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日寇对于17团的重新评估
陈建这番话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借鉴了后世部队的部队建设方式。
对于马云英,王虎,郑方这些干部们而言是具有一定冲击性的。
“新兵连,新兵营!”
马云英表示诧异,听完陈建对于这些临时性的新兵编制的解释,恍然大悟过后,忍不住拍手称赞。
其实八路军部队虽然没有正式化的,统一性的新兵连、新兵营之类的编制。
但是类似的结构其实也是有的。
八路军的新兵入伍之后,也会集中起来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比如伫列、射击、投弹、刺杀等基础军事动作和战斗技能的训练。
同时还会开展政治教育,提高新兵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让他们尽快适应部队生活,具备基本的军事素质和战斗能力,以便更好地补充到作战部队中去。
只是在整体的组织形式上,并没有统一的类似什么新兵连之类的称呼。
这倒是提醒了马云英。
马云英当即决定按照陈建给出的启示,向上级做一份书面汇报,具体阐述新兵入伍之后,临时打造类似新兵连,新兵营这样的集中训练化组织的系统性和必要性。
最后还特别加上一句:“该思路由团长陈建同志率先提出!”
陈建哭笑不得道:“这大可不必呀!”
这莫名其妙之间,他倒是成了八路军“新兵连”这一的组织形式的原创提出者了。
接着回归正题。
马云英表示担忧:“老陈,咱们这个口子一开,从其他各地涌过来的民众还有新兵的数量恐怕不会少。
他们这摊子可是越来越大了。
你就真不担心给玩砸了?”
陈建的目光从一众干部们身上划过,不以为意道:“我有最好的政委,有最好的副团长,还有最好的参谋长和一众顶好的营长。
我怕什么?
没有舍我弃谁的勇气,还搞什么革命?”
这话说的,却让马云英,郑方一行肃然起敬。
按照陈建的思路,对应的工作迅速在17团下辖的各片根据地展开。
……
与此同时。
日军方面。
与八路军17团的一战,可以说是让日军37师团威势扫地。
黄山一带的防线又彻底失守,被国军收复三镇之后。
接连惨败的37师团几乎快成了日军第一军的笑话,作为师团长的富松中将更是整日里阴沉着张脸。
但凡提到八路军17团,提到陈建,每每恨的咬牙切齿。
无可奈何的富松也只能想办法补救。
率领37师团的残兵败将退守吉县县城之后,富松在占领区内进行宣传和安抚,试图稳定民心,防止因战败讯息引发民众对其统治的动摇。
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对吉县一带的控制,防止抗日力量渗透。
对于八路军部队,尤其是八路军17团,老鬼子富松再不敢抱有任何小觑的心思——他在随后召开的军事会议上,特别调整了针对周围一带八路军的战略部署。
其中,尤其是根据八路军17团在多次战斗中表现出来的强悍战斗力,进行了全新的实力评估。
在此之前,日军37师团司令部所属情报部门,根据中国军队的不同体系表现出的装备水平和战斗力做出过如下评估:
“支那军中,其中央军直属部队的装备最为精良,战斗意志最为坚韧,战斗力最强,可评为甲等实力的敌军。
湘军、粤军、桂军、滇军等地方军阀部队,包括黄山防线国军的三个主力师,则为乙等实力的敌军。
还有一些装备十分落后的支那地方军,为丙等实力的敌军。”
至于装备落后,弹药稀缺,在此之前,基本上是在日军占领区的夹缝之中艰难生存的八路军部队。
日军37师团甚至没有进行过明确的实力等级划分。
大概的情报判定只是提到:“支那军中八路军部队拥有极为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如游击战麻雀战等等,虽然装备落后,却需要时刻提防,否则极有可能对我军后方造成较大威胁!”
然而与17团的这一系列决战过后。
日军37师团整理出的关于八路军17团的最新实力判定是:
“支那军八路军部所属第17团,装备精良,战术高明,整体军事素养扎实,综合实力极其强悍。”
紧接着进行的是细节的补充:
“该团,系八路军精锐,疑似八路军部队中战斗力最强之部份,他们拥有绝对精良的装备,在中队小队级的火力交锋中,乃至战役级别的火力对决中,即便是与我皇军精锐相比也丝毫不落下风,甚至犹有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