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皮巴拉1 作品

第1273章 人力资源的职务犯罪

乔木愕然:团伙作案?这是多么《今日说法》的说法啊……

事情是这样的,在协助生产、品管和流管三部进行架构改造、岗位调整与职员培训时,马磊遭遇到了不少预料之外的阻力。

他原本以为p11以上的专业岗,尤其是p16以上的业务责任岗会比较抗拒,阻力会很大。

当然这方面阻力确实不小,但出乎意料的是,真正的阻力,反而来自他最不觉得会有问题的p4-p7生产与文书岗。

也就是那些车间工人。

所有人抵触的原因都大同小异:我习惯了现在的工作与制度,不想折腾了,不想去适应那些新规定,烦死了。有啥可培训的?有这么时间多干点儿活多赚点钱不好吗?你们怎么就知道折腾我们这些苦命人啊!

其中一些车间工人的抗拒,已经强烈到了对抗的程度。

他们并不理解所谓企业架构改革是怎么回事,只认为是这些基层管理者又在折腾人,拿着鸡毛当令箭。所以情绪非常激烈。

一些人在对抗中甚至扬言要“搞”马磊,直接宣称自己上面有人,一个电话就能让马磊“卷铺盖滚蛋”。

这都是“明事理”的了。更有甚至直接让他“下班回家路上小心点儿”。

马磊起初并不在意,因为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岗位,各路领导安插一些没什么高级技能的亲戚朋友,在哪里都是常有的事情。

这种事情就算闹大了、乔总知道了也不好说什么。

他也不觉得这群人会因为这种事情就故意伤人。

但随着交流的深入,他渐渐发现问题可能比自己想象的严重得多。

因为各路平日里说得上说不上话、甚至一些他都不认识的部门同事,开始以各种理由主动联系他,和他套近乎。

最终的落脚点却是一致的:几车间那个某某某是自家亲戚,烦请他照顾一下、通融一下。

马磊越来越觉得古怪。又不是要给他们降薪甚至开除,就是接受岗上培训而已,还不影响收入福利,这有什么可照顾可通融的?

他试图劝说这些同事回头去说服各自的亲戚,但基本都失败了,就算个别应允的,事后能看出来根本无效。

这年头的关系户都这么狂了吗?

越想越奇怪的马磊开始深入调查。作为hrBp,跟这群大老粗耍心眼子是他最擅长的活儿。

没多久他就从各个渠道套出了真相,令他心惊胆战的真相:

那些刺头,根本不是人资部同事的亲戚,而是花钱进来的。人资部一群人在私售公司岗位!

智翱的生产岗也是有五险一金的,而且各方面福利待遇都很好,不仅工资比太原平均水平高了近一倍,光是乱七八糟的直接间接补贴,一个月下来就抵得上不少黑心工厂劳务派遣工的收入了。

这样一份“香饽饽”,在人资部内部标价十万元!钱货两讫,而且不承诺聘用时长,只承诺如果没赚回十万就退还差价的一半。

一份车间工人岗位卖十万?!得知此事的马磊吓了一跳,没想到他的同事竟能猖狂到这个地步。

他强忍着不安继续摸底,虽然没有拿到太多证据,但他越查越心惊,因为他意识到这不是个例,甚至不是简单的十几几十例,牵涉人数之多、牵涉部门之广,他都不敢想象。

这么大规模的职务犯罪,绝对不是一小撮人各自为政,或者几个小团伙暗中串通能做到的。

这一点是人资部从基层专业岗到p24部门责任岗,每一个职务层级、每一根工作链条都有人参与其中的大规模团伙犯罪!

意识到这一点的马磊,连续失眠了好几天。而且这几天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在生产基地时,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窥探自己,偶尔和一些人四目相对,也总觉得对方眼神诡异。

意识到这么疑神疑鬼不是个办法,迟早会自己把自己吓死的他,毫不犹豫地请了半天病假,独自一人来到总部,直奔乔总办公室。

高度紧张、胡思乱想之下,他甚至都没敢开自己那辆二手轿车。而是分别在两个平台上叫了两辆去往不同目的地的网约车。

然后又打电话让自己女朋友帮自己叫了一辆去公司的网约车。

即便如此他还是长了个心眼,直到来到办公室门前,亲眼见到乔木,关上门后才请求越级汇报。在此之前他没通过任何渠道、向任何人透露自己是来找乔总的。

完全把这件事搞成了谍战一般。

听了马磊的汇报,乔木极力压制着心中的惊涛骇浪。他能够想象公司中基层会有比较常见的职务犯罪现象,但他没想到能严重到这种程度!

情况甚至可能还远远不止于此。当你发现一只蟑螂时,屋子里已经有几十只蟑螂了。马磊还只是在生产基地粗浅地调查了一下,都没有展开正式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