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皮巴拉1 作品

第1169章 古柏豪的战略(第2页)

古柏豪当然不认为智翱会选择第一条,高管联合起来硬骗投资人,毕竟已经有一款优秀的产品了,没那个必要。

他觉得第二种是最有可能的,所谓综合平台,不过就是画饼让投资人多掏钱罢了。

想到这里,他这几日因智翱而积累的郁结也一扫而空,整个人都阳光起来了。

“不说他们了,说说咱们吧,”他笑着问在场的两名公司高管,“两位对公司第一个项目有什么看法?”

刘文辉和张季同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尤其是研发负责人张季同,提到自己的工作,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不过也很有限。

因为飞腾科技的第一个项目,说起来有些尴尬……

作为公司老总,古柏豪坚持对智翱进行战略跟随与模仿。

毕竟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是真的不懂技术,还在创业盘古科技时他就察觉到了,科技产业与地产业的经营逻辑是截然不同的。

地产业讲究的是金融资本和高层人脉,这两点他都不缺。

但到了科技产业,如果不懂技术,不懂产业趋势,他甚至都无法进行决策。哪怕懂技术的下属把选项直接怼在他面前,他也下不定决心。

那种感觉痛苦极了。

好在当时他杀入生成式Ai赛道时,那个领域刚刚先发,甚至公众舆论都没注意到。

他也是在一场华尔街的酒会上无意中听到了几个华尔街明星投资人聊起这个产业,才上了心,之后决定小小地赌一把,没想到赌成了,于是毫不犹豫加大投入,甚至很快就决心all。

生成式Ai赛道蓝海了近六年,甚至都没机会变成红海就崩溃了。这个过程给了他充足的机会进行充电,让他渐渐摆脱了那种睁眼瞎的无力感与不安全感。

但低空经济产业不同,这里是一片赤裸裸的红海。

无人机市场被客观环境切割的四分五裂,每个领域都已经有了自己的王者。evtoL领域更是被电车巨头们杀得血流成河。

这个产业的容错率太低了,他的试错成本太高了,他没有那个时间与机会去“陪伴成长”。

所以他果断选择了紧跟智翱,对方做什么,飞腾就做什么。

在这方面,他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无人机产业供应链非常成熟,整个市场是高度分工的。

智翱但凡有脑子,就绝不会什么东西都自己做,毕竟他再牛,也不可能和那些专精的供应链商拼技术储备拼品质把控拼成本控制。

而只要智翱依赖供应链,他就能直接利用对方的供应链,模仿对方。

无非就是面对专利时寻找替代方案,但这方面不用他操心。技术产业的供应链商主营业务之一,就是为产业下游的整合商,提供绕过某些专利限制的替代方案。

大部分供应链商,你看他就是个代工厂,他却有着相当可观的研发投入。除了一部分研发是为了满足大厂的技术要求外,相当一部分研发,都是为了绕过大厂优秀方案的专利,研发替代方案赚其他下游商的钱。

所以与Ai领域截然不同,在无人机产业,古柏豪完全有能力紧跟智翱的脚步。对方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和对方打价格战,或者做对方的下沉市场,稀释对方的销量。

这个决策Low吗?在普通人看来Low爆了,甚至堪称下三滥。但在商界,这却是再常见不过的决策。

不然上面提到的“供应商主动绕过专利”,是为了谁?就是为了广大主打模仿战略的客户。

举例的话,积木玩具领域当之无愧的王者乐高,就是靠模仿跟随起家的。它模仿的是英国一个同行,就连乐高积木的模块化专利都是人家的,但它模仿到最后,干脆将那个同行给收购了,最终自己成了这个行业的王者。

智翱·影像大师他模仿不了,全行业都模仿不了。因为那款产品真正主打的既不是独特的动力方案与外形,也不是全新的镜头与传感器,而是算法,独一无二、至今没有公开的算法。

没有这套算法,就算堆料,堆出来的也只是一款昂贵的工业垃圾。

而那个低空综合平台,全公司没有人能理解那是个什么,自然不可能模仿。

至于那款面向物流行业的配送无人机,是个新项目,古柏豪也是今天才听胡炜提起。

而且这个领域也已经有红海化的趋势了,飞腾科技进来,面对的可不是智翱一家,而是群鳄绞杀的局面。

所以之前他就做了决定,飞腾科技要模仿的,正是智翱在研的那款室内无人机。

这是个新东西,市面上还没有。至于能不能赚钱,他倒不在意,反正他有的是钱,几千万的小钱他烧得起。他要的就是狙击智翱,让智翱不好过。

智翱越不好过,他拿到对方核心算法的可能性越大。那才是他的核心诉求,而不是什么无人机。

“胡经理,”他看向房间中久久没有说话的胡炜,客气地说,“还请你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胡炜在智翱,正是Cd2室内无人机项目负责人。在此之前,他还是艾忆带着主力部队转入id1项目后,影像大师剩下项目组的副主管。

之前Cd2项目因为过于平庸而被乔木在会上直接怒婊,挨骂的就是他本人。

后来Cd2项目终于过了立项会,他明明可以大展拳脚放手施为了,可没过多久还是决定离开智翱加入飞腾,原因很简单:

后者给的太多了。

当然这不是唯一原因。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虽然Cd2立项了,但他还是能感受到,自乔木以下,整个公司对这个项目的不以为然。

说白了,在公司看来,这个项目的价值就是“给这帮人找点事儿干”。

他的骄傲与自尊,让他无法接受这个现实。这也是他决心跳槽的关键原因之一。

而且他很清楚,飞腾之所以开那么高的价码,冲的当然不是他,而是Cd2。

再晚一些,等那些毫无保密意识的大嘴巴联培生将Cd2的信息卖光,别说这个价了,打个二折都不一定有了。

于是他果断抓住了这个机会,跳槽到了隔壁的飞腾科技。

既然都做了“叛徒”,把自己卖出了价格,胡炜自然不会再有什么心理负担,一五一十地将Cd2的立项信息介绍了个遍,顺便还将与智翱合作愉快,有很大的概率会加入Cd2供应链的上游企业介绍了一遍。

张季同全程都一脸默然。

他一点都不喜欢古柏豪的跟随战略,在他看来那不过是抄袭的遮羞布。

他也不喜欢这个胡炜。跳槽可以,带出一些东西也情有可原,但这么毫无保留地将原东家卖了个底掉,这种行为让他分外不齿。

更不用说他知道对方的情况,对方纯粹就是为了钱,智翱没有任何对不起对方的地方。

不过公允地说,他还是发现了这个胡炜的闪光点。对方很擅长科普,很擅长将专业的东西讲的通俗易懂,让外行也能听懂。这方面自己就做不到。

这不,他们的古总,明明对飞行器技术一窍不通,此刻却也听得笑容灿烂,连连点头。

张季同心里盘算着,这个胡炜别的水平如何自己还不知道,不过以后倒是可以让对方专门负责向董事长汇报工作,也方便他们讨要经费。

就在张季同已经决定好了自己这位身价昂贵甚至可能超过自己的下属该如何使用时,听着胡炜的介绍,首次对飞行器行业一个项目与整条产业链有了清晰认知的古柏豪,心中也渐渐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越想越心痒难耐,等胡炜刚介绍完,就迫不及待地开口了:“张工,胡经理,你们说,咱们能不能赶在智翱前面,抢先发布这款室内无人机?!”

听着这个大胆至极的想法,房间中其他三人纷纷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