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皮巴拉1 作品

第1277章 压力山大的大疆(第2页)

这个数据让他有了一种非常不好的预感:虽然他确信智翱今年销售额绝无可能超过大疆,但对方的利润水平却……

如果这家过完年才成立的公司,真的仅用10个月就在利润上干翻了成立近20年的大疆……他都不敢想象到那时,市场会如何评判这件事!

幸运的是,大疆没有上市,他无需为股价负责;董事会成分也不复杂,他不会面临太过激烈的质疑。

但他刚刚接任总裁职务不到一年,统治无人机市场多年的大疆就莫名其妙被人干下去了,即使这是非战之罪,也足以让他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

想起半年前自己的志得意满,谁能预料到仅仅半年时间,自己要面临如此窘境?想到这里,罗正华只觉得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但真正让他陷入恐慌的,是再后面的支出表。

智翱上半年总收入50亿,支出42亿。其中研发、管理、投资三大部分共同占据支出比例的99%以上。

而销售与宣传支出仅为2200万,占收入的不到0.6%!

这是一个极其惊世骇俗的比例。要知道消费级无人机并非刚需,甚至说的直白点,这东西就是个大玩具。

大玩具怎么卖?就靠营销。

哪家无人机公司,营销成本不得占20%以上?大疆上半年营销成本占比28%!

0.6%的占比意味着什么?把发布会的开销刨去,基本等于这家公司没做任何宣传。

智翱真的没做宣传吗?开什么玩笑。那场海上首秀的切片,他现在还能在儿子刷抖咖时听到呢。更别说之后几个月,那经久不息的话题度了。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后面那一次次的全网热搜、全民热议,智翱几乎没花钱……

不,应该说根本没花钱。要全网营销的话,要么花大钱,要么就别花钱,最忌讳就是扣扣索索指望花点小钱就撬动舆论杠杆。他相信这点基本的道理,智翱的营销部门能明白。

也就是说,智翱的流量,全都是免费的,全都是“自来水”。

罗正华瞬间想到了另一个人:小米的雷军。

那位“先天流量圣体”的体质,近几年让国内企业家妒红了眼。

多少原本低调,不愿意出现在镜头前的企业家,就因为羡慕嫉妒雷军那惊人的流量与泼天的富贵,全都硬着头皮走进了直播间?

大量传统的制造业公司,甚至都破天荒地开始招聘个人形象设计师与形象公关了,就是用来包装、培训自家老板的。

其实雷军的情况还好。那位虽然是“先天流量圣体”,但小米的营销支出规模也不小,去年也70个亿,用于广告宣传与公关的成本估计占一半以上。

而且这还算低的了。因为雷军是个投资狂魔,并不抗拒重资产化,所以小米的自建渠道相当发达。很大一部分销售成本,在财报上会体现为管理与投资支出。

而这半年来,要论流量,小米远远无法和智翱相提并论,或者说国内没有任何一家企业、一个话题,能与智翱相提并论。

更不用说智翱的流量,几乎都是最宝贵的正面流量了。

这么恐怖的正面流量规模下,智翱的销售支出才2200万?才占0.6%?

不仅如此,公司商业情报与对策部门早就汇报过了,智翱的营销部门在市场调研领域非常活跃,活跃得不像营销部,倒像是一家第三方调研机构。

那这2200万,刨去那场盛大的产品发布会,再刨去市场调研成本,真正用在广告宣传与公关的部分,还能剩下多少?

罗正华觉得自己一点都不想知道真实的数字。

虽然很不愿意,但他不得不承认,这个数据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

现在的他,要么承认智翱这个新晋崛起的竞争对手,也有“先天流量圣体”,然后乖乖接受现实,承认上半年大疆在宣传领域一败涂地。

要么就认定智翱这份半年报数据造假。

他在心中挣扎了半晌才决定乖乖接受现实,起码能让自己输阵之后不再继续输人。

但他怎么看那个2200万、0.6%的数字,都觉得极其扎眼。

相较之下,7.5亿、占总收入15%的研发支出,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

能搞出这么大阵仗技术创新的企业,没有这种程度的研发支出,才叫奇怪吧?

或者说智翱此刻的研发支出应该还是被刻意压低的了。

因为他很清楚,智翱和小米、大疆一样,并不抗拒重资产模式,一直在自建产线。而且据他所知,智翱管理层非常不喜欢劳务派遣,一直在为所有产业工人缴纳五险一金。

一家愿意接受重资产模式、拒绝接受劳务派遣的初创企业,前期的支出大头,肯定是固定资产投资,以及管理支出中的人力资源成本。

研发支出占15%是相当合理的,或者说已经很高了。

他能够想到,这家企业研发支出的最终目标,应该就是科技行业普遍认为的天花板:企业经营性收入的25%。

竞争对手这种不加掩饰的野心勃勃,这种用技术革新碾碎一切的孤注一掷,让大疆总裁罗正华,一时间压力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