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不会说话,可以不说(第2页)
“同时。”
“朕还要设定一个考核奖励。”
“凡是达标之人,都可以额外的领到一笔赏赐,至于多少钱,后续再定!”
言罢。
场上并没有响起任何的质疑声。
李承干满意颔首,随后把李安俨叫了过来,并示意薛仁贵也跟过来。
“选拔一事,朕就交给李卿与薛卿了。”
“标准是什么,你们两个人先初步定下来,然后上报给朕,随后再实施下去。”
“此事要抓紧。”
“争取在入夏之前,办成此事。”
“朕已经通知工部和将作监了,他们派出地人手,会在二月底前与各地官员们定好一个个讲武堂分校的地址,继而开工建设。”
做准备自然要做全套。
修建六十所讲武堂分校,其实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
所需的建筑材料,都是海量的。
此事实际上从十月份,就已经定下来了,而不出意外的话,二月底前怎么也能把前期准备工作,与地点选址给定下来。
而按照规制。
报考地方讲武堂分校的时间,在每年秋后的十月份,刚好就在升入州学考试结束的半个月后。
这么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给不善舞文弄墨之人,提供一个另类的发展方向……
“臣等明白了,陛下放心!”
李承干微微颔首。
“记住了,时间不算紧迫,不要一味地追求快速,尽可能的选出最适合教导培养人才的物件,才是重中之重!”
“是,陛下!”
……
哦开讲武堂后。
李承干倒是并没有直接回宫,而是带人离开长安,去往了长安以西几十里外的骊山行宫。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和李世民这老登一年没见面了。
寻常的节日,李世民压根就不会出席。
跟个活神仙一样,整天不是在研究他的兵法,就是在捣鼓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亦或者是修身养性。
总之。
日子过得那叫一个舒坦。
“见过陛下…太上皇刚刚午睡起来,此刻正在翻阅典籍呢。”
“嗯?!”
李承干一愣。
“他又在翻阅什么典籍?”
张阿难嘴角抽了抽,压低声音后回答道:
“自然是《孙子兵法》!”
“这玩意父皇最少翻阅了几十遍了吧,闲的没事干,为啥整天都在看这东西?!”
张阿难摇摇头,示意自己也不清楚太上皇是咋想的。
怀揣着疑惑。
李承干迈步走入寝殿。
悄摸摸地凑到伏案翻阅典籍的李世民身侧,低头看着已经明显出现老态的太上皇,幽幽一叹后道:
“父皇,看来你挺闲的啊?”
李世民其实早就察觉到李承干来了。
之所以没抬头,纯粹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与自己的长子对视。
“你不懂。”
“典籍之中,有时候在字里行间,还隐藏着不易察觉的要点。”
“我也没什么事做。”
“如今第一版的兵法已经写的差不多了,可我却还是不怎么满意,所以干脆就想着再修改修改,完善一下。”
李承干恍然。
“看来父皇你的身体,还算不错!”
“不错就好,起码今年我是不用为父皇的身后事,劳心费神了!”
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