过他们精心包装、运作,也能获得很好的市盈率。虽然赚得没智翱这种多,但胜在风险小、高度可控。n
但现在的智翱,一份半年报——说白了就是一个半月的业绩,就直接给估值干出20倍,其中蕴含的风险能有多大还用说?n
对投资人而言,最好的选择就是等到明年过完年,看智翱的年报。一份年报,足以锚定智翱的真实价值了。但他们也知道根本不可能等到那时候。n
他们不傻,明白智翱突然发一份迟来的半年报是图什么,就是打算快刀斩乱麻拿下B轮。n
企业发展,节奏很重要,初创企业尤其如此。智翱不可能停下成长扩张的脚步,等到年后再寻求B轮融资,那样这家企业很可能就废了。n
所以智翱一定要在近期完成B轮,对智翱感兴趣的投资人,也必须在看到这份财报的数天内,就拿定注意。n
对投资人来说,这就是最痛苦的地方。n
如果他认为智翱此刻只是偶然的爆发,认为给出20倍估值,用80个亿买下一家刚融了10个亿的公司24%的股份,是非常疯狂的决策……n
他就可能会错过一次足以让自己悔恨终身的投资机会,然后沦为行业笑柄,逐渐失去客户信任,手中的资源越来越少,最后黯然离场。n
如果他笃定智翱未来可期,认为80个亿买下一家一个半月销售额128亿企业的24%股份,简直就是被上帝吻过……n
他就得承担判断错误、投资血本无归、被公司扫地出门,甚至可能因此破产、在监狱与天台之间二选一的绝望境地。n
显然,Cr资本选择……不,是决定做后者。n
而且对方的决心比任何人想象得都更坚定,因为在对方与智翱接触并接连不断表达坚持的态度时,智翱还没有发布财报,市场还不知道智翱一个半月狂卖128亿的大新闻。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