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局势落定 沆瀣一气(第2页)
与此同时,韩五,岳虎,宋大川三人,就像是商量好了似的,纷纷派出侦查部队向三河乡方向渗透,探查鬼子的“万人大扫荡”过后,具体的情况如何。
三河乡地区的抗日武装,是否抗住了鬼子的围剿,从扫荡中坚强存活下来。
宋大川尤其关注的是:
“九班也不知道怎么样了,到现在也还没个讯息!”
指导员沈光荣亦是感慨道:“唉,分兵后的九个班,现在就差九班了。
各班长们这些日子也有意见,说是当初把九班交给一个新兵指挥,多少有些草率了。
大家的态度悲观,甚至有不少同志认为,陈建和王虎他们或许已经牺牲。
老九班的成员吴大顺,孙大河他们倒是坚持认为,九班肯定不会被消灭。”
宋大川慨然道:“我也相信我没有看错人!”
他遥望天际:“陈建,你小子现在到底在干什么呢?”
……
……
九班方面。
在日伪军主动退守,放弃据点,收缩兵力之后,分兵后的各作战小组猛追猛打,斩获颇丰,不久后先后会合。
陈建麾下的兵力也越来越多,很快便从120多人的队伍增加到200多人,300多人……
最终八个组齐聚。
点兵点将,刚好是个整数,整整齐齐的450人队伍!!!
“当前军功:1020
累计军功:1873
军职:排长(1873/3000)
麾下兵员:450人
基地兵员:50人(已达上限)”
陈建透过系统,是目睹相关资料一步一步提升起来的,情绪方面还是比较稳定的,慢慢地麻木了,也就没啥惊讶的了。
军功的积攒还有惊喜。
1020个军功点。
如果陈建喜欢的话,甚至可以兑换一门喀秋莎火箭炮。
至于什么九二式步兵炮,四一式山炮之类,更是不在话下。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习惯了便宜实用的铁拳系列,陈建兑换喀秋莎火箭炮的想法,忽然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甚至觉得并不划算。
“还不如再多攒点军功,直接兑换些生产线来的实在!”
“比如铁拳的生产线!”
但是商城内并没有对应的商品,或许是他的级别不够,许可权太低。
……副班长王虎就没有陈建这么“幸运”了。
对于九班规模的壮大,他是完全没有预料到的。
按照他最初的想法,九班的物资积累了不少,装备弹药也有多的,完全可以养活更多的队伍。
所以鬼子还没有来得及扫荡时,王虎便向陈建建议扩编。
“最起码能养活个一百多号的队伍吧!”作为九班后勤负责人的王虎,话语间踌躇满志,想了想还补充道:“再勒紧裤腰带,仔细着点过日子,就是两百人的队伍,老陈,我也能保证给你养起来!”
所以陈建下令分兵发展的时候,王虎其实还挺开心的。
他对陈建说:“老陈,对于咱们九班重新会合后的兵力规模,我可是期待的很,希望能有惊喜!”
至于此时此刻。
惊喜大机率是演变成了惊吓!
只见副班长同志们在霎时间将眼珠子瞪得滚圆,嘴巴都快张成了“o”形,“多多……你说多少?”
“整整450人!”负责统计的干部说道。
王虎两眼一瞪,差点晕过去。
“班长,这下子可玩大发了!”
“咱们一个班闹成一个营了!”
……
……于是,就在三连长宋大川琢磨着陈建那小子在干什么的时候。
陈代理班长,正在头疼着这一个营的队伍该怎么带的问题。
老实说,陈建虽然是个老兵,前世在部队的时候,最多也就带过几个班,就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际能力强一些,一下子负责一个营的队伍。多少还是有点懵的。
关键是编制不正规。
常规的一个营,从营到连、排、班,人家有专配的营部,有教导员,有参谋,有文书,配合工作,总不至于将指挥管理全营的压力全部堆在营长的肩膀上。
可陈建这个明面上的代理班长,实际上的营长有什么?
他啥也没有。
——硬说有,倒是有个副班长!
首先便是编制的问题,干部的选择,具体的兵力分配,构成,怎么管理好这完全可以称之为一个满编营的队伍。
思来想去。
陈建对一筹莫展的王虎说道:“鬼子的扫荡刚刚结束,咱们队伍得迅速协调起来,各村的重建工作,乡亲们的安置问题,根据地防御工事的重新打造,缴获物资的搜寻运输,包括后续如何在三河乡山区扎稳脚跟,应对日军,开辟敌后抗日革命根据地。
这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就算咱们去大杨山和连部会合,会合之前,这些工作都得处理好了。”
“那就按照老规矩,先把编制问题搞清楚。”
“虎子,我的想法是,咱们还是以班为指挥部,作战组 将部队的管理重新细致划分到班级规模的单位。”
王虎愣了愣,道:“那我明白了,咱们班指挥部就像是营部,作战队就是连,作战组就是排,作战小组也就是班呗!”
咳咳咳——
“这么说倒是也没毛病,主要也是为了方便管理指挥!”
王虎担忧道:“老陈,你说就咱们这个扩编的速度,一个班,这才多久,愣是给扩编成一个营了,回头见了连长,他该不会骂娘吧?”
陈建面不改色道:“你忘了分兵的时候咱们连长说的话了?”
“啊?啥话?”
“连长说了,分兵之后咋发展,全看你们各班长的能耐,一个班不嫌少,一个排也不嫌多,你们要是真有出息,就是给我拉出一个团来,老子也笑呵呵的应了。”
“连长他自己说过的话,总不能不作数吧?”
“再说了,咱们的队伍不管是怎么扩编,班这个最大指挥单位从来没有变过,这总不算是违反了纪律吧?”
“难道八路军的纪律里面有规定说,一个班不能发展成一个营的?”
作为老兵的王虎绞尽脑汁地想了想,随即惊喜道:“好像……真没有!”
“这就对了!”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咱们不但没有错,搞不好连长还得给咱们记功呢!”
两位老战友前后一琢磨,原本的忧虑不翼而飞,竟相互拍着肩膀乐呵起来,远远地望过去,颇有些沆瀣一气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