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章 员工鼓励师(第2页)

有自己的独立工作室,无需租赁写字楼工区。

这两点,智翱都不具备。

“我明白了,”乔木点了点头,“看来想要改善工作氛围,还是得在人本身上做文章啊……”

他思索着,随口问道:“你们部门有什么想法吗?”

“%@#*%#……”温子琪表情僵了一下。

“没事儿,”反应过来的乔木摆了摆手,“不是让你现在就拿出方案,你们下去抽空可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对方犹豫了片刻:“其实是有的,就是不太成熟……”

说着,对方拿起手中的平板,在上面连点带划地操作了片刻,乔木就收到了一封邮件。

他直接打开附件,是一份未经任何修饰,只进行了简单智能排版的word文档,内容也很短,一看就是真·临时赶出来的。

不过乔木很快就被上面的内容吸引了。

这份文档堪称残缺不全,因为只有观点,12345就完事儿了,没有任何该有的论据与论证过程。与其说是下属写给领导的,更像是反过来。

“这谁写的?”乔木边看边随口问。

“是……”温子琪迟疑了一下,“是我们部门群策群力,汇总在一起的。”

乔木不打算戳穿对方的谎言,只是点了点头:“嗯,你们胆子不小啊。”

对方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如果不是他的语气没有责怪的意思,更多是在调侃,对方恐怕当场就要承认错误、自我检讨了。

其实说胆子不小都是客气的。应该说相当大胆,甚至激进。

这份文档开头第一句就建议公司推广以绩效目标为主导的完全弹性工作制。

什么是完全弹性工作制?就是不仅不再朝九晚五,甚至不强求每天工作八小时。

员工每天爱几点来几点来,爱干几个小时就干几个小时,自己决定。反正公司只做月度绩效考核,连续两个C或一个d,你直接走人就是了。

这一条比国内大厂普遍推广的满工时弹性工作制,要激进得多。哪怕在西方发达国家都很罕见。

乔木当然没兴趣拿自己的企业当小白鼠,他是来当资本家的,不是来给管理学界当肥料的。如果只是如此,他会直接不置一词,让他的人事经理回去再仔细讨论讨论。

但这份文档的作者明显意识到了自己这一条的不靠谱,后面又话锋一转,开始打补丁。

也就是说,文档的作者认为在全面推广完全弹性工作制的同时,公司的管理重心该转向“如何把员工吸引到公司来,让他们心甘情愿多留在公司”。

对方的建议是,在公司内部提供有条件的无偿服务。

可以内部开设健身房、体育馆、瑜伽室、汗蒸房、游戏房、家庭影院、美甲间等等等等,和现有的茶水间一起,向那些每天在公司工作满一定时长的员工无条件开放。

甚至建议公司开设只面向内部员工的网上优选超市,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售卖各种优质商品,尤其是有机无农残的蔬菜海鲜肉蛋奶。折扣与工作时长挂钩,鼓励大家“心甘情愿”地来公司上班。

等等等等。

看完这份文档,乔木笑着拍了拍手中的平板,对温子琪说:“我要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们就是崽卖爷田不心疼。一点儿都不考虑成本是吧?”

他都不需要调研,就能猜到这套模式的成本绝对突破天际。

温子琪恭谨地陪笑,想要解释,乔木却摆了摆手:“不过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他认真地说:“比如这个内部服务,这么多设施咱们肯定没条件都上,但挑几样开设起来,给员工提供工作期间舒缓心情的空间,我觉得也挺合适的。”

温子琪显然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这份文档会得到他的青睐,此刻竟然愣神了,没能给出回应。

直到被他唤醒,对方才犹豫着问:“空间布局问题呢?”

这确实是个问题。

智翱现在所在的写字楼一共24层,他们先后经过多次扩张,已经从最初的一个角落,扩张到了直接包揽整个11-16层。即便如此,仍有些跟不上公司扩张的速度。

公司出于效率与安全考虑,肯定希望除生产部之外的所有部门能集中办公。但这样一来就牵扯到楼内其他企业的搬迁问题了,谈起来很复杂,也很难,更费钱——你要人家提前搬走,肯定得给足了补偿。

但太原不是那些超一线和一线城市,合适的地方本就凤毛麟角,他们也只能这么将就。

“这件事我跟后勤部说吧,你们人事先按照现有空间做个方案出来。”乔木稍加思索就拿定了主意。这种事情他一向自己拍板。

见包袱被甩给了后勤部,温子琪立刻松了口气,哪里还会提这事儿应该由后勤部出方案啊?赶忙应承了下来,仿佛生怕他会反悔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