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要发财了(第2页)
50米。
30米……
排头的二鬼子眼看着就要进入伏击区域,两侧潜伏的战士们枕戈待旦,蓄势待发。
忽然间,整个队伍停了下来。
几个鬼子从队伍里走出,两人一组,在骡马车上架起机枪,朝着山道两侧的灌木,草丛,树林哒哒哒的开火,攒射了一阵子。
包括陈建不远处的岩石掩体周围的草丛,也被鬼子的火力照顾到。
如此阵仗。
陈建心底一紧——他看出这应该是鬼子在进行火力侦查,惊叹于鬼子之谨慎的同时,难免担忧。
目之所及。
潜伏在下方的几排战士们依旧纹丝不动,连长宋大川更没有下达任何的指令。
飞射的子弹没有目标,就像是暴雨梨花针似的乱射。
子弹打在灌木、草丛中,树木摧折,草泥飞溅,受惊的一群麻雀扑棱棱地振翅而飞——不得不说战士们的伪装和潜伏极为用心,等待敌人的时间里几乎纹丝不动,就连麻雀们也忽视了这些人的存在,逐渐出在在四周活动起来。
宋大川经验老道,按照他的战前会议上的交代:“鬼子进入伏击圈之前,都把脑袋给我缩好了。
抗战刚爆发那会儿,咱们缺乏伏击战的经验,原本以为打伏击是一件相当简单的事情,但是小鬼子用谨慎的火力侦查,排头兵的试探给咱们上了血淋淋的一课。
多少次伏击战斗,咱们因为伏击部署的问题,在鬼子的火力侦查中暴露,导致伏击提前暴露,非但没能消灭敌人,反倒是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
“所以要怎么做?”
“潜伏时,制高点的确是咱们要抢占的,但不能一开始就藏在制高点处;战斗打响之前,前沿棱线处留几个侦查哨就行,别都一窝蜂的把脑袋露出去,鬼子一梭子子弹扫过来,到时候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事实证明了宋大川的判断。
鬼子的机枪火力侦查下,幸好潜伏的战士们大多都把脑袋死死的藏在掩体背侧的死角处,这才没有导致暴露。
但还是有两个侦查哨受了伤,被子弹擦中,却咬着牙一声不吭。
鬼子机枪手再厉害,隔着几百米也不可能判断出子弹打中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吆西,加速前进!”
处在日军队伍中部靠前处的老鬼子拔出一把武士刀,朗声下达命令。
一直在暗中侦查的陈建顿时大喜过望,好鬼子——正愁离得远看不清楚军衔,你这动作如此的显眼,怕我不知道你是个指挥官咋滴?
陈建微调枪口,锁定那将武士刀重新插回刀柄的老鬼子。
日伪军队伍继续前进。
很快,前部的伪军部队和四辆卡车率先进入伏击圈内。
连长宋大川稍稍探头侦查,注意到四辆卡车驶过时,在泥土路上留下的车辙可不浅,眼睛立马瞪大了三分,暗自推测车上拉的物资恐怕不少。
他娘的。
这趟可真是来对了,搞不好咱三连就要发财了!