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担心 作品

第384章 崩溃的战局

至此,鬼子关东军迎来了噩梦般的战斗。

如果说一开始,面对八路军五个精锐团的进攻,尤其是新一团以一团之力就敢从正面冲击其主力,关东军还只是惊讶错愕的话。

到八路军的五大主力团从多个方向猛攻,并彻底攻破关东军的防线,导致整个关东军阵型大乱。

继而两个机动团从外围展开绞杀。

日军已经由惊讶转为震撼。

最终八路军的战斗机与轰炸机出动——日军的震撼便彻底成为了恐惧了。

彼时,即便是号称日军陆军精锐的关东军,也绝不可能在机动作战力量以及空中作战力量上达到如此程度。

这些八路军精锐的装备之精良,完全不亚于其关东军主力也就罢了。

大炮,坦克,装甲车,甚至是飞机,竞相出动。

一时之间,关东军的四大师团临时联合指挥部方面,甚至怀疑,他们所面对的究竟还是不是八路军部队。

当八城军分割槽部队的机械化优势,空中火力优势全面展开。

本就在八路军的五大精锐团的冲击下,阵营彻底混乱的关东军,根本无力阻击。

关东军的步兵再利害,应对八路军五大精锐团,以半数半自动步枪的火力压制,已是艰难。

当八路军的两大机动团,数百辆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改装车辆从外围展开绞杀,这根本就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戮。

包括关东军野战师团所配属的摩托化野炮兵联队。

曾经是何等猖狂。

以及火力配置之强悍,在整个中国战场上几乎难逢敌手乎。

然而,面对八城军分割槽部队迅速出动的空中火力打击,大概从没有在中国战场上感受过空袭是什么滋味的小鬼子们彻底惊呆了。

至于关东军四大师团所配属的什么搜寻联队,装甲车中队,在八路军的绝对机械化优势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整场战斗至此没有了任何悬念。

以至于关东军这边原本是和第一军司令部商量好了,两边同时作战,对向而进。

结果因为关东军崩溃过快,当第一军向东北方向突围出来,傻眼了。

这才得知,关东军四大师团,10万之众啊!

已经被八路军彻底打崩了!

本就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关东军身上的岩松义雄直呼倒霉,仓促之间想重新龟缩回去,固守待援,也没有机会了,后路已被八路彻底切断。

……

八城军分割槽指挥部。

伴随着龙城以北地区,战士们斩获的战果越来越大,消灭的日军,包括第一军以及关东军的数量越来越多。

陈建的系统当前军功值一直在迅速增长中。

累计军功值也在不断增长。

但是他的系统军事基地已经升级到了最顶级,累计军功再增长恐怕也无法突破。

而实际上,上一次军功突破是100万。

假如还有更顶级的军事基地,谁知道下一次突破又需要多少军功?

就是整个鬼子派遣军的脑袋,也不知道够不够用。

整场战局的局势,也逐渐因为龙城以北地区的区域性战局的变化而演变。

当讯息传来。

新一团独立团,二团,三团,四团等五个精锐团,配合两大机动团,彻底打崩了从北平方向增援过来的关东军四大师团。

坐镇指挥部的马云英,郑方,王虎等干部,亦是一脸震撼。

尽管从陈建提出以精锐对精锐,甚至是在正面较量之中打崩日军号称精锐的关东军,以打击日军嚣张气焰的时。

大家就猜到了,以老陈表现出的自信,这场战斗非常值得期待。

这一路走来,缔造无数胜仗与奇迹的陈建,也早已形成为了众人心中几乎战无不胜的神话。

但直到最终捷报传来。

众人还是不免震撼。

陈建倒是从容的多,毕竟手握顶级系统军事基地,麾下又有22个w的队伍。

集中资源下打造的五个精锐团,加上两大机动团,甚至还有空中火力增援。

如此豪华的阵容若是还打不过区区关东军。

那才成了天大的笑话了。

而随着关东军的四大师团战败,整场局势对于八路军八城军分割槽部队掀起的三晋大反攻而言,也就有了全面胜利的契机。

首先是关东军四大师团崩溃。

继而,鬼子第一军以及增援的两个师团,5万余日军,彻底脱离了野战防御工事,在半途遭到八路军主力围攻。

他们所面对的,正是在几个小时之前才彻底打崩关东军的八路军的五个精锐团,还有两个机动团。

于是整场战斗更加没有悬念了。

关东军四大师团倒是还坚持了大半日的时间。

结果第一军,包括增援的日军两大师团,5万余日军,在不到两个时辰的时间里便彻底崩溃。

鬼子的伤亡极为惨重。

在八路军的各大精锐团,机动团的来回绞杀之下,哀嚎声几乎遍及荒野。

最终,仅有小部分的日伪军借助夜幕的掩护,彻底逃出三晋范围,向冀地后撤。

而随着龙城以北地区,战局落下帷幕,关东军以及第一军先后惨败,撤场。

以八城军分割槽的八路军部队,同时应对日军华北,华中,华南乃至关东军等诸多方向的战局,也便有了缺口。

日军败退之后。

陈建的手上便迅速的空出来整整五个装列了17半自动步枪的精锐团,还有两大机动团。

除此之外,原本用来包围封锁鬼子第一军的四个步兵团也全部空了出来。

陈建紧接着的命令下达的十分果断,两大机动团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机动团就近向平城方向推进,协助平城地区的两个步兵团彻底攻破平城。

另一个机动团则是向龙城以东地区增援。

协助此地的三个步兵团,迎战从河北、石门方向过来的日军第12军的6万部队。

最后则是集结从缺口方向空余出来的四大步兵团,五个精锐团,火速南下,分别向北部防线以及黄山防线增援,同时应对日军华中、华南方面增援过来的15万日军。

“此战,咱们的根本目的依旧不在于一时阵地的得失,依旧是以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