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十七飞雷炮
而更令人大跌眼镜的是。
当陈建提出在整个三晋地区实施动态防御战术。
说是动态防御,实际上也就是守住要点防线和防御工事,其余的若是需要分散兵力去被动防守的,干脆直接放开。
继而全面实行开。
日军方面反倒是傻眼了,包括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以及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官西尾寿造。
这些老鬼子们在一起商议此事的时候,尽是煞有其事的得出“八路军此举必有阴谋”的结论。
陈建明明是门户大开。
到了日军这儿反倒成了阴谋论了。
实际上,不过是因为这些老鬼子们彻底被陈建,被八城军分割槽部队给打怕了。
如此,当八路军这边围绕着整个三晋的动态防御逐步展开,原本想象中的三晋大反攻结束之后,偌大根据地需要全面防守的压力,并没有出现。
八路军依旧是依托要点防线,大体上针对整个三晋占领区进行防守,
日军则是环绕在三晋周边,依旧把控华北地区的其他区域。
包括其关东军,华中华南方面军,全面撤退之后,又各自回到自己的作战区域。
中日双方战局仿佛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
但事实上,这自然是不可能的。
鬼子第一军如今已是名存实亡,尽管残余的部份从龙城以北地区逃窜到冀地,北平之后,得以储存。
包括其第一军司令官岩松义雄,依旧好好的待在他的临时司令部内。
但第一军已经彻底失去了龙城大本营,更是被八城军分割槽的八路军部队彻底赶出三晋,几乎成了整个日军陆军系统的笑话。
为此,西尾寿造甚至在和大本营方面交涉。
申请将第一军并入华北方面军的其他战斗序列。
而这也就意味着,日军第一军这个番号将从此泯为历史。
岩松义雄倍感耻辱,再次后悔起接任第一军司令官一职。
多少次,在倍受耻笑中,恨不得直接剖腹自尽。
第一军队伍里也有些不信邪的鬼子军官,比如隶属于第一军战斗序列的某独立混成旅团的旅团长,在得知八路军针对偌大三晋的防线,几乎处处破绽,到处都是缺口的情报之后。
为了一雪前耻,迅速地集结其麾下旅团5000余人的队伍。
从三晋的东北方向,八路军防线的缺口处,选择了一个几乎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发动了夜袭。
起初,其捷报频繁传回。
时而汇报说,已经成功突破了八路军的多道防线,渗透到八路的一些核心防区。
时而声称集结兵力,趁夜发动突袭,已轻松击溃了八路军的几路驻扎军。
其进展迅速,一时间竟有些摧枯拉朽,如入无人之境的意思。
经过三晋战斗,早已彻底颓废的岩松义雄得知讯息,原本已如死灰的眸子里竟又复燃起几分希望。
他倒是不指望该混成旅团,能够彻底击败八城军分割槽部队,重新夺回三晋占领区。
那绝无可能。
可只要能够挫败八城军分割槽的八路军部队,哪怕只是从区域性上,也足以扳回一局,至少可以为他第一军的惨败挽回些颜面。
于是岩松义雄在通讯中向该混成旅团作出指示。
表达了自己对于此次军事突袭行动的赞赏。
同时提醒说:“那八城军分割槽的八路军部队一向狡猾,你军此次突袭万不可过于深入,取得一定战果之后当迅速转进,避免落入敌军的陷阱。”
那混成旅团的少将旅团长满口答应下来。
然而。
仅仅是到次日,天还是麻麻亮时分,来自该混成旅团的告急通讯便传递到了第一军司令部。
通讯内容赫然是:
“我军已被八路主力团团围困,身陷重围!”
根本看不到生还的希望,更没有战胜的可能,这名日军中将倒也全然不拿自己的性命当回事。
他当即在通讯中回复说:“司令官阁下,此战从一开始,我就隐约猜到了自己的命运,但我依旧义无反顾,绝不后悔。
为了我第一军的荣耀,为了帝国的尊严。
我将率领部队与敌人死战到底!
帝国万岁!天皇陛下万岁!”
而此战大概是从天色麻麻亮时分,持续不到正午时分,日军该独立混成旅团,便和其第一军司令部彻底中断了联络。
从始至终,日军根本没敢出动任何的增援部队。
他们甚至连此战具体的讯息都探听不到。
最终,日军是动用了几架侦察机,匆匆从交战的上空飞过,鬼子飞行员们大概望见了战场的情形,便又驾着飞机匆匆返回复命。
——八路军在彻底打垮关东军的战斗中,一口气动用的数十架飞机,包括战斗机和轰炸机,着实是吓到了日军。
而那场战斗结束之后,八路的这些飞机便又消失的无影无踪。
日军不知其所终,但威慑却是始终存在。
从那以后,日军的飞行部队针对八路军的空袭作战再不敢肆意妄为,猖狂嚣张。
而这场战斗具体是怎么进行的呢?
浩浩荡荡的一支日军独立混成旅团,5000余日军野战部队,究竟为何连一上午的时间都没有坚持下去,便被八路军彻底击溃,甚至是覆灭?
这就要说到陈建在大胆提出的,针对整个三晋根据地展开的动态防御战术之后,所辅助进行的一些手段。
第一,动态防御与机动防御结合。
陈建在对应的军事会议上明确的指出:“所谓动态防御,乍一看似乎是千疮百孔,破绽百出,毕竟咱们的整体防御体系不是那么的健全稳固。
对于敌人而言,仿佛到处都有可乘之机。
但这也就是咱们甩给敌人的一道迷魂阵。
实际上,动态防御可并非是防御不全面,处处都是破绽,而是在精兵机动作战的基础上,以更少的兵力,完成整体性防御态势。”
“啥意思?”
“所谓动态防御,也就是说咱们针对敌人入侵的作战兵力,必须是时刻保持着运动状态,具有高速的机动性,快速增援作战能力。
偌大的三晋根据地内,无论是何处遭到日军的进攻,咱们的快速反应部队都能第一时间增援过去。
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入侵的敌人打垮甚至歼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