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对线下零售的思考
完全照搬乌金山合作模式的智翱线下体验店大同古城店、云冈石窟店与北岳恒山店于同天开业。
吸取了之前的教训,这一次,智翱门店严格采取了网上预约模式,没能获取预约资格的用户,就算当天根本没有人,也无法获得智翱大师的体验资格。
当然现实中是不可能没有人的,三家门店外依然人山人海。与上次的情况类似,相当一部分都是来凑热闹的大同本地居民。而且比起要上班的年轻人,现场更多的反而是已经退休的老年人。
不过这一次,大同地方做了完善的预案与充足的准备,不仅在三个现场布置了充足的警力与公务员事业编大学生志愿者,甚至还部署了消防车、救护车,准备了大量食水药纸等生活物资,甚至还在在附近搭建了紧急医用帐篷、布置了大量可移动公共厕所。
全市上下可以说是严阵以待。
智翱这边同样派出了三支堪称豪华的工程师团队,准备随时应对现场突发状况。
这一次三店同时开业,智翱同样无比重视,给了大量租赁预约名额,几乎将仓库中积压的二手无人机全都搬过来了。
如此大量的无人机在同一个场景中飞行,尤其还涉及城市、山岳这两个复杂地貌,谁也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
而且对智翱而言,这也是第一次四位数的影像大师同飞,对智翱一直在产业内力推的iA快速惰性和警报刷新系统而言,既是一种考验,也是宝贵的经验。
智翱上下严阵以待,既要趁此机会尽可能收集宝贵的数据,深入一线总结经验教训,也要将这三场大型无序的“无人机秀”做成iA系统与智能联动避障功能的名片。
这一次乔木也来了,相比技术部门上下的忙碌,他就清闲很多了,随着人流漫无目的地溜达,一路上左顾右盼,仿佛真的是来凑热闹的一般。
毕竟他不懂技术,帮不上忙,就算他和技术团队待在一起也看不懂人家在做什么,反而会给人家带来困扰。
不如远远躲开,不招人讨厌,事后等着看报告就是了。
比起租赁,乔木的注意力主要放在门店服务与试飞体验上。毕竟租赁那边关注起来太麻烦了,他得跟着游客走全程,怎么想都很变态。
而试飞体验的主力就是大同古城。在新入职的宋志波的陪同下,他主要的关注点就在这里。
粗略观察了一会儿,乔木最大的感受就是,宋志波在乌金山必输小镇停车场时说得没错,对方确实比门店业务之前的负责人更专业。
他并没有见过乌金山店的服务细节,但只从一点就能直观感受出来:卫生。
乌金山店关门整改前,明明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打扫卫生,乔木上次去,依然从各个角落里找到了不少垃圾,不得不自己上手打扫。
而这一次,他观察了很久,在店内摩肩接踵、店外人山人海、所有员工都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店内没有任何垃圾能存在超过五分钟。
几乎所有店员,只要看到周围有垃圾,都会抽空捡起来,没有条件直接扔进垃圾箱,就会塞进兜里或者攥在手里,尽量不让顾客看到。
这肯定不是因为大同的店员素质更高。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这些新入职的店员调教到这种程度,宋志波确实很有一手。
他确实捡到、或者说挖掘了个宝贝。乔木对此有些得意。
不过整场观察下来,乔木也发现了很多令他不满意的地方。
“我们还是要尽量鼓励用户上手。”一路上他一直喋喋不休地提着各种不足之处,有大有小。
宋志波一开始还拿着小本本不停地写,后来发现跟不上了,干脆也不记了,直接掏出手机打开录音。
乔木也不在意,说到这里他看了眼对方,发现对方有些迷茫,就解释:“3C门店最大的隐性成本,就是顾客的上手成本。
“不要以为顾客走进一间门店,自然就会上手体验那些产品。3C产品价格昂贵、容易损坏的印象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恰恰相反,大部分顾客如果不是有明确的购买意愿,几乎是不会上手尝试的。
“他们往往都是进来看一眼就转身离去。而如果他们不上手,就无法直观感受到我们产品的过人之处,也就无法产生需求。”
