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皮巴拉1 作品

第1277章 压力山大的大疆

sz市南山区,大疆天空之城。大疆总裁罗正华正握着鼠标,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

屏幕上显示的正是智翱科技“最新发布”的半年报。至少罗正华认为是“最新”发布。

因为大疆商业情报与对策部门有专员负责追踪智翱科技的情报。就算对方再偷懒,按时隔半个月才发现这份半年报来算,也该是极限了。

如果比这个还久,那就真的过分了。

财报是前天发现的,他是今天看到的,还没来得及报告给汪总,也没来得及告知其他高管同僚。他觉得自己还是先看一看有个准备和判断再说。

这一看,他紧绷的表情就再也没松开过。

智翱从未公开过影像大师的销量,但对大疆这种行业龙头而言,这种事情是保不了密的。

智翱的供货商全部公开,名单就挂在官网上,算是帮供应商打广告。随便找其中一家,甭管给钱还是套近乎,找个相关部门的员工打听一下给智翱的出货量,就知道影像大师的产能了。

智翱没有分销渠道,全都是自己直营。本来开了三家线下门店,结果为了客人体验也不卖了。

所以产能稍微打个九折,基本就是销量了。销量乘以单价,也就是销售额了。

半年报没有公布销量,但公布了销售额,127.7亿,折合销量约26万架。和罗正华估计的完全吻合。

刨去开启约定48小时那10万架,等于之后不到一个半月卖了16万架,月均销量11万架。

这个数据看的他差点心梗!

放到手机行业,苹果、华为、小米这几个主流牌子的万元旗舰机,别说一个月11万台了,一天卖不出11万台,都算滑铁卢。

但他们不是手机,他们是无人机。这还是售价近五万的无人机!

大疆的旗舰款mavic3proCe,为了应对影像大师的冲击,在对方发布会之后、开放预定之前,果断将价格从三万二降到了两万八。就这样,月均销量也才将将突破两万台。

刚刚够人家的零头。

唯一能让他感到安慰的是,新品上市,前几个月销量肯定好。对方的产品这么贵,按常理推断,后面的销量肯定会迅速下滑。

至少他坚信这一点。

不过往后看到利润板块,他的安心就烟消云散了。

因为他看到了智翱的利润报表:发售一个半月,影像大师利润36.6亿,疾电云盒利润0.4亿。

一个半月净赚40个亿!

他调出脑海中的数据粗略一算,就大概推算出,影像大师的单架利润很可能在15000以上!

如果乔木在,一定会感慨罗正华不愧是大疆总裁,这个经验绝了。

影像大师最初的单架利润12000,随着扩大生产,成本快速下降,现在已经来到了惊人的16000,与对方的估计非常接近。

当然知道这个事实也不会让罗总感到任何心宽。

现在的他极度心塞:mavic3proCe单台利润也才6000。明明价格比人家低了近一半,结果现在销量比不了,利润规模比不了,就连利润率都比不了。

以后怎么竞争?拿头撞吗?

他几乎已经想到汪总看到这份半年报后会是什么反应了,也能想到几天后在董事会上,自己将面临的局面了。

这让他满嘴都是苦涩。

他强忍着关掉电脑去打壁球发泄的冲动,继续往下看。

智翱这家公司倒是挺有意思的,对大成功的影像大师,就罗列了几个数据就算了,一副不值一提的云淡风轻。

反倒是同期发行、市场普遍认定算是失败之作的疾电云盒,对方倒是在财报中罗列了详细数据,并坦然分析了失败原因。

罗正华对这部分不感兴趣,毕竟nAs不是大疆的赛道,这种小众行业更不入大疆的法眼。

不过他还是大致看了一下,售价5999的5tB版的疾电云盒,利润1100万。反倒是售价8999的20tB版,利润2900万。

他虽然不懂nAs,但稍微一想也明白为什么会贵的反而卖得好了:

这种商用品面向的一定是微型企业和个人工作室。对他们而言,三千块钱的差距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但四倍的存储量差距却是实打实的。

所以他们自然愿意多加三千,买20tB版本的。

不过现在也买不到了。智翱前不久就宣布疾电云盒全网下架,要重新回炉。也算是公开回应了之前市场的质疑,承认这款产品是失败之作。

不过罗正华在发布会后稍微了解过一点nAs的常识。他知道这个领域过于狭小,全球单年市场规模才三十亿美元,相当于1/3个大疆。

而且这行技术门槛较低,基本就是成熟硬件集成,然后各自耐心孵化生态。所以市场份额高度分散,行业老大群晖,去年营收也才两亿美元。

这种情况下,智翱这款要口碑没口碑、要生态没生态、要便宜不便宜的新品,一个半月卖了2.3亿人民币,已经相当亮眼了。

至少换成是他,肯定会心满意足。

罗正华看着财报,心中和大疆做着对比。

智翱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130亿,经营所得37亿、融资所得10亿、贷款所得3亿,合计收入50亿。

而大疆,上半年销售额313亿,综合利润5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