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如何应对?
这便是宋大川为了达到持续性作战效果而想到的战术。
利用王庄侧翼高地别出心裁的防御工事部署。
将鬼子彻底放近了之后再打。
“距离放到50米以内,甚至30米,这样一来,就算是咱们膛线都快磨平的老套筒,也可以保证一定的射击精度。
而且鬼子一旦被打退之后,咱们可以迅速出动缴获日军的装备弹药,达到持续补充枪支弹药的目的。”
统共不到70人的队伍。
在迅速的缴获了二十多条三八式步枪,外加上两三千发子弹,并分配装备到战士们手中之后。
整个队伍的战斗力甚至是越打越强。
尤其是队伍里的老兵,拿着膛线都快磨平的老套筒,甚至都能打出一定的精准度来,换上效能稳定,射程较远的三八式步枪之后,整个呈现出来的战斗力就像是突然换了个人似的。
小鬼子们一个个富得流油,单兵携带的弹药量甚至就有120发。
但三连的战士们却早就在骨子里养成了“尽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的原则,再加上队伍拥有的自动火器很少。
连长宋大川更是特别交代:“咱们虽然从鬼子手上缴获了两挺机枪,但是绝对不能轻用,这玩意儿消耗弹药的速度太恐怖了。
除非是鬼子一次性上来的兵力过多,而且快突破咱们防线的时候才能用。”
所以战士们消耗弹药的速度是很慢的。
就兜里揣着的60多发子弹,搁平常的时候甚至能够一年用的。
哪怕是在眼下这样的阻击战中。
省着点打,一天的战斗总归是够用的——几千发子弹,按照一颗子弹消灭一个鬼子的打法,那王庄还有高地底下的小鬼子全部加在一块儿,才多少人?
近距离的射杀之下。
甚至就连一些新兵同志都有建树。
比如九班的新兵冬瓜和石头,在打退鬼子的新一轮进攻之后,两人便迫不及待的向陈建分享喜悦。
冬瓜兴奋的声称自己方才打死了一个鬼子。
就连石头也用手中的那杆老套筒打伤了一个小鬼子。
陈建表现出十分的惊讶和佩服,高高地竖起大拇指。
反观日军方面,此时的伤亡情况并不乐观。
松下小队已经折损了将近一半的兵力。
包括武田新增派的小队也出现了不小的伤亡。
鬼子此时已经完全意识到,八路军在高地上构筑的防御工事的难缠之处。
“长官,这些八路十分狡猾,他们将战壕,坑道工事全部构筑在高地的中后部区域,皇军越过缓坡的高地棱线之后,往前的几十米是一片光秃秃的,找不到任何掩体的空旷带。
除非是凭借绝对的兵力优势,火力优势一口气压上去。
否则很难顶着八路军的火力阻击跨过这片空旷地带。”
“八嘎!”
松下忍不住怒骂了两声,多次进攻全部被八路军击退,作为攻坚的一方,他的小队伤亡明显要大于八路军。
再这么打下去,没把高地上的八路军全部消灭掉,他整个小队可能就打完了。
他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在每次的进攻被击退之后,命令掷弹筒兵朝着高地区域炮轰一阵子,以这种无能的方式宣泄心底的怒火。
“机枪小组的火力掩护是怎么搞的?”松下提出质疑。
在上一轮的冲锋中侥幸活下来,但目睹同样作为分队长的菊田伍长被人一枪击毙之惨状的另一名伍长无奈道:
“八路的队伍里有不少枪法很好的老兵,甚至还有一个枪法惊人的神枪手。
我们的机枪火力被完全压制,根本没办法展示。
另外,长官,您应该也看出来了,我们的兵力本来也不算太多,就算是我们有足够的兵力,这狭窄的缓坡一次性也根本无法展开,我们的兵力只能一部分一部分的往上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