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皮巴拉1 作品

第1167章 对线下零售的思考(第2页)

一想到这里,他顿时感觉脸颊火辣辣的。

乔木依然没有回头,也并不在意自己这位手下此刻的想法与情绪,只是自顾自地说:“再跟你讨论个情况。”

“您说。”宋志波立刻回神,立刻加快脚步来到他身旁,恭谨地等候。

“我觉得咱们的推销过于热情了,对消费者而言已经成了一种压力。”

“您是说要减少推销的频率和话术?”宋志波若有所思。

“不是,”乔木却摇头,“我刚才想的是,直接取消线下门店的所有推销行为,你觉得如何?”

宋志波愣住了:门店不推销了?那……那还要门店做什么?!

难不成自己又要失业了?

惶恐之间,他脑子乱糟糟的,还没想好怎么说,乔木又问:

“你之前不是说这段时间自己跑了多少家3C门店吗?你觉得咱们的产品和绝大多数3C产品相比,最大的区别在哪?”

“先进!轰动!”宋志波没有一丝犹豫地给出了答案。

然后,乔木终于扭头看向了他,眼神中是不加掩饰的不满。

只是这一记眼神,就让宋志波心头一颤,脚步都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等他从惶恐与后悔的情绪中回过神,才发现乔木并没有等自己,两人之间已经拉开了一段距离。

他连忙快步跟上,重新来到对方身旁,讪讪地说:“我觉得是贵……”

这个答案确实是他的心里话,但这种心里话他不确定该不该说出来。倒不是怕得罪人,而是这个答案无法在外行老板面前体现出自己的专业性,甚至可能会让对方小瞧自己。

没想到此刻他这么一说,乔木却立刻点头:“我也这么想,比起普遍的3C产品,影像大师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昂贵。”

宋志波愣了愣:这就是标准答案?所以自己刚才又想多了?

乔木则自顾自地说:“所以你觉得这么贵的产品,现场成交率能有多高?”

不用问,一定低到地心深处。

“这么贵的产品,绝大多数消费者都不可能当场就做决定。能来就已经花费不菲、艰难决定了,回去之后肯定还要深思熟虑一番。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店员还一个劲地催他们成交,这会不会导致反效果,激起消费者的反感与逆反?”

听到这里,宋志波恍然:“所以您想要取消推销行为?”

他想了想:“我觉得也没必要完全取消吧?只要适度的推销,顾客是能够理解的。而且没有销售提成,也很难激发店员们的积极性……”

“这一点我也想到了,我倒是有个不成熟的想法,你也帮我参谋一下。”乔木笑了。

当天下班后,三家门店全体店员都在的大群,接到了宋志波的通知:线下门店取消所有推销行为,同时取消的自然还有门店店员的销售提成。

在人们满身疲倦的迟钝与惊愕之中,宋志波又强调这并非是取消激励,让员工只拿底薪死工资,而是要换成更先进更合理的激励模式。相关方案目前公司还在讨论,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所有人并推行。

其实不止宋志波,乔木自己从规划乌金山店开始,就跑了很多线下门店,太原本地的,下沉区县的,甚至北上广深的,乃至国外那些知名3C大店,他都跑了个遍。

经常公司员工深夜呼呼大睡时,他正在地球另一边享受导购的服务,尽力观察门店的模式。

如果吉尼斯能有一个“浏览全球知名3C门店最快频率记录”,乔木的记录肯定无人能够打破。

等回来之后发现过了点儿睡不着了,就趴在软垫上,背着困到不行的小米看书,看各种零售工具书,补充专业知识来和自己的直观体验形成相互印证。

他甚至“抢走”了大蛇丸的割字镰。这东西用来高效学习确实很厉害,乔木甚至都想有机会再买一把了。

看的越多,学的越多,乔木越看自家公司旗下门店不顺眼,也就越后悔。后悔自己当初开店的决策过于草率了。

不是因为开店有什么不好,而是因为现在他才清晰而系统地意识到,开店,竟然都有这么多门道!