见对方连连点头称是,表情却依然有些迷茫,乔木指着那边正在服务顾客的店员:“跟你说这些呢,是要告诉你,咱们的人在顾客体验过程中,插手太多了。”
宋志波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没有立刻回应,而是耐心地观察了一会儿。
乔木不说还好,这一说,他再一看,也觉得店员们有些过度干涉了。他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了一下,如果自己是消费者,体验过程中导购不仅不停地聒噪还要不停地插手,自己确实会烦。
不过他依然没有迎合乔木的观点,而是谨慎地说:“毕竟咱们的产品实在太贵了……”
这么贵的产品,店员们肯定会紧张,顾客也会紧张,生怕弄坏了。而且如果因为店员们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导致顾客损坏了无人机,这之后的纠纷反而更糟糕。
“正是因为咱们的产品太贵了,顾客的顾虑更多,上手成本也更高,所以反而要尽力降低顾客的上手成本与试用体验才行。”乔木如此说道。
不过宋志波的顾虑也很有道理。
“例如不要随意去抢夺用户的操控权,这样会破坏用户对这件商品的拥有感。还有就是不要一直推销,这个真的很惹人烦,也会破坏用户的沉浸体验感……”
他想了想,补充道:“当然啦,这个不是我一说你一应回头嘱咐一声就能解决的。按下葫芦浮起瓢,没有一套科学的机制,拍着脑门胡搞乱搞,最后肯定会坏事。你刚才说的产品损坏风险,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怎么才能既减少干涉,改善用户的体验,又能避免用户因不专业而损坏产品,这就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乔木忍不住感慨,“门店服务看上去没有技术含量,却也有着高深的学问在里面……”
说到这里,他愣了一下,继而笑了:“我这算是班门弄斧了?”
两人之中,宋志波才是那个门店专家啊。
对方也笑了,一脸谦逊地说:“乔总说笑了,隔行如隔山,我以前并没有专注于3C产品门店,现在听您说这些,也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乔木当然不会把这吹捧的话当真。
他又道:“这件事你记下来就行了,有好的想法就去尝试,没有的话也不用着急。人类零售业发展了几十个世纪,哪是那么容易就能革新的?
“不过这方面你也要当回事,该请专家请专家,该花钱就花钱,不要觉得这是小事,就往小了解决。零售业发展了几十个世纪,大的方面大家都吃透了,照本宣科就是。现在能拼的就只剩下细节了。”
宋志波在旁边连连称是。
乔木也没指望对方能当场和自己展开深度讨论甚至驳斥自己。
毕竟和老板讨论细节,和外行讨论细节,对专业人士而言都是很蠢的行为。恰好,他既是老板,也是外行。
他只负责提自己的观感与建议,是否正确,是否可行,如何解决,那是对方的工作。
两人又观察了一圈,就走远一些,去削面店解决了午餐才又返回来。
到了下午,本地市民们大多都散了,智翱门店周围空旷了不少。乔木他们也可以靠近一些了。
他们一靠近,门店就有人认出了宋志波。一旦认出了宋志波,那个让宋经理都得一脸恭敬走在其侧后方的年轻人是什么地位,也就不需要乱猜测。
得到消息的店员纷纷强打起精神,更加卖力了。
乔木当然不可能做什么把店员聚在一起加油鼓劲,或者拽过一个慰问褒奖的蠢事儿。
他没有打扰他们,只是在一旁近距离静静地听着。
上午是看,下午是听。才听了一会儿,他就发现了新的问题。
但当着周围好几名店员的面,他并没有立刻说出来,而是记在心里,一言不发地听了许久,才带着宋志波离开。
一路上宋志波不停地偷偷回头,生怕那些店员不等他们走远就“原形毕露”,惹这位年轻的老板不快。
好在直到门店彻底从视野中消失,员工们都扛住了。
“别看了,”直到此时,走在前面的乔木才笑道,“人不是铁打的,忙了这么一天,扛不住是正常的,扛住了才稀罕。有什么可看的?”
宋志波一惊,这才意识到自己那点小心思早就被老板看透了,难怪老板从头到尾都没回头看一眼,走得相当坚决。
自己这算是小人之心了?不仅小人之心,还被老板点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