智翱的店,开得太随意、太敷衍了。

门店也是等级分明的。

有的门店就是个杂货铺,什么都卖,蹭的是卖场的流量,抢的是其他门店与线上渠道的份额,做的是内耗的生意。

有的门店却能成为消费者逢见必进的精品,培养用户习惯,放大用户需求。例如小米之家。

如果说上面这两种只是门店、卖场、渠道的话,有的品牌,却能将门店本身做成商品、赢利点,反过来成为卖场流量源,乃至直接创造本不存在的需求。例如苹果直营店。

最高的层次,自然是将门店做成艺术品,甚至形成文化、孵化理念,最终让品牌成为国家与民族的标签。例如那些拥有百年历史的老钱奢侈品牌。

相较之下,智翱的门店,一定程度上还比不上大卖场那些杂货铺。

看上去智翱的门店在为景区引流,可实际上真正引流的不是智翱的门店,而是智翱的商品,是影像大师。

即使没有这家门店,智翱只是将影像大师向线下第三方渠道铺货,一样能取得类似的效果。

实际上智翱门店并没有创造新的流量和需求,它只是顺应时势,恰好成了互联网流量的一个小小出口罢了。

从这一点来说,智翱的门店就算设计装潢得再前卫时髦,也遮掩不住其穷矮矬的本质。一旦流量红利期结束,只怕立刻就会现出原型,反过来扯智翱品牌形象的后腿。

可惜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都已经开了一家门店了,已经组建起线下零售部门的草台班子了,要么就一咬牙不开了,直接把所有人裁掉;要么就硬着头皮开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慢慢解决问题、提升品质。

没有说现在全部停下来,店暂时不开,员工无偿养着,然后慢慢梳理问题,等所有问题梳理清楚了再重新开店……

企业不是这么运营的,人也没有这么做事的。

所以乔木明明有一肚子不满意,却依然在大同文旅找上门后顺势而为,决定开三家让自己不满意的门店,以解决另一些问题。

但他依然不满意,所以他给了宋志波一个机会,让对方甫一上台就成了线下零售部门的一把手。

所以三家门店一开业,他就迫不及待地带着对方上门找茬,敦促对方提升门店品质。

几天后,三家门店的店员们就看到了新的促销激励方案:

他们可以向每一位获得预约资格并到店体验的顾客,发放一枚二维码。顾客前往官网购买智翱·影像大师,都能凭借这枚二维码获得500元的减免,可以与智翱之前发行的补偿券同时使用。

而一旦顾客使用二维码购买了智翱·影像大师,发放这枚二维码的店员,将获得800元的提成。

也就是说,线下每促成的官网订单,智翱要少赚1300元。但这依然只有电商平台抽佣的一半。

也就是说比起放任消费者前往电商平台,用线下门店为官网商城引流,对智翱而言是有利可图的。

当然如果在现阶段将线下门店的成本算入官网商城商品成本,这么做肯定是亏本买卖。但未来随着智翱产品线的丰富,这个情况必然有所改善。

虽然这套全新的促销与激励结合的方案刚刚颁布,短期内还看不到实际效果,但至少店员们的直观反馈非常好。因为这几天的实践来看,线下推销的转化率确实低得可怜,而且经常确实会让顾客不耐烦,甚至出言训斥他们。

凭着店员的反馈与自己的经验,宋志波认为乔木这个想法相当不错,在自己专业能力的推动下,将来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也让他敬佩之余,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期待,入职这段时间的不安也渐渐烟消云散了。

但他没想到,经过这件事后,乔木却有了新的心思,对他很不利的心思。

这几天深入接触下来,乔木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判断:智翱的线下零售业务,宋志波担不起这个重担!

他并不是否认对方的能力,只是认为对方也许是一个优秀的二级部门负责人,不错的区域业务负责人,甚至合格的副手。

但对方的水平,远不足以扛起他构想中智翱线下零售业务的大旗。

这个新生的业务板块,还是需要一位足够专业、经验丰富、站位足够高的大厂3C零售负责人才行。

以智翱的成长速度,从头开始现培养肯定是来不及了,就算是从现在开始培养宋志波也来不及了。

他还是得另觅人才,连同生产部那边一起。

提到生产部,自然是因为那边又出事了,而且是不小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